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94.29%/82.86%,94.29%/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围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52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恒速泵注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而言,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方式,有助于缩短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恒速泵注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舒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巴喷丁用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加巴喷丁用于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7篇RCT研究,合计744例患者。结论加巴喷丁在多模式镇痛下的膝关节置换中并未确切的临床收益。

  • 标签: 加巴喷丁 膝关节置换 多模式镇痛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疗效与治疗体会。方法我院关节科2007年3月~2013年3月共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的强直性髋关节炎56例(96髋),男5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5.6岁,其中髋关节骨性融合34髋,纤维融合62髋。病程(5.8~27.6)年,56例患者中贫血21例,其中轻度贫血14例。伴随骨质疏松34例。除去3例失败患者,纳入53例(92髋)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的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的变化,并观察强直性髋关节炎进行置换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均运用我院关节科电子随访病例系统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4~7.2)年,平均3.7年。随访的53例(92髋)患者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36.2±12.1)°,Harris评分平均(23.2±10.2)分;术后1年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183.4±17.6)°,Harris评分平均(78.6±6.9)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Harris评分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例失败病例中1例松动,1例脱位,1例感染,松动和感染病例进行了翻修,脱位病例进行了复位,目前随访均良好。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全面的评估和精湛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炎 骨盆后倾 髋臼成形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30例,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全麻组(15例,行全身麻醉)和联合组(1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更长,麻醉后心率变化更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各有优缺点,但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患者影响小,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84-02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总结我科近三年来一期同侧人工膝、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经验,包括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处理、术前康复锻炼及其教育、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术后及出院后康复锻炼等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禁忌症选择患者,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两侧,老年性骨性关节炎和创伤性骨关节炎各2例,积极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处理后,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行一期同侧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次序为先膝后髋,分别采用HSS标准和Harris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积极康复锻炼及其教育.结果手术均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顺利完成,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近期X线评估及临床评估较满意.X线评估较临床评估更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术后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加.术后膝、髋关节康复锻炼需要协调进行,比单关节置换困难.结论一期同侧膝、髋关节置换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次手术解决患者同侧膝、髋关节的病患、住院时间短、手术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但是一期双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要求高,出血量大,对患者的创伤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康复过程艰苦漫长,需协调进行,应予高度重视.关键词人工膝、髋关节置换一期同侧手术并发症康复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2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大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20年间笔者共施行5例人工桡骨头置换,于2010年撰写的《肘关节外科学》第二版[1]时疏失了这部分资料,近期无意中找出并予重新整理,供同道参阅。人工桡骨头置换并非桡骨头骨骨折的天然手术适应证,而是MasonⅢ型或Ⅳ型桡骨头粉碎骨折整复固定困难,且不稳

  • 标签: 桡骨头切除 肘关节外科 人工桡骨头置换 MASON 骨折整复 尺桡骨
  • 简介:目的比较一期手术、一次住院分期手术与分次住院行双侧膝关节置换(TKA)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并整理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接受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共217例,其中183例获得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双侧膝关节手术间隔时间不同分为一期手术组63例(A组);分次手术组58例(B组);与分次住院组52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一般因素、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B组与C组术前合并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总住院时间较B组与C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围期输血量较B组和C组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手术前后的HSS评分差值、总手术时间、围期总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期或分期行双侧膝关节置换可获得相似的近期疗效。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5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手术及术后处理经验,以提高生物瓣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人工生物瓣膜置换105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男77例,女28例;年龄44-79(62??4士12??2)岁.置换生物瓣膜129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15例,房/室问隔缺损修补3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2例,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各1例.院外随访12个月-11年,获访95例,随访率90??48%.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无栓塞或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提高操作技巧,早期并发症的及时诊断防治,术后进行合理抗凝,可以获得良好临床效果.关键词二尖瓣疾病,瓣膜置换,生物瓣膜,临床应用Retrospectivestudyofclinicuseonresultofapplicationof105caseswithmitralbiovalvesTangPei-zhe,DongMing-feng,MaSheng-jun(Departmentofcadiacsurgery,LiaochengPeople’sHospital,Liaocheng,Shandong25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xperienceofmitralvalvereplacementwithbiovalve??Methods105cases77casesofmale,28female;aged44-79(62??4±1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效果髋关节骨折术后进行的及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10月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对其实施3周的手术期康复指导。结果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康复训练对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肢功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患者生活质量上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某年度接受人工髋节置换手术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观察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达标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中具有理想的临床价值与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实验组采用腰-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动脉压指标以及麻醉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优25例,良5例,差0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优15例,良11例,差4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6.6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腰-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实施过程,保证心率、动脉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麻醉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间收治的110例重症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血管通路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与GLQZ总分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肝炎 护理干预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