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动脉炎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PTA)治疗后,影响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多发性大动脉炎行PTA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TA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3例患者中男9例,女34例,中位年龄23(18~33)岁,共行球囊扩张59例次,包括肾动脉44例次,主动脉9例次,髂动脉2例次,颈动脉2例次,头臂干1例次,锁骨下动脉1例次。平均随访(64±42)个月,术后再狭窄率47.5%(28/59),平均再狭窄时间为(23±27)个月,其中主髂动脉再狭窄率9.1%,肾动脉再狭窄率52.3%,头臂动脉再狭窄率100%。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现头痛、晕厥、腰腹痛症状的患者术后再狭窄率更高,另外ESR和CRP指标升高的患者PTA后更易再狭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ESR和CRP升高是PTA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PTA在累及主髂及肾动脉的大动脉炎患者中安全有效,ESR和CRP升高是PTA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 标签: Takayasu动脉炎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成形中肋软骨切取的两种不同方法对患者供区术后疼痛的影响,探索一种损伤尽可能小的肋软骨切取方法。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集肋软骨移植鼻成形手术女性患者43例(年龄18~44岁,平均29.3岁),均切取右侧第7肋软骨,分为全层节段切取肋软骨组(20例)和断层切取肋软骨组(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24、48、72 h肋软骨供区疼痛程度,记录伤口是否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获取的肋软骨均成功制作鼻部整形所需移植物,43例患者胸部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全层节段切取组各时间点VAS评分为(5.515±1.085)分、(5.250±1.302)分、(5.315±1.117)分、(4.895±1.042)分。均高于断层切取组相应时间点评分(2.665±0.7130)分、(2.261±0.642)分、(1.609±0.398)分、(1.383±0.514)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88,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软骨上缘的方法切取断层肋软骨,可显著降低术后供区疼痛。

  • 标签: 肋软骨 鼻成形 移植物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泪道阻塞性疾病253例(286眼)的临床资料。A组,单纯鼻泪管阻塞83例(96眼);B组,慢性泪囊炎170例(190眼)。两组均行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后3个月拔管后随访2~3年。结果A组有效率为96.9%(93/96),高于B组的86.3%(16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4,P=0.005)。结论泪道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较慢性泪囊炎有效果更好。

