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医院管理当中,感染控制既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对保洁人员加强管理,因为进行环境的清洁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工作内容。保洁人员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切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患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所以提高保洁人员的管理力度势在必行。

  • 标签: 感染科 保洁人员 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失能化、慢病化趋势的加剧,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无法适应农村的养老现状,适应医养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此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对策。农村地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一方面拥有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医养需求巨大等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农村养老观念相对落后、养老经济负担较重、医养结合机构不足、医养人才队伍缺乏和医养结合服务脱节等困难及挑战。对此,应从转变农村养老观念、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完善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对策,解决核心的支付问题,利用智慧养老助力,探索因地制宜、普适灵活的农村医养结合发展之路。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我国农村地区现状 发展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现有介护养老情况,分析社区老年人介护养老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介护方式和服务内容。 方法 采用日本老年人生命质量量表、介护机能判定量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等适老性评价方法,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国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机体活动能力均优于日本社区老年人,但中国老年人抑郁程度高于日本老年人。中国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程度和机体活动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抑郁程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介护需求与健康状况相关,应构建合理化的介护方式,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解决健康层面养老困境,并注重心理健康与机体健康的协同发展,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娱乐需求。

  • 标签: 介护养老,生命质量,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提高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老年人人数为218位,这218位老年人选自2018.01月~2020.12月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收治患者,常规管理(对照组),慢病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将两组老年人在管理后的服务满意度以及管理控制情况进行对比,论证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老年人采取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后,老年人的心脏情况以及血糖情况优于对照组,可以有效控制老年人的慢性病症,TC等检测指标控制效果明显,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慢性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身体健康情况,使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 应用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居家养老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模式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5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社区居家养老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管理模式,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血压趋于正常且稳定,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健康认知观念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针对社区居家养老高血压患者而言,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改善血压情况,增加健康知识,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居家 养老
  • 简介:目的监测舰艇在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试验过程中所受冲击作用大小及舰的生理参数变化,为实船水下爆炸冲击试验的安全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在水面舰艇遭受水下1000kgTNT当量的沉底水雷相距100m的非接触爆炸冲击作用时,利用动态多参数生理记录检测仪(简称生参仪)对处在舰艇不同位置的9名舰和1名模拟假人进行生理指标(心电图、心率、呼吸率、体表温度)及两轴向加速度值(Gz、Gy)监测记录;假人只监测Gz、Gy值。同时在舰艇内多个部位安放生参仪检测盒,监测记录舰体所受冲击力的大小。结果人体表心脏水平所受冲击力Gz值为(0.23~2.17)G,Gy值为(-0.39~0.66)G,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假人体胸部所受冲击力Gz值为(0.13~1.92)G,Gy值为(-0.42~0.85)G,高于同一位置的真人体。舰体所受Gz值为(3.41~>9)G~(-2.90~-5.45)G;Gy值为(0.91~2.98)G~(-0.49~-1.82)G,明显高于人体所受的冲击强度。爆炸前、后舰的心率及呼吸率明显增快,爆炸前最快心率(107~171)次/min,最快呼吸率(22~29)次/min;爆炸后最快心率(113~155)次/min,最快呼吸率(24~33)次/min,爆炸后30min内平均心率和平均呼吸率均高于爆炸前,平均心率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929,P=0.019)。体表温度爆炸前后无明显变化。爆炸过程中没有发生人体损伤。结论水下爆炸冲击试验对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中舰所受冲击作用强度及生理参数变化在安全范围内。

  • 标签: 非接触水下爆炸 舰艇冲击运动 加速度 心电描记术 心率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招录公务体检心率过速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招录公务体检,首检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体检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30分钟后复检心电图。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心率M(P25,P75)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人员M(P25,P75)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和干预后观察组人员心率M(P25,P7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人员心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心率差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公务体检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明显,降低复检率。

