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优质护理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划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登记并接受治疗的54名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患者是否接受骨科损伤控制管理模式为分组标准,其中未接收的27名患者为常规组;接受管理的27名患者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复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以及出血量要少于常规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研究组治疗优级人数相对更多,其康复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其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治疗效率,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骨盆骨折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关节损伤 X线诊断 教学中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差异。方法:在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 开展研究,期间以我校学生100名作为案例。入选时基于不同教学方式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多媒体教学。总结两组学生的教学结局。 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骨关节损伤X线诊断 教学中,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备突出培养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媒体 骨关节损伤 X线诊断教学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对共纳入82例病患按照随机原则予以分组,纳入41例病患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与纳入41例病患采用针灸推拿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疗效为75.61%,观察组所得结果为92.68%有更高的显示(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显示(P

  • 标签: 针灸推拿 膝关节损伤 临床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所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9 年 04 月到 2020 年 04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配为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与在前者基础上行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各 50 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第 3 天后镇痛效果( NAS 评分)、镇静效果( Ramasy 评分)以及颅内压( ICP 水平)。 结果 加以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颅内压水平观察组更低,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给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有助于更好的发挥镇痛镇静的效果,增强护理质量,更好的控制颅内压,控制病情,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颅脑损伤 NAS 评分 Ramasy 评分 ICP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登记并接受治疗的54名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患者是否接受骨科损伤控制管理模式为分组标准,其中未接收的27名患者为常规组;接受管理的27名患者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复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以及出血量要少于常规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研究组治疗优级人数相对更多,其康复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其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治疗效率,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骨盆骨折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6例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医药治疗。结果:治疗前患者伤椎高度及Cobb’s角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伤椎高度高于治疗前,Cobb’s角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触觉及运动觉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手术 中医药治疗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方法:选用我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整体护理,对照组:常规看护,对比内容:住院时间、GO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GOS评分、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4.98±0.84)(13.84±2.71)(30.33±2.56)(40.01±2.5)均好于对照组(3.75±0.47)(21.85±3.41)(47.28±2.70)(45.14±3.03)(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更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整体护理 重症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护理用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以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共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纳入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自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研究组患者评分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中主要针对细节护理干预进行重点研究,并针对此项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本文笔者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展开此项研究,共择取10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50例患者为一组,对其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细节护理、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各组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较高,参照组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评分计算结果可证明,细节护理工作更能够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护理质量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收治的10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术,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 腹部创伤 急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5例跖跗关节(Lisfranc)轻度损伤漏诊分析,提高Lisfranc关节轻度损伤X线诊断的准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者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重度工作压力者 15名,占 18.75%,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均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干预与调控。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现状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90例因烧伤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复合皮移植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畅通、色泽健康、质地正常、皮肤修复面积)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扩张器外露、皮肤远端坏死、皮肤感染、刃厚皮移位、复合皮表液化、皮片感染坏死)。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患者实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四步法瞼袋整形术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眼周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医院眼科就诊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四步法睑袋整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鱼尾纹”、睑袋控制效果及眼周皮肤光泽度评分、患者对眼周美观情况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周皮肤松弛 四步法睑袋整形术 “鱼尾纹” 睑袋 皮肤光泽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术中血管外超声及动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进行精准评估,为股浅动脉病变支架的植入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探索一条精准、经济、客观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少用或不用支架,提高病变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 回顾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20例(均为单侧病变)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均针对靶病变进行球囊扩张,其中10例囊扩张后依据DSA造影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10例球囊扩张后依据术中体外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比例 2年期靶病变通畅率及整体花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皮温、跛行距离、ABI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DSA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12例,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6例,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24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分别为90%VS90%;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平均花费4.34 VS 3.54万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 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对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组支架植入数量及整体花费显著少于DSA组的同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 术中B超评估联合压力梯度测量为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否植入支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可以在该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浅动脉 术中B超评估 压力梯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我院选择 52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并进行数字随机抽取,各抽取 26例,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的为研究组,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 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 P< 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使用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并提供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慢性软组织损伤 护理干预 VAS评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