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8例难治性强迫症病例,均行内囊前肢毁损术,毁损灶长度左侧内囊为10mm,右侧内囊12mm,术后1、3、6个月短期随访并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治疗有效11例(61.1%),部分有效1例(5.6%),无明显改善或无效6例(33.3%)。病人术后Y-BOCS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多为短期、可恢复,药物与心理治疗无效后一种增效治疗选择。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腹侧内囊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CT影像特点与颅内压及预后关系。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68例,均行头部CT扫描脑室型颅内压探头植入,依据CT影像特点进行RotterdamCT评分。结果RotterdamCT评分2分2例,3分20例,4分10例,5分24例,6分12例。RotterdamCT评分3、4、5、6分患者颅内压分别为(20.60±6.07)、(28.50±2.99)、(33.17±1.37)、(40.67±2.06)mmHg,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otterdamCT评分与颅内压相关系数为0.886(P〈0.05)。预后良好患者RotterdamCT评分[(3.08±0.49)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5.09±0.72)分;P〈0.05]。RotterdamCT评分与GOS评分相关系数为-0.885(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RotterdamCT评分与颅内压预后具有良好相关性,具有一定评估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CT 影像学特征 颅内压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指导下,急性缺血性卒中4.5-9h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08至2009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且发病时间在4.5-9h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多模式CT筛选后,进行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以及溶栓后2h、24h7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thStroke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溶栓后7d90d时行巴氏指数量表(Barthel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估神经功能,在溶栓后24h复查多模式CT评估血管再通情况。血管狭窄程度采用缺血性卒中血管栓塞程度量表(ThrombolysisinCerebralIschemiaScale,TICI)分级方法。结果在入选6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病情恶化。6例患者TICI分级评分在溶栓24h后较溶栓前显著升高(2.0+0.71vs1.0+0.71,P=0.03)。除去1例出血患者,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2.2±3.27(溶栓前)9.4±3.78(溶栓后7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溶栓后7d相比,BI评分在溶栓后90d后稍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62.5±27.23vs47.5±27.84,P=0.13)。患者90dmRS评分较7dmRS评分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4±0.82vs3±0.82,P=0.09)。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扩大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对促进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多模式CT 静脉溶栓 扩大时间窗
  • 简介:RNA干扰技术(RNAi)发展对治疗脑部疾病展现出可观前景,血-脑屏障在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同时,也阻碍各种药物运送到脑内。脑靶向运释系统研究开发实现了转运治疗性药物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本文将对脑靶向运释系统研究进展及脑靶向RNAi治疗脑部疾病应用进行阐述,并结合靶向转运作用机制进行相关探讨,为脑靶向运释系统设计研究脑部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RNA干扰 运释系统 血-脑屏障 纳米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椎动脉(VA)相关性面肌痉挛效果及延迟治愈发生情况,同时探讨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责任血管差别分为小血管组椎动脉相关组,并随访术后疗效及延迟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椎动脉相关组延迟治愈率明显高于小血管组。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疗效良好,评估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疗效时应考虑到延迟治愈现象,并适当延长疗效评估时间。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 椎动脉 延迟治愈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语言不能、右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8月18日13时午饭时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具体量不详。同时伴有视物不清,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家属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9点30分神志转清,症状缓解,呼其名有目光对视,但仍言语不能。

  • 标签: 旋律发音治疗 治疗性演唱 运动性失语 汉语普通话
  • 简介:目的通过分别检测并比较轻型颅脑损伤(mTBI)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在13~15分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健康对照组血清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为临床诊断mTBI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检测43例轻、35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对比mTBI患者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头颅CT关系。结果血清GFAP含量对鉴别mTBI患者健康人群有一定准确性(AUC=0.726);对鉴别GCS评分在13~15分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健康人群有较高准确性(AUC=0.914);血清GFAP含量对鉴别头颅CT阳性阴性患者有一定准确性(AUC=0.762)。结论血清GFAP可作为mTBI患者诊断生物标志物,对鉴别颅脑损伤后头颅CT阳性阴性患者有一定准确性,可以为减少mTBI患者头颅CT检查提供依据。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 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小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经小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内科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血肿清除率/d、住院时间、病死率与预后及生存质量。结果手术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7±2)d、平均住院时间(15±5)d,保守治疗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18±5)d、平均住院时间(21±7)d;手术治疗组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均P<0.05)。结论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孔钻颅 尿激酶纤溶
  • 简介:一、概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llouccerebralmalformations,CCM)属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一种,文献提供影像学检查资料统计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大约在0.4%~0.8%,占脑血管畸形10%-25%,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但幕上多见,占70%~90%,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25%发生在儿童,男女发病率相同。

  • 标签: 脑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 治疗
  • 简介:环境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所有外部条件总体。睡眠环境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睡眠外部条件,良好睡眠环境,健康睡眠重要保障。中医睡眠养生学十分重视睡眠居室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人与居室环境相协调,并有适合、舒适卧具、枕具等,从而使人能够在适合睡眠环境中获得良好睡眠。

