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服务体系主要针对老人养老的一个专门护理服务的一种模式,也是我国的最主要的一种养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寻求这种护理服务,导致目前的社区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当前的护理服务需求。目前的这种模式,比较单一,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丰富服务的项目,才能提高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因此,要求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培养专业的人才,提高综合素质才能真正的达到对老人护理的义务。

  • 标签: 社区护理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疗养院高龄疗养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观察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高龄疗养82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等。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法律风险预防等。护理后,观察两组高龄疗养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及满意度,同时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对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管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44%、护理满意度97.56%、环境风险(24.18±0.09)分、心理护理(24.09±0.14)分、用药知识(24.52±0.30)分、法律知识(23.68±0.27)分;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9.76%、护理满意度87.80%、环境风险(18.17±0.36)分、心理护理(16.30±2.43)分、用药知识(17.45±1.99)分、法律知识(16.88±0.58)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养院高龄疗养,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包括环境风险及用药风险等多种。护理人员应加强环境护理,降低患者的走失率。加强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避免护患矛盾及用药风险发生。在此基础上,积极预防法律风险,进一步提高护理安全性,为疗养院信誉与形象的改善奠定基础。

  • 标签: 疗养院 高龄疗养员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不良情绪的相关影响。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市某养老院中选择100例存在不良情绪的老年人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老年人50名。对常规组中的老年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实验组中的老年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人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两组老年人不良情绪的相关评分对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老年人不良情绪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老年人不良情绪的评分,而实验组老年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要明显高于常规组老年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养老院中有不良情绪的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消除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人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疗养100例,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养护理,观察组采用景观疗养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疗养睡眠质量评分都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疗养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结论士为疗养提供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养睡眠质量,大部分疗养主诉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 标签: 景观疗养护理 疗养员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从目前老龄化形势,从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普遍、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不匹配四方面,对大庆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径构想。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产业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社区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及服务需求。方法选取本社区128名空巢老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其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养老服务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本次128名社区空巢老人当中,经济保障需求43名(33.59%),健康保障需求39名(30.47%)、情感保障需求22名(17.19%)、生活服务保障需求24名(18.75%)。结论从现状来看,社区空巢老人养老的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生活服务保障需求较高,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老服务宣传,开展有益的活动,满足社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养老幸福指数。

  • 标签: 社区 空巢老人 养老 现状 服务需求
  • 简介:目的监测舰艇在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试验过程中所受冲击作用大小及舰的生理参数变化,为实船水下爆炸冲击试验的安全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在水面舰艇遭受水下1000kgTNT当量的沉底水雷相距100m的非接触爆炸冲击作用时,利用动态多参数生理记录检测仪(简称生参仪)对处在舰艇不同位置的9名舰和1名模拟假人进行生理指标(心电图、心率、呼吸率、体表温度)及两轴向加速度值(Gz、Gy)监测记录;假人只监测Gz、Gy值。同时在舰艇内多个部位安放生参仪检测盒,监测记录舰体所受冲击力的大小。结果人体表心脏水平所受冲击力Gz值为(0.23~2.17)G,Gy值为(-0.39~0.66)G,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假人体胸部所受冲击力Gz值为(0.13~1.92)G,Gy值为(-0.42~0.85)G,高于同一位置的真人体。舰体所受Gz值为(3.41~>9)G~(-2.90~-5.45)G;Gy值为(0.91~2.98)G~(-0.49~-1.82)G,明显高于人体所受的冲击强度。爆炸前、后舰的心率及呼吸率明显增快,爆炸前最快心率(107~171)次/min,最快呼吸率(22~29)次/min;爆炸后最快心率(113~155)次/min,最快呼吸率(24~33)次/min,爆炸后30min内平均心率和平均呼吸率均高于爆炸前,平均心率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929,P=0.019)。体表温度爆炸前后无明显变化。爆炸过程中没有发生人体损伤。结论水下爆炸冲击试验对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中舰所受冲击作用强度及生理参数变化在安全范围内。

  • 标签: 非接触水下爆炸 舰艇冲击运动 加速度 心电描记术 心率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车乘务职工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体检,对体重正常2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职工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职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对超重、肥胖的职工要加强宣传,加强体育锻炼等有效措施控制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对机车乘务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机车乘务员 超重 肥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八段锦在慢性病疗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54例疗养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疗养,观察组28例在常规疗养基础上参与老年八段锦训练,比较两组疗养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疗养疗养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养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依次为(46.5±1.6)分、(50.1±1.2)分、(5.4±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评分(49.2±1.8)分、(52.4±1.6)分、(7.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依次为(65±2.8)次/min、(131±6.8)mmHg(1mmHg=0.133kPa)、(92±3.5)mmHg、(5.0±0.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的(72±3.1)次/min、(142±6.5)mmHg、(99±4.1)mmHg、(5.9±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励疗养参与晨起老年保健体操锻炼,可有效改善疗养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提高疗养健康水平。

  • 标签: 疗养院 晨起 老年八段锦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血压 血糖
  • 简介:辅导作为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于军校学员的军事化管理,在日常中更多强调的是依据条令条例,坚持正规化管理,并未给各班配备辅导.但目前军校学员的成长特点,军校环境封闭的特点,以及繁重的学业压力,严格的体能考核和对今后工作的未知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员在思想上的波动,影响他们的成长学习.

  • 标签: 辅导员 岗位胜任能力 航空航天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0月开始施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38名护理人员为探究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17年5~9月期间我院3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总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管理后,两组护理质量的总评分均有提升,且探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00%(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0%(9/50),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医患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水平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因为这样的护理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更好地维护护患关系。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性、骨科护理中现存的问题以及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做法策略进行简要的探析,希望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更好地运用有所帮助。

  • 标签: 骨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5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与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4%,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72%,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临床病症及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采用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外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排号后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后,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10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以及焦虑和烦躁发生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价值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临床医疗及护理技术得到快速,使广大患者得到较好的服务。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日常护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 标签: 人性护理 骨科 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后的第2天~第4天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5%、67.7%,其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其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骨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3±1.5)d,短于对照组的(8.8±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骨科 快速康复护理 住院时间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