  • 标签: 泪道成形术,激光,内镜 阻塞,鼻泪管 泪囊炎,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尿肾动态显像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肾盂成形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利尿肾动态显像并常规随访至少2次的UPJO患儿共170例[男136例,女34例,年龄(57.3±51.8)个月;UPJO位于左侧130例,位于右侧40例]。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泌尿系统超声(患肾皮质、肾盂前后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临床随访情况。以术后临床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泌尿系统超声及利尿肾动态显像)为综合指标评价疗效,并据其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及无变化/恶化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另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尿肾动态显像各参数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0例UPJO患儿行肾盂成形后分为好转组131例,无变化/恶化组39例。术前分肾功能比例(DRF)及对呋塞米的反应情况(RFS)在2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 χ2=12.870, 均P<0.05)。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1.272, 95% CI: 1.015~1.537]、术前DRF (OR=12.584, 95% CI: 1.119~24.543)及术前RFS (OR=11.727, 95% CI: 2.263~60.780)与UPJO患儿肾盂成形疗效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RF(OR=9.770, 95% CI: 1.800~19.356)及RFS(OR=10.599, 95% CI: 2.012~55.830)是影响UPJO患儿肾盂成形疗效的关键因素(均P<0.05)。联合术前DRF与RFS对UPJO患儿肾盂成形疗效进行预测的灵敏度为85.7%(96/112),特异性为63.8%(37/58),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95% CI: 0.66~0.80)。结论术前利尿肾动态显像DRF及RFS通过反映分肾功能及上尿路引流情况,对UPJO患儿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盂积水 输尿管梗阻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五乙酸盐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排除非创伤性关节炎和终末期踝关节炎。其中接受单纯踝关节镜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15),接受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成形者纳入研究组(n=15),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χ2=7.214,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10.342,P<0.05),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t =10.45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关节牵张成形对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较单纯关节镜手术短期效果更好,可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选择,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和损伤 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因其式简单、操作方便、脊髓减压效果显著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颈椎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的治疗成效。方法: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收治小儿尿道下裂患儿 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22例。对照组采取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治疗,观察组采取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现尿道狭窄患儿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小儿尿道下裂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疗效佳且并发症少,临床意义大,值得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 ;小儿尿道下裂 ;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诱导"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的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36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组( CMEL组)。保守治疗组18例,男7例,女11例;手术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应用PACS软件对突出颈椎间盘体积进行测量分析,以一定指标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分别评估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RHNP)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23~36.00(17.31±11.19)个月。以5%作为测量误差的标准:保守治疗组与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吸收率和吸收比例分别为6.79%±0.66%、36.65%±29.90%及2/18、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再突出比率分别为64.91%和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优良比分别为13/18和16/18。结论CMEL术后早期即能广泛"诱导"突出的颈椎间盘发生RHNP,提示CMEL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联合一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从而为CSM治疗提供新的更为合理可靠的策略及依据。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 突出颈椎间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瓣膜成形(MVP)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行MVP的MR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1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中重度MR。术前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病变部位的定位和合并腱索断裂与否,评估选择可行的MVP式及合并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中行二尖瓣楔形切除、矩形切除及缘对缘缝合方法修补二尖瓣,合并腱索断裂或腱索冗长的行e-PTFE线人工腱索植入,常规行二尖瓣成型环植入,中注水观察评估瓣膜成行效果。中采取的二尖瓣成形方法统计:7例(25.0%)植入1~3根腱索,行二尖瓣矩切除9例(32.1%),二尖瓣楔形切除8例(28.6%),二尖瓣缘对缘缝合4例(14.3%),所有患者均置入鞍形二尖瓣成形环。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同期行单纯左心耳切除(LAA),或心房颤动射频消融(AB)+LAA;合并冠心病,则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合并中度及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则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TVP)。1例(3.6%)患者行MVP+CABG,1例(3.6%)行MVP+TVP+LAA;3例(10.7%)行MVP+TVP+AB+LAA;5例(17.9%)行MVP+TVP;18例(64.3%)行单纯MVP。术后予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终身抗凝治疗。统计所有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合并手术、二尖瓣成形方法;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返流、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为中重度返流,术后2年复查心脏彩超:21例(75.0%)无明显二尖瓣返流,6例(21.4%)二尖瓣轻度返流,1例(3.6%)二尖瓣中度返流。且所有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均提升1 ~ 2级。术前LAD[(49.42±12.58)mm],术后2年LAD[(38.17±9.84)mm],术前LVEDD[(50.91±7.93)mm],术后LVEDD[(44.37±7.42)mm],术后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前LVEF(51.69±9.71)%,术后LVEF(62.79±8.53)%,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MVP治疗MR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还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三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的患者476例,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加速康复优化措施分为加速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376例。对照组进行了术前评估与宣教、血液管理、麻醉要点、手术要点、切口关闭、疼痛管理、引流管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措施;加速康复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在术前禁食水与输液管理、术后饮食与输液管理、肠道准备、尿管管理和离床活动等临床措施上实施了加速康复外科优化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实施情况(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禁水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输液量、中输液量、术后输液量、留置尿管使用情况)、近期效果评价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和远期效果评价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肩部疼痛VAS评分、随访颈肩部僵硬麻木VAS评分、90 d再住院率]。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95例,其中加速康复组69例,对照组226例。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前禁食时间、禁水时间、术前输液量、术后输液量和尿管使用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近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远期效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改良JOA评分、NDI评分、术后颈肩部不适症状和90 d再住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有效缩短了患者禁食时间、禁水时间和尿管的使用率。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对手术远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皮肾动脉成形(PTRA)治疗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gov、Medline中关于PTRA治疗儿童RVH的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3月,检索词为"儿童" "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成形" "介入治疗"及"pediatric" "children" "renal artery stenosis"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angioplasty" "intervention"。对于PTRA的技术成功率、血压改善率、并发症与再狭窄率及PTRA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所有数据合并、异质性与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测均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t和Open meta analyst软件。结果共纳入17项临床观察性非对照研究,包含了384例接受PTRA的RVH患儿。PTRA技术成功率93.9%(95%CI 89.3%~97.5%),术后血压改善率68.4%(95%CI 57.2%~78.7%),其中治愈率为40.0%(95%CI 25.0%~55.8%)。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Takayasu动脉炎及神经纤维瘤Ⅰ型所致的RVH,PTRA术后血压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肾动脉分支狭窄者术后血压改善率明显低于单纯主干狭窄者(RR=1.659, 95%CI 1.023~2.689, P=0.040)。首次PTRA术后25.5%(95%CI 19.3%~32.2%)的患儿因再狭窄接受二次治疗。儿童PTRA的并发症为8.3%(95%CI 3.5%~14.4%)。关于术后血压改善率,纳入研究间具有异质性;但Meta分析结果稳健,发表偏倚风险低(t=1.690, 95%CI -0.363~3.124, P=0.110)。结论Meta分析显示PTRA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RVH的治疗手段,当合并肾动脉分支狭窄时临床疗效不佳。

