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6-2011年间烧伤病房收治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防治病菌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烧伤科收治的109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入院﹔B组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432株。其中A组808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61.4%,大肠埃希菌占14.4%;B组以阳性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1%,铜绿假单胞菌占13.8%,大肠埃希菌占11.1%;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均表现出耐药,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均>45.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88.6%,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医院烧伤科感染病原菌由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转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在烧伤科的广泛应用和耐甲氧西林菌株在病房的播散,是导致病原菌变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烧伤患者 创面分泌物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病患者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合培养物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及固体培养基培养情况,鉴别由念珠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生长引起的假阳性。结果在阴道病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率为56例占(59.57%),其中解脲脲原体44株占阳性率的78.57%,人型支原体12株占阳性率的21.43%,其中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8株占14.29%。药敏结果显示,抗菌活性较好的抗生素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其次是交沙霉素、阿歧霉素。而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环脂红霉,其次是环丙沙星、红霉素。结论对于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临床大夫应当合理选择抗生素,其中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低、敏感性高,可作为一线首选用药。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其肥胖标准分成两组,其中肥胖组39例,非肥胖组49例。对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空腹血糖(FBG)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胰岛素敏感性采用稳态模型指数以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T水平的差异化不大,但是肥胖组患者的LH以及LH/FSH比值都要低于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76.9%高于非肥胖组的14.3%,两组患者以上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更高于非肥胖患者,通过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月经周期,并结合心理、高胰岛素血症等治疗方法,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 临床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与尿检测在急性肾炎恢复期的意义。方法对在2013年6月到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肾炎患者210例,其中有89例在调查时处于恢复期为研究组,完全康复患者进行复查的7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NAG进行测定,并对其值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ALB检测值和NAG(尿)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检测值高于对照组,且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测值的阳性率分别是mALB41%,NAG32%,NAG与mALB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8.7%。结论尿微量蛋白和尿的联合检测可以敏感地诊断急性肾炎恢复期肾脏损害,给临床准确评价治疗效果,预测其预后。即尿微量蛋白联合尿检测诊断肾脏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尿酶 急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凝血III(AT-III)活性的测定在脓毒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的医疗记录,住院患者共12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8例定为A组,普通感染者48例定为B组,另选取未感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50人定为对照C组,检测并记录各组受检者血浆抗凝血III(AT-III)活性,比较各组AT-III活性。结果与B、C两组相比较,A组AT-III活性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AT-III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脓毒症的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血浆抗凝血III活性明显降低,AT-III活性的检测对于脓毒症的早起诊断与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凝血酶II 脓毒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瑞替普10MU溶于5-10ml的生理盐水中,在2-3min内静脉推注,30分钟后重复给药一次,在溶栓开始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日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75mg,给予低分子肝素,例如,依诺肝素首先给予符合剂量30mg静脉注射,随后1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结果100例患者治疗120min内血管再通88例,再通率88﹪,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2例,无1例出血及过敏反应,死亡1例。结论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广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臭氧、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胶原治疗,对照组注射臭氧治疗。结果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检查,治疗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3%,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较单独运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 胶原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纤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按照病情的程度给予适当的脱水剂、抗血小板制剂、脑保护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09%盐水250ml+疏血通6ml1/日静点联合09%盐水250ml+纤溶200u1/日静点,连用14天;对照组09%盐水250ml+纤溶200u1/日静点,连用14天。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9例,无效6例,总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50例患者基本治愈2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23例,无效15例,总显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70%,两者疗效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前评分(2332±628)分,治疗14天评分(803±627)分;对照组50例患者治疗前评分(2217±674)分,治疗14天评分(1502±793)分,两者疗效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纤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 标签: 疏血通 纤溶酶 进展型脑梗死 临床观察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占有极高的比率.