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1例19岁男性髌骨软骨母细胞瘤患者,尽管有文献报道病灶刮除术具有复发风险,但更多文献证实行该种手术的患者大多能获得良好功能和较低复发率,治疗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笔者对该病人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以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功能。患者男,19岁,因"左膝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疼痛.

  • 标签: 髌骨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报告 病灶刮除植骨术 复发风险 病灶刮除术 患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行一期全乳腺切除,21例行乳腺象限区乳段切除,13例行局部单纯肿块切除。结果经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且手术切口造成的疤痕较小,不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出现病症复发;行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容易混淆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摄影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和病人的病理类型的确诊率。在根据不同情况,使用局部治疗,抗生素及灌洗治疗,象限切除,肿瘤切除治疗或结合等方法来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乳房外形美观,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手术效果
  • 简介: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好发于东亚人群,通过规范的外科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对于特殊部位和难治性骨巨细胞瘤,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骨巨细胞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连续选择性动脉栓塞、Denosumab和放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骨肿瘤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意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发病迅速,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组织学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ER、PR及CerbB-2表达阴性。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较易误诊为乳腺脓肿,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及密切随访。

  • 标签: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利用无创手段诊断该病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全部具备基底细胞癌的经典指征,皮肤镜下各主要指征按照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大的蓝灰色卵圆巢、分支状血管、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蓝黑色斑片、白色无结构区、蓝白幕,一半以上的病例均出现这些特征。大的蓝灰色卵圆巢、蓝白幕和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在重度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轻中度色素组(P值均〈0.05)。结论: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基底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控制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然而近年研究却显示,放射会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多种生长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这可能导致了放疗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发生。本文拟对放射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做一探讨。

  • 标签: 放射 肿瘤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原代培养干细胞,传代、分离;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特征;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将细胞因子制备成冻干粉;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干细胞高表达共性标志CD73及CD29蛋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制备成功;结论通过使用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对干细胞上清液进行若干小时冷冻干燥处理,能得到较好质量干细胞冻干粉;

  • 标签: 干细胞 冻干粉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植入术隔离阴茎背神经技术,降低阴茎的敏感度,观察其对早泄的影响。方法确定适应症后,选择50例早泄患者,采用距冠状沟1cm切口,行包皮环切术并于白膜浅面分离脱套至阴茎根部;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用5-0可吸收线与背侧白膜固定,术后加压包扎。4周后开始过性生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时间半年,未发现血肿、感染、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术前阴道平均射精潜伏期(0.5-2min);术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3-7min)。

  • 标签: 早泄 脱细胞异体真皮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活化的星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是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肝纤维化时,肝脏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均参与了星状细胞的活化。此外,微小 RNA、缺氧、乙肝病毒等也对其有激活作用。本文就肝星状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激活 肝纤维化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鉴别诊断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中CT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和48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为所有患者急性CT增强动态扫描,并对比不同病变患者增强扫描后皮髓质期、实质期CT值变化情况。结果两种肿瘤的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数学意义(P<0.05)。实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阈值为0.44时,鉴别两种肿瘤的特异度91.7%、敏感度82.4%、Youden指数0.74。CT动态增强扫描后肾嫌色细胞癌实质期、皮髓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0.3±0.1)%、(0.3±0.1)%,病灶强化百分比(99.4±33.2)%、(132.9±38.1)%;肾嗜酸细胞瘤实质期、皮髓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0.7±0.3)%、(0.7±0.3)%,病灶强化指数分别为(196.3±86.3)%、(232.7±124.3)%。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实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有利于鉴别诊断肾嗜酸细胞瘤和肾嫌色细胞癌。

  • 标签: 嗜酸细胞瘤 肾嫌色细胞癌 CT增强动态扫描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参一胶囊对外周血细胞水平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抽取68例,采用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化疗,观察组34例给予化疗联合参一胶囊,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外周血细胞、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发生率为8.8%(3/3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的32.4%(11/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参一胶囊,能改善外周血细胞水平,增强免疫力,延长生存期限,值得推广。

  • 标签: 胰腺癌 化疗 参一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疗效进行探究,以期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标本175例,均先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其后再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联合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1.7%(38/175),阴性率为78.3%(137/17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上述指标依次为10.3%(18/175)、89.7%(157/175),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对两种检验方式红细胞形态异常与幼稚粒细胞等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假阳性率。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检验的质量,还可做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有110例,时间段为2016.1.20-2018.1.20,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1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单纯性阑尾炎44例,对三种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101例白细胞计数递增,107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递增,106例C反应蛋白递增,94例三者同时递增;对比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差异显著,且存在依次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显著,便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KP3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表达以及MKP3高表达对GB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GBM中MKP3表达及不同MKP3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选取GBM细胞U-87MG分别转染si-MKP3和si-NC,利用MTT实验和EdU法流式细胞术检测U-87MG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p-AKT、AKT、MKP3及GAPDH的蛋白表达;1μmol/LPI3K特异性抑制剂以及pCDH-MKP3过表达质粒验证PI3K/AKT-MKP3轴在U87MG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GBM组织中的MKP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P3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MKP3低表达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显示,si-MKP3组细胞增殖活力为0.431±0.116,显著低于Si-NC组的0.986±0.056(P<0.05)。EdU法结果显示,沉默MKP3表达可显著抑制U-87MG细胞的增殖。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能够明显阻滞U-87MG细胞的增殖,过表达MKP3后可使U-87MG细胞增殖能力基本恢复。过表达MKP3并不会引起AKT的磷酸化增加。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上调MKP3表达可以诱导U87MG细胞增殖,促进GBM发生发展。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MKP3 PI3K/AKT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高糖损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INS-1细胞给予连续性高糖刺激后与BM-MSCs进行间接共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INS-1细胞损伤模型对照组、无TSPG共培养组、TSPG共培养组,ELISA检测各组INS-1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损伤模型组INS-1细胞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均减少。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共培养各组INS-1细胞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与无TSPG共培养组比较,不同浓度的TSPG干预共培养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量无明显差异,而100和200mg/LTSPG干预共培养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结论BM-MSCs能促进高糖损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恢复,一定浓度的TSPG能促进这种作用。

  • 标签: 高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beta 细胞 共培养 人参总皂苷 PDX-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n=90),随机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白红细胞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指标(Hb、RBC、Rtc、TBIL)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实验指标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组间Hb、RBC、Rtc、TBIL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体征且疗效明显,基于价格因素考虑,洗涤红细胞治疗具有优选价值。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症状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的外周T淋巴细胞和白细胞介素产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烧伤患者36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两组,并定期监测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能力,观察心理干预是否能改变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心理干预后两周、四周及八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能力均有变化(P<0.01),且在两周、四周及八周后白细胞介素质-2(IL-2)产生能力与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一致(P<0.01)。表明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在临床上对烧伤患者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的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烧伤患者 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