  • 标签: 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学
  • 简介:通过对中医失眠症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使用临床实践,发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 标签: 临床科研一体化 电子病历 问题 对策
  • 简介:肿瘤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基因变异实现端粒长度维持,从而解除细胞周期限制来实现[1-2]。对黑色素瘤研究表明,体细胞端粒长度维持主要有两种机制:端粒酶依赖性机制(85%)端粒酶非依赖性机制(15%)[3],后者依靠ATRXDAXX变异介导端粒替代延长机制(ALT)实现端粒延长;

  • 标签: TERT 神经胶质瘤 端粒长度 非依赖性 启动子区域 高甲基化
  • 简介:目的评价后颅窝减压术(PFD)治疗合并脑积水Chiari畸形Ⅰ型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BSCO、PubMed、EmBase、OVID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15年5月31日发表文献。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86例,PFD治疗83例;PFD术后好转率为82.3%(95%CI74.2%~90.4%);合并脑积水Chiari畸形Ⅰ型中,女性占62.9%(95%CI52.6%~73.1%)。结论合并脑积水Chiari畸形Ⅰ型中,女性占大多数;PFD治疗合并脑积水Chiari畸形Ⅰ型具有较高有效率。

  • 标签: Chiari畸形Ⅰ型 脑积水 后颅窝减压术 疗效 META分析
  •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以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中西医诊疗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疾病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睡眠科学知识科普工作。中心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主任医师牵头领导,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进行全睡眠疾病临床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工作。中心特邀广安门医院刘艳骄主任医师出诊,并长期与空军总医院临床睡眠医学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中心特色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检查、清醒维持实验及持续正压通气压力滴定等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失眠、睡眠节律紊乱、嗜睡与发作性睡病、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夜间发作性疾病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进行监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也是睡眠质量评价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合作基地,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障碍临床与教学、科研基地。中心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人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符合国际标准。技术人员中现有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技师1名。1人通过RPSGT;能够熟练准确采集、分析判读多导睡眠图,规范实施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清醒维持试验;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模式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滴定及治疗技术,正确使用体动监测技术睡眠相关量表。

  • 标签: 睡眠中心 睡眠环境学 广安门医院
  • 简介: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不论国内国外TBI发生率均相当高,研究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170万人遭受脑外伤,中国TBI发病率为67.38/10万人口,病死率约为30%[1]。尽管随着脑外伤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已大大降低早期病死率,但是仍留有很高致残率。TBI严重后果包括运动障碍、知觉障碍、认知缺陷、语言障碍、外伤性癫痫、人格改变等。

  • 标签: 颅脑外伤 注意障碍 外伤性癫痫 认知功能 电生理研究 TRAUMATIC
  • 简介:美国睡眠医学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6年由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下,中国睡眠医学专业团队赴美访问学习,本文就参访一行所见睡眠医学中心发展模式及机构设置等进行介绍,以供相关学者借鉴,以期共同促进我国睡眠医学事业发展。

  • 标签: 睡眠医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睡眠中心 睡眠管理
  • 简介:目的:汉化Kayser-Jones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BOHSE),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按照心理测量学中量表跨文化适应程序对BOHSE量表英文版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形成BOHSE汉化版,并用其筛查360名住院老年患者口腔健康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量表信度,用因子分析检验其效度。结果:BOHSE汉化版Cronbach’s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为0.775,评定者间信度为0.737,结构效度KMO=0.848,因子分析共提取了5个公因子:舌头,牙齿周围或义齿周围覆盖牙龈,天然牙状况,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其累积贡献率达66.261%。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适合中国老年人使用。

  • 标签: 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目的探讨金刚烷胺对双侧轻型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并对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进行药效学分析。方法建立大鼠液压脑损伤模型,5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伤后每8h一次,连续16d给予三组剂量(15mg/kg、45mg/kg或135mg/kg)金刚烷胺或等渗盐水,首次给药于伤后1h完成。脑组织于伤后第48小时或16天提取行FluoroJade—B组织荧光染色或甲酚紫染色比较双侧海马CA3区神经细胞存活情况,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S—MS/MS)方法测定大鼠体内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血药浓度,研究金刚烷胺经腹腔单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结果45mg/b或135mg/kg两组治疗剂量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与临床治疗监测浓度(717ng/ml)相似。与安慰剂组相比,45或135mg/kg两组剂量金刚烷胺可明显减少伤后48h脑组织急性变性神经元数量(P〈0.05),高剂量组(135mg/kg)CA3区长期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32)。结论治疗剂量金刚烷胺可显著减轻脑损伤后海马结构CA3区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轻型颅脑损伤提供新治疗手段。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SD大鼠 海马 神经细胞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另选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往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肺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临床护理 个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有效性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检查,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测定两组情况,包括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ubjectiveQualityofLifeProfile,SQLP)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尿潴留情况均逐渐好转,治疗组经治疗7次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脑梗死后早期尿潴留状况效果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电刺激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