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五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发展需求,是教育教学育人的追求。 如何将德智体美劳的“单弦独奏”升华到“五并举”的“交响乐”,形成“五并举”的育人整体,是现代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让我们走进石家庄市现代城小学,细细品味学校在扎实推进“五并举”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 标签: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 简介: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搞好小蚕共是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小蚕共是针对农村千家万户分散养蚕的现实,把小蚕集中在较好的设施、设备及消毒环境中,由具有较高饲育技术的人员进行饲育,以饲育出蚕头足、发育整齐、强健无病的小蚕,供大蚕户饲养,确保养蚕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小蚕共育 共育质量 饲育技术 高产稳产 产质量 养蚕
  • 简介: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把吃饭当作是件很重要的事来看。而对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见,3~6岁是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此,我们将食工作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环境、教育教学、区域活动、节日活动和亲子活动等有效的融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最终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食育 幼儿 环境 课程
  • 简介:【文章摘要】文章以万州职教中心的劳动教育为例,论述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以值周工作为平台,以“7S”管理和“酒店式管理”为载体,以课外、校外活动为主渠道,以劳为纲,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提智、健体和集美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动手实践、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美德;同时通过劳动学习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智慧;通过出力流汗,锻炼身体素质,增强体魄;通过打扫清洁卫生、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等学校劳动,接受“四美”教育,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即以劳积德、以劳提智、以劳健体、以劳集美。实现“五并举”,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职业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可复制和推广的劳动教育模式。

  • 标签: 劳育 抓手 五育并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与LIP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rs10468017、rs920915和rs2070895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CNV患者221例作为CNV组,4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空腹外周血各5 ml,抗凝后提取外周血DNA,对LIPC基因的SNP位点rs10468017、rs920915和rs2070895分别进行PCR扩增,纯化后使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以上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LIPC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测;比较CNV组与正常对照组3个位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LIPC基因3个SNP位点rs10468017、rs920915和rs2070895在总样本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达到遗传平衡(P>0.05)。CNV组LIPC基因SNP位点rs10468017 TT基因型、rs920915 CC基因型和rs2070895 AA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2%、5.43%和12.22%,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6%、5.58%和14.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NV组和正常对照组LIPC基因SNP位点rs10468017最小等位基因(T)频率分别为18.1%和17.2%,rs90915最小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21.7%和23.1%,rs2070895最小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33.7%和3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NV组和正常对照组LIPC基因3个SNP位点rs10468017、rs920915和rs2070895的优势比(OR)值[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06(0.79~1.44)、0.92(0.70~1.21)和0.80(0.63~1.02)。结论本研究样本范围内未发现LIPC基因3个SNP位点rs10468017、rs920915和rs2070895与汕头地区汉族人群CNV的相关

  • 标签: LIPC基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0468017 rs920915 rs2070895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SR)基因多态与噪声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7月采用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某钢铁厂的6 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中,筛选接触噪声工龄≥3年、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的研究对象选择为听力损失组;并按照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接触噪声工龄相差≤2年,听力测试中任一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的任一频段听阈≤25 dB的匹配标准选择为对照组,筛选出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各276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场所噪声测量。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对研究对象的GSR基因的3个核苷酸位点的多态进行检测,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IHL的关系,及调整协变量后不同多态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以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0.28±8.00)岁,接噪工龄为(18.71±8.92)年,研究对象接触噪声水平为80.05~93.35 dB(A),CNE为86.83~107.92 dB(A)·年。与对照组比较,听力损失组、CNE、饮酒和噪声接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接噪工龄、吸烟、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和双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吸烟、饮酒、高血压等因素后,在共显性模型下,与携带GG基因型比较,携带rs1002149 GT、rs2251780 GA基因型患NIHL的风险更高(OR=1.558,95%CI:1.028~2.361;OR=1.550,95%CI:1.020~2.355,P<0.05);与携带TT/GT基因型比较,携带rs1002149TT基因型患NIHL的风险更高(OR=1.494,95%CI:1.002~2.228,P<0.05);rs3779647位点基因型与患NIHL风险无关(P>0.05)。在LAeq,8 h>85 dB(A)分层下,与携带GG基因型相比,携带rs1002149 GT基因型、rs2251780 GT基因型发生NIHL风险更高(OR=1.801,95%CI:1.093~2.967;OR=1.720,95%CI:1.050~2.817,P<0.05)。对rs1002149和rs2251780两个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未发现与NIHL的易感性有关(P>0.05)。结论GSR基因多态可能与NIHL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 标签: 听力损失,噪声 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 易感性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基因rs3093059多态与脑梗死的相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CRP基因rs3093059多态。结果病例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CRP基因rs3093059多态与脑梗死无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rs309305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rs3212986)和ERCC2(rs1318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人群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194例膀胱癌患者(实验组)和2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男143例,女51例;<50岁85例,≥50岁109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 154例,BMI≥25 kg/m2 40例;对照组中男145例,女95例;<50岁121例,≥50岁119例;BMI<25 kg/m2 201例,BMI≥25 kg/m2 39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ERCC1 rs3212986和ERCC2 rs13181位点的基因型,探讨各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两组间ERCC1 rs3212986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0,P<0.05),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CC1 rs3212986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携带者的2.05倍[校正比值比(OR) =2.05,95%可信区间(CI):1.10~3.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C1 rs3212986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AA + AC基因型携带者的1.8倍(校正OR=1.80,95%CI:1.01~3.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C2 rs13181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χ2=0.230,P>0.05)。结论ERCC1 rs3212986基因多态影响共显性和隐性模型中膀胱癌的发生,ERCC2 rs13181基因多态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膀胱癌 基因多态性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 简介:电话来时,楚楚正在试装。她伸过一根手指挂断电话,匆忙瞥见是个未储存的号码,可只一瞬,心脏却猛烈地跳动起来。她定定神,低下头,被宝蓝色托住的半胸仿佛在灯光下莹莹跳荡。她伸手理一理,收拾好面部表情,挑开了帘幕。

  • 标签: 数据恢复 面部表情 电话 手指
  • 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数据恢复的"普及"文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数据恢复.

