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分别实施微创手术治疗以及常规手术治疗,将两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出血量(60.01±15.21)ml和手术时间(50.21±1.45)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流产率和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疗效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E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氨茶碱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FEV1、FVC、VC、PH、PaO2、SaO2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AECOPD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ECOPD 多索茶碱 氨茶碱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108例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据其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成基础组(行常规治疗)和探讨组(基于常规治,行中医治疗),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探讨中医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基础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79.63%(43/54),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37%(11/54);探讨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96.30%(52/54),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0%(2/54)。经统计学处理,两两数据的对比差异皆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积极借鉴及推广采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行为安全的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某血液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职的8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为节点,对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28.75%、工作满意度85%,实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10%、工作满意度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实施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可大幅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疗联合热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医治的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静脉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周期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较研究组的83.3%显著更低(P<O.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1例、消化道反应l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3例、消化道反应5例,发生率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安全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

  • 标签: 热疗 热疗 中晚期胃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知信行(KAP)模式运用于提升护士安全注射中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各科室临床护士进行研究分析,时间选取在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共计180名护士,依照“计算机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护士实行基本教育进行培训,研究组予以护士实施KAP模式进行安全注射教育干预,最后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的安全注射知识、信念以及规范率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在安全注射知识、信念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士在安全注射知识、信念以及规范率评分均比对照组护士评分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下对提升护士安全注射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护理实践价值。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护士安全注射 护理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安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危象发生率为1.7%,满意度为96.7%,对照组危象发生率为16.7%,满意度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危象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安全护理 重症肌无力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重症医学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月起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措施后重症医学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这表明,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治疗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对于促进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重症医学科 护理 安全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来本院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融入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安全拔管的时机和拔管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0例(2016.5.12-2017.5.12),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67%与80.0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3.33%,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等到其病情稳定后,应掌握合适的拔管时机,便于提高安全性,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拔管 气管切开 安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45例脑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23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解痉用时更短,治疗后MRS评分与NFDS评分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血压异常、头痛心悸以及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注射液可快速缓解脑血管痉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其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应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和25.93%,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较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96例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72.9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16.67%。结论冠心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型实验室进行输血检验的过程,分析其质量控制对确保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需要输血的患者300例,在对其进行常规的输血检验过程中,依据每一流程施行相应的严格质量控制。结果输血检验不合格人数交叉配血不合11例,其中假阳性为6例,DAT阳性为4例,青霉素试验阳性为1例。根据实验室输血检验步骤施行了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后,输血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中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输血安全十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型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本院手术室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前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本院手术室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对比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查对清点不严、巡查力度不足、标本送检错失、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等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上述护理差错几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查找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生素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整体疗效,为小儿重症肺炎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2017年确诊并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11比例分为接受头孢地嗪治疗的参照组以及接受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儿组间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均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参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

  • 标签: 抗生素阶梯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面罩给氧,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CPAP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用力呼气流量、75%最大呼气流量、50%最大呼气流量、25%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仅10%,低于对照组3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气道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有着非常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可放心应用。

  • 标签: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探讨安全护理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的114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实际调查法、资料回顾分析法等,记录和统计期间新生儿护理当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结果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发生不良事件53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34/114)。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可提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围放射科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PDCA改善循环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PDCA改善循环法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待检时间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