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患者ICU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救治的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ICU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行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35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Excel收集术后存活情况,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术后出院时)的颅内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指征。结果1例术后第1天颅内6处再出血死亡,1例因多功能脏器衰竭术后第1天死亡,其余94.29%(33/35)的患者均存活。与治疗前相比,33例患者治疗后颅内压、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改善(P<0.05)。结论开颅手术是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运用。

  • 标签: 硬脑膜外血肿 开颅手术 脑外伤 颅内压 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急诊护理后,护理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偏瘫患者肢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颅脑外伤 抢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对比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患者80例(91眼),经颅脑CT排除重度颅脑损伤,证实视神经损伤存在,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甲泼尼龙组(40例)、地塞米松组(40例),甲泼尼龙组1000mg静滴,3天后减量;地塞米松组30mg静滴,3天后减量,两组均使用甘露醇静滴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部分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率分别为54.55%和3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甲泼尼龙对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受伤后只要无禁忌症,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非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眼外伤临床患者的焦虑抑郁减轻予以人文关怀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眼外伤患者6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眼外伤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能够获取显著的临床效果,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显著减轻,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减轻 眼外伤 焦虑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顺序插管在急诊脑外伤及脑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外伤及脑卒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顺序插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效果、插管时间、心率、收缩压波动、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总有效率、插管时间、心率、收缩压波动、SPO2最低下降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I应用急诊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插管效率,稳定心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 脑外伤及脑卒中 快速顺序插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于肘外伤患者采取超声波配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肘外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患者超声波配合康复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都有所改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差于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肘外伤患者采取超声波配合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改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波 康复治疗 肘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下的老年人出现的骨折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于骨折到医院就诊的老年病人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老年人出现脊柱骨折的问题主要是在70~8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54.6(273/500);摔伤、跌落伤以及生活伤的总和比例达到77.40%,摔伤的女病人人数多于男病人,且P小于0.05,而跌落伤的男病人人数多于女病人,且P小于0.05;对于上颈椎、下颈椎、胸椎、胸腰段、腰椎以及骶尾椎的损伤来说,其分别占到1.67%、2.5%、18.5%、42.33%、20.83%、14.17%。结论对于老年人需要精细化护理,尤其是需要重视对钙量的补充,以防止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 标签: 老年人 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上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患者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临床上度对于脑外伤后电解质检测钠盐平衡研究有了卓越性进步,当前观点指出,颅脑外伤后,补盐治疗为合理方式。且指出当发生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开展高渗盐(HS)治疗,可全面恢复血容量以及脑灌注压,这对于减少脑部继发性损伤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4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脑外伤后电解质监测与治疗情况,旨意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脑外伤 电解质检测 高渗盐治疗 S100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5例。将发病3个月内的脑外伤偏瘫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发病3个月后的脑外伤偏瘫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unnstrom分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取得的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指标,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外伤偏瘫 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外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11月诊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98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9例,研究组进行急救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9.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中,急救护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争取最多的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护理积极。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后,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脑外伤手术作为神经外科科室常见的一项手术,大多属于一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0.8%—8%。一旦患者遭受颅内感染,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基于此,本文重点对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以期为减少脑外伤患者颅内感染机率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脑外伤 颅内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颅手术应用于脑外伤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3例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结果就心率而言,治疗后患者明显高于治疗前;就舒张压、收缩压、颅内压而言,治疗后患者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就脉搏、呼吸频率而言,治疗后患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15.32,16.57,16.39,15.84,15.98,16.11,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应用于脑外伤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开颅手术 脑外伤 硬膜外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