  • 标签: 公务员招录体检心动过速干预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病理技术,病理技术的每一项突破都极大地推进了病理学的进步。病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大地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正确率,降低误差。病理实验室作为疾病的侦察兵、临床大夫的眼睛,病理诊断在指导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提高病理技术的专业技能及效率质量,建立和谐全能性的技术梯队,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病理技术团队岗位质量,降低缺陷,加强服务意识;增强人员的工作信心及良好心态。所以做好一名优秀、合格的病理技术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技术非常重要。

  • 标签: 病理技术员 病理团队 技能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病理技术,病理技术的每一项突破都极大地推进了病理学的进步。病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大地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正确率,降低误差。病理实验室作为疾病的侦察兵、临床大夫的眼睛,病理诊断在指导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提高病理技术的专业技能及效率质量,建立和谐全能性的技术梯队,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病理技术团队岗位质量,降低缺陷,加强服务意识;增强人员的工作信心及良好心态。所以做好一名优秀、合格的病理技术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技术非常重要。

  • 标签: 病理技术员    病理团队    技能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院老人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精神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在前人基础上自编精神生活质量问卷对长沙市养老院20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养老院老人抑郁发生率为37.3%,且养老院老人抑郁情绪评分与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抑郁的情绪越严重,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越低。

  • 标签: 养老院 抑郁 精神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截至2022年底,徐汇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4.46万人,同比2021年增加0.37%(位于全市第9)。老年人群体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医疗费用增速快的特征,破解医养结合难题刻不容缓。今年,将医养结合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特勤疗养对不同海拔高原疗养综合体能提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从海拔4000m以上高原下山10d的守防官兵35名,给予特勤疗养措施,分别于入院1d、15d及30d时测评官兵综合体质情况,按照《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勤疗养30d后,高原官兵综合体能的优秀率(32.40%)显著高于国民体质测量标准(15.50%),较疗养15d、入院1d综合体能明显增高;海拔4000m较海拔5000m优秀率高26.90%,体能明显增高,且海拔越低体能恢复越快;海拔5000m守防6个月较守防12个月优秀率高35.70%,守防时间越短体能恢复越快。结论刚下山高原官兵经过30d的特勤疗养,其综合体质有较大的提高。特勤疗养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体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车乘务职工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体检,对体重正常2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职工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职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对超重、肥胖的职工要加强宣传,加强体育锻炼等有效措施控制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对机车乘务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机车乘务员 超重 肥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最近一年内无偿献血的人员212例进行研究,针对这212例献血的血清中的抗体MP—lgM和MP—IgG进行检测,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为ELISA法,反复多次检测,每次检测过后,都需要将测定的结果设定为两组,一组为阳性质控,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在具体的测定操作中,要注意依照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有效的检测操作。对比检测的结果,得出检测的意义。结果212例献血血清中,MP—IgM和MP—Ig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2.1%和35.8%,MP—IgM和MP—IgG同时检出阳性率是11.8%,MP的感染率与不同ABO血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献血在献血之前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能够有效的防止带有病原体的血液进入到输血者的体内,从而防止输血者出现感染,这是目前输血工作者急需注意的工作。但是针对献血者是否要进行常规支原体的检测,也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献血员 血清 肺炎支原体抗体 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健康管理在初诊高血压病疗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疗养的疗养出诊高血压的患者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管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健康教育组健康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疾病管理。结果健康管理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步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通过团队进行健康管理,能为疗养提供连续,有效的指导,使患者能正确、客观地认识疾病,有效的管理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团队健康管理 初诊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中青年疗养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与干预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入的中青年疗养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其分为了对照组(无高尿酸血症)和观察组(有高尿酸血症)两组,对患者的予以差异性干预,分析干预后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33例(91.67%),对照组综合满意30例(83.33%),综合满意率较高;而观察组对象经过干预后自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自身的血UA、尿蛋白定量指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的各项较为稳定。结论:对高尿酸症中青年专项疗养院予以临床指导可改善患者的多项指标,患者综合满意率高,自身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因此可结合临床需求予以应用。

  • 标签: 中青年疗养员 高尿酸血症 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