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保护缺血心肌,进而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乙醛脱氢2(ALDH2)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醛类氧化,减轻醛类物质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而且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应激分子,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近年成为了保护缺血心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对ALDH2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乙醛脱氢酶2 心肌保护 缺血复灌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心肌 醛类物质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在高血压情况下所发生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并且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患病率三高。一般认为脑出血后损伤主要为血肿占位效应,但经过临床上予以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无法改善远期神经功能损伤。脑出血病理机制包括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伤后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致的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血肿周围半暗带形成、颅内高压及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等1。近年来研究发现凝血对神经组织有损伤作用,并且通过使用凝血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凝血作用及其对远期神经损伤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有效地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将凝血在脑出血病中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本文将把凝血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能更加系统的了解凝血在HICH后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凝血酶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带常规、BV唾液酸法在妇产科常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同时观察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情况。方法对本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1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通过盐水涂片法查找滴虫,进行革兰染色判断清洁度及检查念珠菌、线索细胞,通过唾液酸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清洁度Ⅱ度占31.46%;Ⅲ度占62.62%;Ⅳ度占5.92%;霉菌感染占20.87%;滴虫感染占3.43%;BV唾液酸法检测阳性占27.10%;念珠菌、滴虫和BV阳性混合感染占4.05%。结论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法联合检测在妇科常规检查中两者都有其独立的临床价值,能更好的正确诊断、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带常规 BV唾液酸酶法 联合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用法与直接离子电极法检测血清钾钠氯离子。方法用真空促凝集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取混合血清分别用法和离子电极法,对比重复检测20次,观察仪器及试剂的重复结果。取230例不同患者血清,包括30例有黄疸、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血清,其中胆红素最高在45.8μmol/L以内,三酰甘油在6.0mmol/L以内,观察两种方法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超范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用混合血清样本重复20次比较,钾钠氯各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份随机样本,包括黄疸、溶血和脂血等血清等样本,两种方法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呈直线相关。结论两种方法检测钾钠氯均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非重度黄疸、溶血和乳糜血乳糜等血清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钾钠氯 酶法与离子电极法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在佝偻病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的163例临床初筛发现夜惊、多汗等症状的0岁~6岁患儿的标本进行检测。分别以BALP≥250U/L和BALP≥300为诊断界限值,与简易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63例中,BALP<200μ/L有3人,占总受检人数1.8%;BALP250~300μ/L19人,占受检人数11.7%;200~250μ/L有141人,占受检人数86.5%,BALP>300μ/L0人。结论提高了诊断质量,有利于佝偻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灵敏指标。

  • 标签: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联免疫试验是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筛查四项传染性指标的主要方法,保障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从试验中断、白板、花板、结果呈负值及非特异性显色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减少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旨在提高ELISA筛查血液传染性指标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ELISA 试验中断 白板 花板 负值 非特异性显色
  • 简介:乙酰胆碱酯(AChE)抑制剂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策略。本研究对48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进行了体外AChE抑制活性的筛选,微板测试法结果表明28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和11种中药材的水提取物具有AChE抑制活性。其中,香薷、益智仁、生地黄和荷叶乙醇提取物的AChE抑制活性最强,它们在终浓度为0.1mg/mL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8.63±1.12)%,(44.49±3.66)%,(43.78±4.76)%和(42.63±8.31)%。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的方法亦证明了这四种中药材具有抑制AChE的活性成分。本实验结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的传统应用提供了部分支持。

  • 标签: 中药材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根据血栓的形成机制,对凝血的直接抑制而成为对抗静脉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抉择,受到临床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总结直接凝血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直接凝血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相对华法林而言,其更特异地抑制血栓的形成,抗凝作用快,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标志一个新颖抗凝治疗里程的开始。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静脉血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早期产后出血时应用血凝与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武定县医院分娩的早期产后出血患者中给予缩宫素、益母草治疗后仍不能止血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8例,单药治疗组采用血凝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血凝、奥曲肽联合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早于单药治疗组。结论应用血凝、奥曲肽联合治疗早期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凝酶 奥曲肽 早期产后出血
  • 简介:环氧合-2(COX-2)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凋亡抑制及促进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靶点;越来越多的COX-2抑制剂及其衍生物进入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着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以COX-2抑制剂,特别是以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从而寻找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COX-2抑制剂 抗肿瘤 塞来昔布 尼美舒利 先导物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0耳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先行鼓室穿刺抽液,再注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布地奈德 鼓室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