  • 标签: 数据恢复
  • 简介:摘要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深入开采,矿产资源逐渐面临着枯竭的严峻问题,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基于此,就需要做好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维护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注重短期眼前的利益,忽视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存在明显的重视矿产开发、轻视生态环境的思想,对于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基于此,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就需要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环境资源节约保护目的,为后续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矿山环境 恢复治理 必要性 对策
  • 简介:摘要本论文在实验法和文献综述法的基础上,从延迟肌肉酸痛实验模型的视角对延迟肌肉酸痛后恢复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延迟肌肉酸痛实验模型与力学分析,建立更有效的模型,并对延迟肌肉酸痛后的恢复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论及建议(1)延迟肌肉酸痛(DOMS)一般在24h或48h时疼痛最为剧烈。在这时会使人们原地纵跳的高度降低,也会让人减小运动的幅度,同时也会让人们更加注意到“起跳—落地”这个过程的落地缓冲。(2)在(DOMS)建模的时候,运动的负荷量不同,造成延迟肌肉酸痛的疼痛程度也就不同。运动负荷在刚刚到达力竭时就停止运动,这是延迟肌肉酸痛的最大疼痛会在24h或48h时出现;但是要在建模成功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就用会出现疼痛程度加深和延长的现象,例如青年组。(3)在DOMS时应更加注重训练的方式,以增强小肌肉群的调动,加强肌肉协调作用爆发出更大的力。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恢复过程 离心运动
  • 简介:2018年5月1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2:47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废除网络中立法规的决定,该法规由奥巴马政府于2015年制定。网络中立法规是为了确保一个免费和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允许消费者平等地访问互联网,禁止宽带服务提供商对自己或其赞助商提供的内容提供优待,例如加速自家内容的访问速度,而降低竞争者服务的访问速度。

  • 标签: 中立性原则 美国参议院 网络 投票 联邦通信委员会 互联网环境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我院NICU管理中的不足与缺陷,及在科治疗期间各种因素所导致患者不能有效恢复健康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包括通病人自身、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医护人员等各方面。在实际护理管理中,加强对NICU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家属的管理,提高护士自我修养及临床操作技能,增强无菌观念,增加护患沟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我院NICU的建设及提高护理安全的整体质量。

  • 标签: NICU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草原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保护的关键技术。通过综合分析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的种子选择和播种技术、水土保持措施、有效的灌溉与排水管理、以及可持续的管理策略。这些技术措施为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物多样的保护提供了可行和指导。

  • 标签: 草原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种子选择 水土保持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生物多样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面临的挑战、基本原则以及策略与方法。首先强调了生物多样保护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以及生态系统恢复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随后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的影响,提出了保护重要栖息地、控制入侵物种、促进物种保护与恢复、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等基本原则。最后介绍了建立保护区网络、推动可持续发展、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公众参与等策略与方法。本文旨在呼吁全球采取行动,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恢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标签: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恢复 挑战
  • 简介:利用安装程序,现在很我软件的安装程序具有自动修复功能,如果软件出了问题,可以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然后选中相应程序,双击它(如果有“修复”或者“配置”按钮,则单击之),在打开的窗口选择“修复”或者“Repair”,顺着向导操作即可。

  • 标签: 计算机 自我恢复 软件自身修复功能 安装程序 软件智能修复 插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与非酒精脂肪肝炎(NASH)病理进程相关的核心基因及分子机制。方法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89632,包含单纯非酒精脂肪肝患者、NASH患者和健康对照分别为20、19和24例,筛选单纯非酒精脂肪肝患者和NASH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两组DEGs取交集。采用DAVID 6.8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KOBAS 3.0数据库对DEGs进行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利用Attie Lab 糖尿病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在4组C57BL/6小鼠(分别为4周龄正常组、4周龄肥胖组、10周龄正常组和10周龄肥胖组,每组各5只)肝脏中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核心基因和预后临床指标的相关。结果由GSE89632数据集筛选出单纯非酒精脂肪肝患者和NASH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的365个共同DEGs,其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为115和250个。GO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胆固醇代谢、胆汁分泌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等信号通路。PPI分析筛选出7个关键核心基因,分别为FOS、EGR1、FOSB、JUNB、FOSL1、MYC和NR4A1。10周龄肥胖小鼠肝脏中EGR1和JUNB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10周龄正常小鼠,均P<0.05;4和10周龄肥胖小鼠肝脏中NR4A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同周龄正常组小鼠,均P<0.05。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呈负相关(r=-0.785,P<0.001)。FOSB、MYC和NR4A1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液谷丙转氨酶水平呈负相关(r=-0.649、-0.597和-0.580,均P<0.001)。结论EGR1、FOSB、MYC、JUNB和NR4A1等基因可能为NASH病理进程中的核心基因,肝细胞内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可能是NASH病理进程的关键分子机制。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基因表达 信号传导 计算生物学 核心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