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舒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中对其血流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32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统计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R、MAP、DBP、SBP指标在T1和T0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R、MAP指标在T2、T3、T4时,均与T1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讨论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DBP、SBP指标在T2、T3、T4时,均与T1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讨论组与对照组在T2和T3时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中使用舒芬太尼,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致的心血管反应。

  • 标签: 舒芬太尼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在西医治疗伤增加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血流动力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血流动力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通窍活血汤配合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性患者,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状况,值得临床医学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通窍活血汤 针灸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实施夹闭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方法后对于血流动力、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使用血管栓塞术,对照组使用夹闭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情况以及能量代谢指标。结果在完成后手术之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阶段(T4)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则比观察组要低(P<0.05),而在进入手术室时(T1)、全身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等时间段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丙酮酸、脑血流量、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脑颈静脉球-动脉乳酸差值、葡萄糖浓度、颅内压、红细胞压积以及心率方面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使用血管内栓塞术在维持血流动力稳定方面相比于夹闭术能够起到更家良好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管内栓塞 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不全组)及12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实施观察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检查,分析总结两组人员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不全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及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峰流速/舒张峰流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将出现明显改变,可辅助患者疾病诊断。

  • 标签: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血液流变学 脑血流动力学 改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行硬膜外麻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镇静,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镇静,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和镇静效果。结果给予不同的麻醉镇静药物之后,研究组在术后15min,30min,60min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行硬膜外麻醉中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镇静效应,保证患者血流动力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中推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硬膜外麻醉 镇静效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IAH)病人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ARDS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腹腔压力(IAP)将其分作3组,即IAP正常组(13例)、IAPⅠ级组(22例)和IAPⅡ级组(19例)。按照最佳氧合法滴定最佳PEEP水平,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APⅠ级组和IAPⅡ级组病人滴定后IAP、血乳酸(BLA)、心率(HR)和PEEP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平均动脉压(MAP)较滴定前明显减少(P〈0.05),且滴定后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滴定后氧合指数(OI)、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且IAPⅠ级组OI、Pplat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IAPⅡ级组OI、Pplat较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增加,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Ⅰ级组、IAPⅡ级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病人28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EP可改善ARDS合并IAH病人氧合状态,且IAP越高则需要PEEP水平越高,但使用高水平PEEP会导致IAP增加,且对病人血流动力和呼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预后无改善。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腔高压 呼吸功能 血液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及其抗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及其抗感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时和拔管时的心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的心率和不同时间的舒张压、收缩压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之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较稳定,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胃癌根治术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学病理分析对膀胱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连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膀胱癌的发生。

  • 标签: 脱落细胞学 病理分析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分别使用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96例尿标本同时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尿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结果相差不大,但为了保证检测的正确率,应该将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这是十分必要的。结论尿分析仪检测结果目前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显微镜检测法,两者都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因此两种方法相结合在尿液检测中有必要性。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严重脓毒血症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APACHEⅡ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患者血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死亡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治疗严重脓毒血症中具有良好效果,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同时改善患者治疗前后身体机能,有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严重脓毒血症 疗效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对脊柱结核侧卧位手术患者气道管理和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S组和I组分别置入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记录两组喉罩置入所需时间、尝试置入次数,仰卧位、侧卧位气道峰压、PETCO2、气道密封压及喉罩置入前、后MAP、HR和术后不良反应(牙齿或黏膜损伤、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及颈部不适)发生率。结果与S组比较,I组喉罩尝试置入次数明显增多且置入时间明显延长,气道密封压也明显升高(P<0.05)。两组仰卧位和侧卧位气道峰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喉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和术中血流动力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均可用于侧卧位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双管喉罩置入的难度较小,i-gel喉罩气道密封压更高。

  • 标签: 喉罩 脊柱结核 气道管理 血流动力学 侧卧位
  • 简介: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肾脏血流动力改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孤立肾肾结石患者30例,均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经治疗后的肾脏血流动力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经MPCNL治疗后,其肾主动脉PSV、EDV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PSV、EDV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RI水平与术前RI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叶间动脉PSV、EDV、RI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患者的肾脏损伤较少,且可以对患者的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改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可以较好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血流动力改变情况进行评价。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孤立性肾结石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后右美托咪定应用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指标、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分别于腰麻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右美托咪定辅助应用,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水平,阻滞起效,维持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产妇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寒颤和牵拉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麻后右美托咪定应用用于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镇静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血流动力稳定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剖宫产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76例剖腹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所有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常规剂量组采用3ml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小剂量组采用2ml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剖腹产麻醉总有效率;麻醉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肌松满意评分;麻醉前后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小剂量组剖腹产麻醉总有效率和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组麻醉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肌松满意评分和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相近,P>0.05;麻醉后小剂量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影响小,麻醉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盐酸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腹产孕妇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微创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动力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44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所有患者均行射频消融微创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参数、性激素水平。结果血流动力观察组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动脉卵巢支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最大平移速度(V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t=4.080~6.342,P<0.05);性激素水平观察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0~3.074,P<0.05)。结论射频消融微创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改善子宫及卵巢血流灌注,促进女性激素正常分泌,提高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肌瘤 射频消融微创术 米非司酮 血流动力学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联合推拿的中医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0名。常规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开展治疗,而实验观察组则是运用中体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较治疗之前获得好转,而实验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联合推拿的中医治疗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血流动力指标显示更加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治疗 血流动力学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全麻术中的咪达唑仑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 50 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 25 例。予以咪达唑仑复合 3mg/kg 丙泊酚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咪达唑仑复合 5mg/kg 丙泊酚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 CSI 以及 CORT 进行对比 。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麻醉后,比对 T2 、 T3 和 T4 时的心率和 CSI ,研究组相对较优,比对 T2 、 T3 、 T4 和 T5 时的血压,研究组相对较低,比对 T3 、 T4 和 T5 时的 CORT ,研究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 结论 :在 全麻术 中,咪达唑仑 复合 5mg/kg 丙泊酚可以稳定高血压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麻术中 咪达唑仑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 高血压患者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