  • 标签: 儿童 高血压,肾血管性 血管成形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腭咽成形后出血(原发性及迟发性)。方法 统计分析近 3年来腭咽成形后出血患者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3年来 111例腭咽成形后出现 8例出血患者,其中原发性出血患者 1例,迟发性出血患者 7例,其中 3例需重返手术室全麻插管下止血。结论 腭咽成形后出血是其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明确出血原因、辨别出血部位并积极止血。

  • 标签: 腭咽成形术 术后出血 原发性出血 继发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的节段数量对寰枢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连续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126例接受ACDF手术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54.3±8.4)岁(范围:40~79岁)。126例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分为:神经根型60例,脊髓型41例和混合型25例。根据手术节段数量分为:节段手术组20例;双节段手术组45例;多节段手术组61例,包括3节段51例、4节段10例。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颈椎标准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检查,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其中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2-7、C0-1、C1-2曲度和活动度以及枢斜坡角度(C2Slope)。结果126例随访时间(25.6±7.2)个月(范围:14~38个月)。节段、双节段和多节段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4±15.5)、(117.6±15.6)、(170.2±28.7)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6.5±5.2)、(37.2±30.5)、(63.4±4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双节段组上颈椎曲度、活动度及枢斜坡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组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1.5°±6.1°增至术后3个月的16.1°±13.9°和术后1年的15.3°±4.8°,上颈椎曲度、枢斜坡角度分别由术前21.0°±7.6°、6.1°±6.7°减至术后3月18.6°±7.7°、4.3°±6.9°和术后1年19.7°±7.2°、5.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上颈椎曲度及枢斜坡角度向术前水平恢复,寰枕关节曲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节段ACDF对于前凸曲度维持效果更好,且对上颈椎无显著影响,但多节段融合会影响前凸曲度维持、限制颈椎活动范围,引起寰枕关节应力及活动度增加、退变风险增大。

  • 标签: 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颈寰椎 枢椎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斜外侧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间孔间融合(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治疗116例腰椎退变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采用OLIF入路[OLIF组,男21例,女35例;年龄(65.2±8.7)岁;Lenke-SilvaⅡ型41例,Ⅲ型15例]和60例采用TLIF入路[TLIF组,男19例,女41例;年龄(61.3±11.6)岁;Lenke-SilvaⅡ型43例,Ⅲ型17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及并发症;分析两组的各自手术前后的腰椎矢状位、冠状位Cobb角和顶中心偏移距离。结果OLIF组和TLIF组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7.7±1.6)分和(8.1±1.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1.5)分和(2.2±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IF组和TLIF组ODI分别从术前47.5%±9.1%和52.6%±5.8%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22.4%±6.7%和25.1%±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矢状位Cobb角,术前OLIF组为8.6°± 5.7°,末次随访时为23.6°±4.3°;TLIF组术前为9.2°±4.2°,末次随访时为21.3°±4.8°;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1)。腰椎冠状位Cobb角,OLIF组术前为16.4°±9.6°,末次随访时为2.8°±2.1°;TLIF组术前为15.2°±7.8°,末次随访时为6.4°±2.7°;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01)。顶中心偏移距离,术前OLIF组为(26.3±9.4)mm,末次随访时为(4.3±1.9)mm; TLIF组术前为(23.4±5.5)mm,末次随访时为(7.5±4.2)mm;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P=0.03)。OLIF组融合率为97.7%(127/130),TLIF组为91.1%(164/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OLIF组为16.1 %(9/56),TLIF组为8.3%(5/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IF组间融合器塌陷率12.3% (16/130),TLIF组间融合器塌陷率21.9%(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 0.03)。结论OLIF技术是治疗伴有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退变性凸的有效手段,与TLIF相比可实现类似的临床效果,且能获得更好的腰椎冠状位和矢状位的矫正。

