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正规西医药治疗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期限,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上见效快,但是稳定性较差,患者对西药依赖性较强。而中医治疗冠心病见效较慢,但是后期疗效较好,且中医稳定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冠心病 辩证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体质辨识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6月昆明市某银行职员281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对其体质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职工基本信息、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在其自愿的前提下,真实地填写《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体质与判定表》,并将其结果录入中医体质辨识系统,系统为其分析体质并出报告。结果281例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占43.06%,体质偏颇占56.94%。结论协助调整体质偏颇,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体质偏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胸痹,应以养心补肾为主,补阴顾阳,补阳护阴,阴阳平和,缓解病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痹 中医辩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压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临床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低血压患者30例的临床中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慢性低血压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对慢性低血压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等进行辩证分治,根据分型不同给予不同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低血压 中医辩证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其属中医“筋疽”、“脱疽”范畴。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有其独到优势,且疗效显著。本文从清创、外敷、外洗三部分概述中医外治疗法。

  • 标签: 糖尿病足 中医药外治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荨麻疹患者34例中药处理及针灸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7~14天,皮疹消失,继续巩固治疗无复发。结论荨麻疹的发生与消失都很迅速,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一般预后亦佳,若临床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甚则窒息,为喉头水肿,应及时抢救。

  • 标签: 荨麻疹 风疹 辩证治疗 中药处理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方剂棱甲消癥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4.7%;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肾炎的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60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肾盂肾炎患者给予中医辩证,并对症进行辩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60例肾盂肾炎患者,临床治愈为47例,有效为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中医辩证对治疗肾盂肾炎效果满意。结论因急性肾盂肾炎未能得到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终致慢性炎症导致肾衰者日趋增多。中医辩证治疗治疗力求彻底治愈。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盂肾炎 中医 辨证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悸患者60例,即西医中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悸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辩证治疗 心悸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正骨法治疗,观察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经中医正骨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8.02%,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21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5.15%,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33%,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正骨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正骨 桡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根据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等病症引起的宫颈糜烂,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引起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治疗完全彻底根治,内调效果好,无伴发疾病。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宫颈糜烂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宫颈糜烂的辨证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中医 宫颈糜烂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脑病临床指南的制定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国公开发布的中医脑病临床指南,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将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制定下来,对指南的发布时间与机构、开发方法和指南推荐建议等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中医脑病临床指南已经达到20种,其中分别涉及西医疾病13种和中医疾病4种;共同采用共识和循证方法在制定指南推荐意见时,二者在一致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基于中医脑病临床指南制定现状,建议中医脑病循证指南的开发数量可以适当的增加,并且能够对现有指南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订。

  • 标签: 中医脑病 临床指南制定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经治疗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
  • 简介:认为情志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项创举。情志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其法难施,然而古代许多医家巧妙地以言语为主要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为数甚多的情志疾病。

  • 标签: 中医理论 言语疗法 情志疾病 怒胜思 思胜恐 恐胜喜
  • 简介:摘要陆家龙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在临床中医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咳嗽、肿瘤患者、慢性胃炎时,采用辨证施治的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陆家龙经验 中医治疗 顾护脾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中,应用中医中的归脾汤加减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失眠 中药 归脾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由于受情志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依据作者多年临床心得并采摘名医大师之铭训,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情志致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心病心治;(2)重塑心境;(3)移情转志;(4)加强沟通;(5)五志相胜;(6)认知行为疗法。其目的是消除病因、纠偏防变、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情志因素 疾病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音乐医疗法是一新兴医学,它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平衡。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起到“阴平阳秘”的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五脏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五音的相互运作,五音的相互运作可以调节五脏的相互作用,二者相辅相成,音乐搭配中医在中国古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疗法,同时在现代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

  • 标签: 音乐疗法 阴阳 五行 七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