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颅脑肿瘤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降低脱管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不良事件8例,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脱管原因为患者意识障碍,睡眠中扯脱,皮肤不适,汗湿后敷料松脱拔管,护理评估不到位、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及家属不够重视等,针对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整改措施,降低脱管率,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颅脑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意外脱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集束化护理对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防范危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并发症率,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溶栓后24h、7d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优于溶栓前,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围溶栓期护理有效保证了静脉溶栓安全进行,促进了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围溶栓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院感防控现状以及原因。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所有科室的1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理人员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院感防控工作的达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将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这一项工作,优秀率(95.33%)最高,而“更换输液管后重新消毒肝素帽”这项工作的优秀率(2.00%)最低。在合格率方面,“穿刺时代好无菌手套”和将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这两项工作的合格率均达到100.00%,而“对肝素帽进行消毒时,碘伏干后脱碘”这项工作的合格率(16.67%)最低,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院感防控情况不够乐观,提高护理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 院感防控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在提高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急诊和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包括健全输液制度、加强专业培训、改善职业形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效护患沟通、加强输液时观察和护理,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有效提高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输液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焦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6,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62,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36%(8/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07,P<0.05)。结论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缓解其焦虑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深静脉 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粘性弹力绷带在重症肝炎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5月—20016年10月住院期间的重症肝炎患者168例,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0例。两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直接用3M透明敷料盖住留置针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加盖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发生静脉炎、渗液渗血、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盖固定留置针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渗血渗液,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方法 透明敷料 自粘性弹力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0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作为检查对象,全部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和扫描,比较和观察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诊断显示血流动力学与门静脉的结果均比较清楚,并且研究发现门静脉主干内径越宽,则重度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能够评估原发性肝癌的静脉门情况以及其血流变化情况,并且在临床中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在临床中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性肝癌 合并门静脉高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血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血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验结果和静脉血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血检验,给予患者静脉血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湿敷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136例经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实施中药如意金黄散湿敷治疗方法并联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红肿、灼热、脓液和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4,12.1471,10.2525,13.5697,14.4144;P<0.05);治疗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38.2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7.64%,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54;P<0.05)。结论中药应用金黄散湿敷的治疗效果良好,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进行静脉化疗时的静脉炎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湿敷 恶性肿瘤 化疗静脉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甲强龙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好坏。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的100名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两组静脉注射20mg/kg和2mg/kg的甲强龙治疗,其他的治疗完全相同,最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使用统计学算计判定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适量的甲强龙对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明显的效果。讨论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很好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注射 甲强龙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膏外敷在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40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治疗组从输液开始,应用青黄膏外贴静脉穿刺点上方3~5cm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青黄膏外敷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自制青黄膏 静脉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精准护理是一种以“精准医疗”模式背景下,以现实数据为重要依据,发现患者护理问题出现规律,预测护理风险因素,已循证为基础采取针对性、个体化和准确的护理措施,进而预控和减少患者健康问题的一种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本研究重点探讨精准化护理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预防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护理干预提供选择依据。

  • 标签: 精准化护理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预防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收治的一例综合多种方法调整PICC置管腋静脉异位,并分析导管异位的原因,其主要原因与血管因素、选择穿刺部位、体位影响与中心静脉压及操作者等有关,针对发静脉意外发生的原因进行针对的护理,通过灵活运用转颈法、调整体位法、指压法等预防导管异位的发生。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患者溶栓冠脉再通情况进行分析,发病开始到溶栓1~3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80.0%,3~6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69.56%,6~12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33.33%,总再通率为66.67%。溶栓后24小时之内T波倒置再通33例(89.19%),没倒置者再通7例(30.43%),血管再通同早期T倒置有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早期治疗疗效更佳,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对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6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彩超下肢静脉血栓筛查,分析彩超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下肢骨折患者367例进行术前彩超检查发现,其中有3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44%;其中有较为严重的患者有2例,占到5.44%;小腿肌间筋脉血栓8例,占比为21.78%。有1例患者超声检测,可显示血栓近端活动度。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可能性极低,同时术前进行彩超筛查有重要意义,可为安全进行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彩超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骨折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系统护理 骨折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2000例血常规检验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1000)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对照组(n=1000)给予末梢血采血方法,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末梢血和静脉血作为血常规检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检验,其实测值更为准确,且稳定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病区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合格率作用。方法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找出导致病区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率低的主要因素,分阶段实施与改进静脉输液坊培训,制定静脉治疗维护手册,固定材料改良相应对策,分析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病区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合格率。结果实施品管活动后,病区内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化使用合格率显著提高由54.7%提高至86.1%,对静脉输液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外周静脉留置针 正确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压迫系统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于2018年4月—2018年10月使用肢体压迫系统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将产妇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20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0例产妇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未发生一例下肢静脉血栓,临床预防效果满意,有效率99%。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有效率仅为93%。结论肢体压迫系统对于预防剖宫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显著,明显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剖宫产术后 肢体压迫系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