  • 标签: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皮C1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例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66~89岁[(75.2±6.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E级10例,D级2例。均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皮C1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6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ASIA分级;比较术前、术后6周、3,6,9和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8~169 min[(123.2±17.7)min],中出血量为20~40 ml [(30.0±7.1)ml],住院时间为6~9 d[(7.3±0.7)d]。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周患者NDI为8%~30%[(19.3±6.3)%],显著低于术前的19%~45%[(33.1±9.9)%](P<0.05)。患者术后ASIA分级均达到E级。患者术后VAS持续降低,由术前6~9分[(7.8±0.9)分]降低至术后12个月的1~3分[(1.8±0.6)分](P<0.05)。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11个月[(7.3±2.1)个月]。结论内镜辅助下经皮寰枢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可减轻患者疼痛,使其迅速恢复颈部生活功能状态,并可达到骨性愈合。

  • 标签: 内窥镜 脊柱骨折 颈椎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回顾性研究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资料。39例患者中30例应用介入技术,其中21例行PTA,12例PTA+PTS治疗,治疗后2d、1个月及3个月患者患肢体血液透析、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技术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可行、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特发性颅内高压(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的38例IIH患者的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例,短期视力暴发性下降,常规行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经磁共振静脉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静脉窦狭窄(CVSS),静脉窦测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均急诊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采集随访6个月资料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成形。支架植入后狭窄远端和近端的压力梯度降至(2.3±1.2)mmHg。治疗后6个月随访,9例患者视乳头水肿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水肿平均分级从术前的2.44±0.73降至0.56±0.53(t=6.314,P<0.001)。9例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明显改善;术前视力基线值(logMAR)为0.12±0.11,术后6个月为0.74±0.13(t=-10.827,P<0.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症状无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患者,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可有效挽救视力,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介入 静脉窦狭窄 视乳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分析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治疗混合型股骨髋臼撞击症(FA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混合型FAI患者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平均(38±3)岁,均经查体和X线片、CT确诊。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和Cam成形,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1年后每年随访1次。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撞击实验结果、髋关节活动度、α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与末次随访结果比较,撞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髋关节屈曲活动度(t=-13.58,P<0.01)、屈曲90°内旋范围(t=-13.22,P<0.0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t=-23.56,P<0.01)、α角(t=15.08,P<0.01)、VAS疼痛评分(t=17.05,P<0.01)较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镜Cam成形治疗混合型FAI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提高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股骨 股骨髋臼撞击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及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和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21例MVP患者术后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再次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二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者在直视下利用亚甲蓝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中探查的结果对比,25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24/25)。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或某两个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14/14,对交界区病变及多个区域联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2/3、4/5。术前4D-TEE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6例、3级2例、4级17例,与中探查结果一致。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Ŷ=10.506+0.230X1+0.395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为0.613,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6,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50,提示二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中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16、0.951、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30.0(P<0.05),提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四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及泪小管塞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诊断为泪点狭窄或闭锁19例(30眼),行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及泪小管塞,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者26眼,治愈率86.67%;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减轻者3眼。总有效率96.67%(29/3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及泪小管塞置入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手术操作精准、简便,疗效良好。

  • 标签: 狭窄,泪点 闭锁,泪点 成形术,泪点 泪小管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