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和防范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本院工作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4例)和实验组(16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护理人员采取术中压疮认知及防范应用;主要关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疮认知与防范后知识考核评分、防范操作和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压疮认知评分、防范操作评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和防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术中压疮知识及防范技能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避免术中压疮的产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中压疮 压疮护理 认知与防范
  • 简介:摘 要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予以针对性防范措施,探讨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择54例接受耳鼻咽喉科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以入院的先后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事件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通过记录报告统计的数据,其结果得出: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显高P<0.05。结论: 通过观察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予以针对性防范措施,在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同时,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可全面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耳鼻咽喉科 护理技术操作 潜在风险 防范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2020年9月-2月本院接诊血液透析病患40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1年3月-8月本院接诊血液透析病患40例为研究组,评估护理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方案。对比风险事件等指标。结果:针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针对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变化作具体说明。方法:入组样本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筛选其中90例临床数据完整者,进行随机数字编号,采用单双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两组,单数组行常规护理并为对照组,双数组行常规护理后+风险防范式护理为研究组,分析总结临床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低于另一组(20.00%),患儿配合度(93.33%)优于另一组(75.56%),护理满意度(95.50%)相比另一组(77.78%),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家属对此护理措施给予高度评价,使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体现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针对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变化作具体说明。方法:入组样本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筛选其中90例临床数据完整者,进行随机数字编号,采用单双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两组,单数组行常规护理并为对照组,双数组行常规护理后+风险防范式护理为研究组,分析总结临床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低于另一组(20.00%),患儿配合度(93.33%)优于另一组(75.56%),护理满意度(95.50%)相比另一组(77.78%),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家属对此护理措施给予高度评价,使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体现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风险管理以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2021年至今,随机选取88名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情况,并对其进行梳理统计,得出日常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护理风险情况,包括操作、书写等的规范性、服务态度以及沟通表现。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风险管理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讨手术室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把其分成两组,I组和II组均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都是由同一个手术团队负责手术,所有患者都开展术前访视、术中、术后的康复护理,I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术室专项护理。结果:II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比I组患者更短;II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更快,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I组患者更低,且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身体康复用时,加快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减少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全面提升患者的手术护理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手术室护理 术后康复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在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药剂生产中发生交叉污染的原因,包括物料污染、人员污染等。之后围绕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如何预防交叉污染提出应对措施,包括强化细节管理、做好厂房与设备保障等手段。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产品 生产过程 交叉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对常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康复科接治的 68例常规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是否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进行分组,并命名为对照组(不接受)和实验组(接受),每组均录入 34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于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 5.88%,而未接受手术室强化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 20.59%,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进行手术室内护理管理时,应用手术室强化护理管理,能够保证各项护理操作按规章制度进行,而想要进一步提高感染的控制率,医院内部还需要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手术护理服务。

  • 标签: 围手术期 手术室强化护理 常规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及其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结合相关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观察两组出现安全风险事件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安全风险事件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结合相关安全风险因素分析采取防范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应用效果明显,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因素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针对老年骨折病人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本研究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老年骨折病人110例,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将选取到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将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病人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需要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老年骨折病人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出现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患者的出现护理质量问题的具体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数据显示,医院管理因素、手术器械因素、护理技术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均与手术室护理出现不安全有关。结论通过研究,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应该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预防,提升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各大医疗机构在持续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其在为医疗机构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难度。本文将围绕现阶段医疗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及诱因简要论述,就风险管理和防范要点讨论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有所参考。

  • 标签: 医疗机构 计算机 网络安全风险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防范胆结石患者手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进行胆结石诊治的患者 40例,按照手术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各 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手术过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胆结石 术后并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过敏反应相应地增加,由此引伸对第2代组胺Ht受体阻断药开发的日趋重视,新药不断上市,其作用强而持久,对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甚微,但部分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却日益突出,过量或同时并用肝酶P450抑制剂偶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为此,对其产生心脏毒性原因及合理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应用时的防范措施.

  • 标签: 第2代组胺H1受体阻断药 心律失常 合理用药 心脏毒性
  • 简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主要成分为奥美拉唑钠,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在胃壁细胞内小管这一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为活性物质,抑制H+-K+-ATP酶(质子泵),从而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奥美拉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也运用于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等情况。药剂科近期接到通过临床在配置奥美拉唑的过程中变色的反馈.

  • 标签: 临床治疗工作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急性胃黏膜损伤 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
  • 简介:摘要:地高辛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糖苷药物,常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主要适用于减少慢性左心室射血反应。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α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激动剂治疗,其左心室射血反应小于或等于45%,仍有症状,特别是心室率较快的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地高辛治疗窗狭窄,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液浓度波动很大。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有效血药浓度和预防中毒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洋地黄中毒事件 药学风险点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7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实习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并采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在教育与人文关怀、管理追溯、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与设施、风险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儿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人及0人,占比分别为14.29%及0.00%,相关数据加以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其对护理安全评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 重症肺炎 患儿 护理安全评分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