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护理对耳鸣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增加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护理对耳鸣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应作为主要护理方式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耳鸣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护理对于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为样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进行对比组与研究组的分类,为对比组提供常规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患者不良情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情绪改善明显,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的小组为研究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干预中,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有所促进。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检查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手术期焦虑及危险因素。方法: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对我院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结果:56%的患者术前有焦虑,25%的患者术后有焦虑,术前焦虑发生率高于术后(P

  • 标签: 神经外科 焦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接受心理干预对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孕产妇100例,依 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组、心理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 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度评分,采用 t 检 验;对比两组分娩意愿变化率、自然分娩率、低出生体重儿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率,采用 x 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前,两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 生活满意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 心理干预组分娩意愿变化率、自然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对孕晚期实施规范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产后抑郁发生率。

  • 标签: 孕晚期 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愿医疗戒毒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该项目研究者人数为40,均自愿在我院行为医学科参与戒毒,最早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于2021年1月入院。根据其入院后接受的护理措施差异,行分组。常规护理措施者归为对照组,20例,常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措施者归为观察组,2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焦虑及抑郁严重程度在护理前不具差异,P>0.05,40例在护理后均好转,观察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自愿医疗戒毒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开展对其负面情绪的改善有正面作用,有利于戒毒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可予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自愿医疗戒毒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7月到2021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86例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试验,将其选入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43例;普通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前,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的SAS、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优质护理组比普通护理组更低,P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塞 焦虑 抑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探究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及心理卫生科近一年内(2021年01月-2022年01月)的60例脑卒中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为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加入常规护理之外的心理护理,并进行患者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水平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脑卒中病患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患的抑郁焦虑心理健康,具备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脑卒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关怀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人性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HAMA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GQOLI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 , 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临床可积极采用。

  • 标签: 人性关怀护理 焦虑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调选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内收入的68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组内设置34名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开展本次对照试验。对照组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中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最终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在完成护理后,实验组中护理品质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新冠疫情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全部患儿家属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家属焦虑的因素。结果 100例患儿家属SAS平均评分为(65.45±6.37)分。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担心对被疫情感染的恐惧、对住院期间不能探望的担忧是影响新生儿家属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

  • 标签: 新冠疫情 新生儿科 住院 患儿家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100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50例,其中对照组对帕金森病患者采取常规性治疗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总有效率以及日常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最终结果比对,在通过不同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此期间观察组患者在行为能力指数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在组间患者总有效率比对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上述数据对比中差异指数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改善,行为能力优化上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在临床诊治期间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帕金森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焦虑症患者)50例,设定2020年1月-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护理方案:心理护理(观察组,n=25),常规护理(对照组,n=25),对比不同护理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绕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帮助其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本院72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SAS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宣教对改善母婴同室中对产妇产后焦虑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4月到2022年7月,共有研究对象60例,均在我院产科予分娩治疗,产后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研究组30名产妇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方式对产后焦虑的影响。结果:产后护理措施干预前两组情绪得分较高,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产后应用系统健康宣教可以改善母婴同室中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母婴康复效率。

  • 标签: 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 产后焦虑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焦虑与日间手术患者反应的关系。该方法选择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日间手术的100名患者,并采用国家焦虑问卷和医疗反应问卷(mcmmq)进行调查。因此,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标准,医疗反应弹性评分明显高于国内标准(p < 0.0)。个人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婚姻状况和家庭月收入,焦虑分数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着的(p < 0.05)。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医疗反应中的提交呈正相关(p < 0.05)。结论是,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与他们的反应密切相关,术前焦虑与提交呈阳性相关,与婚姻状况和家庭月收入相关。

  • 标签: 日间手术 术前焦虑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剖宫产初产妇患者抑郁情绪和疼痛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剖宫产 初产妇 焦虑情绪 疼痛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老年心理焦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弹性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进行探究,选入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患者中的70例为对象,随机进行1至70编号,取其中的35例,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中则将弹性心理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

  • 标签: 弹性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PICU患儿母亲的焦虑问题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安抚亲属的不良情绪,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方法: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160例PICU患儿,并将其母亲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母亲的焦虑情绪评分为(44.32±2.34)分,对照组为(50.12±4.39)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母亲对工作的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PICU患儿母亲的焦虑问题的缓解效果显著,可体谅家属情绪,给予适当的帮助,促使其了解PICU患儿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相关工作,可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PICU患儿 母亲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2022年8月我院收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处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 强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 术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家庭化产房(LDRP)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焦虑缓解情况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LDRP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初产妇 焦虑 LDRP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