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失眠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护理组采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组40例患者中有39例痊愈,约占9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23例痊愈,约占57.5%,护理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失眠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提升其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身体的健康程度。

  • 标签: 中医内科 护理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期肛裂患者应用中医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I期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采取呋喃西林坐浴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中医坐浴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三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坐浴治疗后,治愈共35例,好转共8例,无效共2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共20例,好转共10例,无效共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期肛裂采取中医坐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医坐浴 I期肛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7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常规西医治疗的38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中医治疗的38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结果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3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采用中医治疗的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6﹪。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咽喉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源:(1)阴阳毒: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把阴毒病、阳毒病合称为阴阳毒,“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红斑、盘状红斑、冻疮样皮损、面部赤斑及彩色的花纹斑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及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镜》对阴阳毒进行了补充,认为阴阳毒伴有发热,手足指冷等症状,其更接近了红斑狼疮。(2)赤丹、茱萸丹: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有:“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钱,小者如麻豆,肉上栗如鸡冠,肌里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亦名茱萸丹”。赤丹又名茱萸丹,红斑狼疮的红色丘疹斑块,皮肤的斑丘疹,可以使用本病名来描述。(3)日晒疮:日晒疮病名出自明·申拱良《外科启玄》,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形成“日晒疮”(红斑狼疮皮肤损害),认为是“受暴晒而发”。因为暴晒,皮肤忍受日毒,形成一种毒热,毒热燔灼,除损伤皮肤外,伤津耗液,炼液成痰,灼伤五脏,阻滞气机,气血闭阻而发为狼疮。(4)蝴蝶丹、红蝴蝶疮:现代中医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面部蝶形红斑...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科学术语 中医名词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中医治疗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收治的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125)。结论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取中医(中药烫疗法)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折 肢体肿胀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关节周围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经中医治疗结合功能锻炼,均获得理想的恢复效果,肩关节疼痛消失或减轻,活动受限均明显缓解。结论中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70.83%,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并发症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中医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中医内科收治偏头痛患者25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13例,显效者6例,有效者6例,无效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患者12例,显效者8例,有效者1例,无效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75.00%。中医内科治疗比西医治疗总体疗效较好。结论对于偏头痛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是现阶段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的可行性,探讨建立以儿童保健医生提供服务的多元社区(基层)服务形式,将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向家庭普及,以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行为全面发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哈尔滨市所辖的7个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3岁儿童采取横向对照与纵向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服务方法及组织实施形式,初步整理出一套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的适宜方案。结论通过对社区(基层)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培训是可以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工作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 矫正 行为偏离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各60例,对比2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而特色专业建设是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对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等职业院校 特色专业 教学效果 人才培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实施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主动有效的沟通,发展专科护理,护理改革创新等护理措施。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使得病房更安静、整洁、舒适,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ICU护理工作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78%(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2.97±1.45)、(5.08±2.60)、(3.35±1.20)d;参照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4.29±1.75)、(8.46±2.10)、(4.51±1.50)d;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尽快的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12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64例,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护理后,患者心衰、心律失常、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下降,对照组共有8例死亡病例,14例心衰病例,11例心律失常病例,梗死后心绞痛病例12例,治疗组以上症状病例分别是5人,8人,7人,6人,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突出,能够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辨证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中医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中医对急性心绞痛诊治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对症中医、西医治疗,经过对比观察其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传统中医方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甚至消失,预后良好,较西医治疗无明显差异,且副作用较少。结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中医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副作用小,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重视起来,并实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传统中医 急性心绞痛 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的5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25例,试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病例6例,显效病例18例,1例无效,有效率是96%。对照组有效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76%。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优秀。结论顽固性呃逆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针灸治疗 顽固性呃逆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硬脊膜及相应部位的神经根,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腰痛、劳损、痹证等范畴。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及治疗观察发现,无论是采取保守或是手术治疗,在其康复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均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中医治疗的依从性,最终促进疾病的康复。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程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胃虚寒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性胃溃疡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中医治疗及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寒性胃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眼科 优质护理 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