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文献资料的编目分类、情报资源的共享、图书经费的有效使用,人力的合理分流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校系()教研资料并入图书馆的实践效能。肯定了馆合并的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合并后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化建设。文章认为:文献采访应突出重点,确保质量,并设立基金以保障图书的购置;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既需加强用户教育,又应改变原有的服务方式,开展优质服务。唯其如此,合并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 标签: 资料室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料 文献资源 资源共享 图书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紫外线灯和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妇科门诊手术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和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某医院妇科门诊手术空气进行消毒,并应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培养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组消毒后存活菌数均明显低于消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组存活菌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机组消毒后各时间点存活菌数均明显低于紫外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人状态下2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无差别,但有人状态下,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可持续运行,其消毒效果的维持明显优于紫外线照射法。

  • 标签: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 紫外线灯 妇产科 门诊手术室 空气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由“泰国鬼王”皮查农·塔玛杰拉(PatchanoThammajira)担纲执导,泰国恐怖片顶级制作团队打造的电影《育婴》已于10月28日零时中泰国同步上映。

  • 标签: 同步 电影 改编 原作 恐怖片 泰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腔镜器械种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经过有效清洗流程处理的手术腔镜器械100件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件手术腔镜器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50件/组。对照组使用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灭菌,观察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对比组手术腔镜器械的灭菌有效率、灭菌时间以及灭菌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灭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灭菌时间短于对照组,灭菌有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组上述指标对比,P<0.05。结论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对手术腔镜器械进行灭菌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腔镜器械 手术室 戊二醛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术护理中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我院收治的232例手术患者,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组,各116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理状态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室 舒适护理 效果 应用
  • 简介:2016年1月25日至26日,在中卫市红宝宾馆报到参加中卫市三届四次人代会和政协中卫市三届四次会议的人员,每人意外收获了本赠书,这是中卫市地方志办公特意为参加会人员准备的一份文化礼品。

  • 标签: 中卫市 办公室 地方志 赠书 两会 人代会
  • 简介:摘要:中隔墙作为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因结构改造或功能调整而需要进行拆除。考虑到在拆除中隔墙前,地下结构在中隔墙侧水平传力的稳定及平衡,常规结构设计会将侧楼板控制在同一标高上。当侧结构存在错层现象时,中隔墙的拆除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首先,结构稳定性:错层结构可能导致中隔墙侧的荷载分布不均匀,增加拆除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其次,施工难度:错层结构使得中隔墙与相邻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复杂,增加了拆除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本文针对苏河湾项目由中隔墙分开的46-02地块及46-01地块个地下结构的实际特点,通过对侧地下结构出现错层情况的中隔墙拆除的工序,研究中隔墙侧结构无法通过常规拆除方式进行结构连通的施工工序调整,深入探讨侧结构错层对中隔墙拆除的影响,分析现有的拆除方法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 标签: 分坑施工 中隔墙 错层结构 结构换撑
  • 简介:以海峡岸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的比较分析为切入点,梳理了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融通性与互补性,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五种合作力模型构建入手,即以政策与法律互通合作力、评审与认证互通合作力、产学与研发互通合作力、信息与资源互通合作力、培训与储备互通合作力为模型构建的五个要素,整合和盘活岸应用型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制度藩篱和壁垒,强化岸应用型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高校 双师型教师 合作培养
  • 简介:目的应用MRA对比观察一次注血法和二次注血法制造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一次注血组(17只)和二次注血组(18只),分别以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自体动脉血(注血组)注入枕大池。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9、11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RA技术观测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动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基底动脉管径造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次注血组造模后3天神经功能损伤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3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68.18%,后逐渐恢复正常。二次注血组造模后5天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5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56.72%,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良好方法;采用MRA技术可活体观测脑血管痉挛。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动物模型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本文以辽西大凌河西支为研究流域,分别以P-M蒸散发模型和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研究流域的蒸散发,并和流域内哈巴气水文站实测蒸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蒸散发输入对流域水文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源蒸散发模型更适合于辽西地区的蒸散发模拟。研究成果对于辽西地区特别是无资料地区的蒸散发模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两种蒸散发模型 适用性分析 水文模拟精度对比 辽宁西部地区
  • 简介:研究有个服务阶段、反馈、Benoulli休假的M/G/1重试排队系统.通过嵌入马尔可夫链得到了系统稳态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得了系统稳态时队长和重试区域中队长分布及一些排队指标,并对稳态时系统中的顾客数的概率母函数进行分析.

  • 标签: 两个服务阶段 Benoulli休假 重试排队 概率母函数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会引起全脑缺血及神经元损伤。目前研究全脑缺血神经保护的模型主要是四血管闭塞模型(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本文就种气体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低氧 硫化氢 短暂性全脑缺血 神经保护
  • 简介:比较分析本课题组原创的急性、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中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炎症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分别将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模型各1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急性血栓模型组采用直接钳夹股静脉+双后肢石膏固定,亚急性组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双后肢石膏固定的方式造模。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生物学状态,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创伤即刻、血栓形成初始期、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消退、血栓不消退和血栓不形成7组。采用GenechipRatGenome4302.0芯片,动态测定股静脉RNA表达情况,运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倍数变化分析),筛选出差异性表达基因。重点分析和比较2种模型中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模型中共有28个(急性模型中23个,亚急性模型中24个;其中2种模型中均出现差异性的基因19个;仅出现于一种模型中的8个)炎症相关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但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Z=-2.513,P=0.012〈0.05)。说明炎症相关基因的变化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参与血栓形成。

  • 标签: 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物模型 炎症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2021年9月份至2022年9月份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病人,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00例患者当中有34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00%,分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年龄、患者存在高血压,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呼吸机使用的时间、气管切开或者插管、鼻饲管留置时间、ASA分级以及住院时间是导致患者出现肺部原因的单因素。结论:在重症监护,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机率较高,而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通过构建模型,结合其特异性、灵敏性,判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 肺部感染 评估模型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围绕手术患者推进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的临床质效。方法:2022年8月-2024年1月,将184例手术患者分组,各92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执行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测算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低体温发生率测算数据值,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和IL-10测算数据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低体温发生率测算数据值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以及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以及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以及IL-10测算数据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以及IL-10测算数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手术患者推进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患者 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 常规护理处置 临床效能 测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