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气管切开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所收治的 重症脑外伤患者 60 例开展相关研究,并依托于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 2 组,各 30 例。其中,参照组采取气管插管术,实验组则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重症脑外伤患者,行 气管切开治疗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临床恢复,因而,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的探讨对脑外伤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院我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更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选取出 50 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出 5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 1 )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X 2 /t =3.135 , 2.936 )。 ( 2 )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 31 例,占比 62.0% ;不满意 1 例,占比 2.0% ;对照组非常满意 20 例,占比 40.0% ;不满意 4 例,占比 8.0% 。组间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X 2 =5.195 )。 结论:对脑外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病患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将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8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其中,观察组包括 42例病患,对照组包括 38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病患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和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因此,組间存在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病患行气管切开术后,针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既能够减少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促进病患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after tracheotomy.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and infection control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fection control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f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tracheotomy for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时段:2017年09月至2020年06月,收集本院接治的急诊外伤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20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100)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n=100),对比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7.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分析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SAS、SDS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对急诊外伤患者具有降低SAS、SD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外伤 护理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有38例患者参与实验,均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患者,对照组19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其余23例为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在接诊、分诊评估、用药和急救方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急诊科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过程中各流程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头外伤 急诊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析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 78例外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n=39)与干预组( 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 94.87%,对照组为 79.49%,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 ;外伤 ;心理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Methods: 78 traum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39) and intervention group (n = 39) by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87%,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49%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选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 60 例我院收治的 脑外伤患者 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康复护理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及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情况 。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束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较好,( p < 0.05 );护理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 6.67% ) 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33.33% )低 27% ,两组对比( x 2 =6.6667 , p= 0.0098 ) 。 结论:积极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脑外伤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外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72例眼外伤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方式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6例,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性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指导之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几率是94.4%,对照组的满意几率是69.4%,数据资料分析得知,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2.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护理前后的HAMA和SA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得知,观察组的效果明显。结论:针对眼外伤手术的案例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患者恢复,避免造成恶化的现象,针对具体情况,需落实该方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眼外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手外伤患者的术前流程,探讨其对术前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再植指体感染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组建多学科流程优化团队,将手外伤患者的术前准备流程由病区提前至急诊科,以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随机调查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再植指体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诊疗等候时间由(24.5±5.3)分钟明显缩短至(14.3±3.2)分钟(P<0.05);最长等候时间由51.0分钟缩短至24.0分钟;患者对急诊手术服务满意度由89.3%提高至96.4%;断指再植成活率由93.8%提升至97.5%。结论: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术前流程,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前等候时间,提高手外伤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降低再植指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 手外伤 流程优化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眼外伤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后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93.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67.7%。分析和对比SAS评分和HAMA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满意几率是93.5%,对照组的满意几率是64.5%。结论:针对眼外伤手术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可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眼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8 年 12月— 2020 年 1 月收治脑外伤行手术患者 120 例,按照配对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用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 LOTCA)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脑外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 MMSE) ,评价 2 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自理能力,并比较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 组患者入院时 LOTCA 及 MMSE 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2 组患者干预 6 个月后各项评分均上升,观察组 LOTCA 及 MMSE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 100. 0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 67% ( Z =- 2. 836, P<0. 05) 。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针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提高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 功能锻炼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探讨在针对急诊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式护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对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是我们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这个阶段内所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一共有患者100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针对性风险防范护理模式,着重针对手术室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进行完相应护理干预之后,对其护理效果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可以明确,在急诊脑外伤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手术室环境因素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和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等各类情况,都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风险防范护理对策,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避免或者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这种方法更值得推行,使其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脑外伤患者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神经外科临床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7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7月,研究期间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共计 6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明确神经外科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 30例患者,另一组是观察组有 3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发病 1个月后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在患者发病 1个月内使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意识状态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等数据,同时将两组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57.89±10.22)与对照组( 58.18±10.31)分相比,无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 85.58±12.25)分相对于对照组( 69.38±11.26)分较高,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3.19±3.31)分相对于对照组( 9.28±2.56)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 P< 0.05)表示。 结论:在神经外科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过程中,高压氧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而该治疗方法时机的选择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意识状态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危重颅脑外伤 神经外科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控制在2018年5月,截止时间控制在2019年5月,在此期间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为84例,在开展研究之前,共设置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并选择双盲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保证两个小组中患者数量完全相同。开展研究时,护理人员应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服务,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外伤松动牙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外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纳入的 40 例脊柱外伤患者 实行本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实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分析其诊断成效 。结果 在 40 例患者中,误诊 2 例、漏诊 2 例,总发生率为 10.00% ; CT 征象表示,单纯屈曲压缩外伤 16 例、发生率为 40.00% ;骨折脱位 9 例、发生率为 22.50% ;暴力损伤 14 例,发生率为 35.00% 。 结论 在对脊柱外伤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能够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现象的产生,并且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 标签: 脊柱外伤诊断 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用于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应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技术修复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面部皮肤瘢痕颜色评分、面部皮肤平整度评分、面部皮肤弹性程度评分、伤口甲级愈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面部皮肤瘢痕颜色评分、面部皮肤平整度评分、面部皮肤弹性程度评分分别为(0.36±0.12)分、(0.52±0.23)分、(0.49±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89±0.17)分、(1.12±0.31)分、(0.95±0.12)分(t=17.725、10.542、12.026,均P<0.05);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1.30%(42/46)、满意度为95.65%(44/46),均高于对照组的81.74%(33/46)、73.91%(34/46)(χ2=5.845、8.425,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102.65±2.78)分]高于对照组[(89.24±2.36)分](t=24.941,P<0.05)。结论对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实施微创美容技术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口甲级愈合率高,有助于修复患者面部皮肤,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面部损伤 软组织损伤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微创性 美容技术 伤口愈合 皮肤生理现象 瘢痕 病人满意度
  • 作者: 肖春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6期
  • 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64302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框架。方法:遵循护理差异分组原则,择我院2018.9-2019.10内的3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接受非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9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发症、焦虑抑郁情绪、舒适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2%vs33.3%),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舒适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构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框架,建议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为主;在降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实施认知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9年09月-—2020年09月本院接收入院的88例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认知干预),各44例。观察统计并对比分析其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1周后SDS抑郁心理评分、SAS焦虑心理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眼外伤 视神经损伤 认知干预 应用效果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 40例,实验组施以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t=10.3524, p=0.0000)、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t=22.3524, 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重症脑外伤手术 预见性护理 不良反应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