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硕士专业学位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做好培养质量的监控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文章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为基础,在“课程学习”、“专业训练”、“科学研究”三个环节上分析了如何控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标签: 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监控体系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帮助研究生掌握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该文以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阐述,旨在启发各级护理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路.为我国有效培养更多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成果“主报告”的一部分。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的现实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开设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论述了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得出了“目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的结论。

  • 标签: 新闻传播 硕士专业学位
  • 简介:本文在概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培养对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比较几门计算机学位课的特点,得出选用Ⅶ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并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工程硕士 学位课 VB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资源,我国的开放获取博硕士学位论文资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资源,包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论性、法律性和地区性研究和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面,以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硕士学位论文资源为例,对我国开放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文献 博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 开放获取
  • 简介:2007年12月26日,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和来自全国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的管理干部、教师代表、教育硕士代表及艺术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兄弟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有关领导到会并作报告。会上共有近十个单位介绍、交流了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会议表彰了十年来对教育硕士教育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员,还评选出了30篇教育硕士优秀学位论文。

  • 标签: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改革 发展论坛 庆祝大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 简介:湖南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1998年获准设立“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设立“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标签: 硕士学位研究生 高等教育学 科学研究院 大学教育 湖南大学 在职攻读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地提出的重要战略,气象服务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以甘孜州为例,首先介绍了甘孜州气象服务的概括,其次结合甘孜州气象旅游现状详细阐述了甘孜州开展气象旅游现状和开展措施。通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休闲旅游的细致部署和借鉴各地开展气象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措施,对甘孜州今后如何完善旅游气象服务措施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乡村振兴 休闲旅游 气象服务 对策建议
  • 简介:通过对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所在院校、学科领域、指导教师、研究方法、研究选题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发现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评选标准日益严格,入选学科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院校分化明显且与硕士点批次相关:优秀指导教师涌现: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取向:研究选题以教学为主,中学学段研究较多。建议教育硕士培养注重各院校、领域的整体发展,发挥高水平院校和导师的引领作用;加强教育硕士科研训练,以研究方法精细化带动实践创新;注重教育硕士实践性特征,紧密结合实践选题研究。

  • 标签: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优秀论文 内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临床培养内容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全国现况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结果构建MNS临床培养内容体系初稿,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形成终稿,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99和0.387(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60~5.00,最终形成了6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24个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培养内容体系。结论所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培养内容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MNS临床培养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学生,护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内容 护理教育
  • 简介:上海有关部门目前着力于设计制定一套明确未来几十年里上海教育结构布局趋势的教育改革规划,高校的布局结构、高教学科设置、职业教育等规划将是其中的重点。以职业教育为例,当下的重点将是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和设置,未来上海有望形成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再到专业学位的纵向教育模式。

  • 标签: 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 上海 中职 博士 硕士
  • 简介: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来说,在对其进行教育的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存在怎样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同培养机制改革问题,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需要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从而保证研究生培养机制可以得到全面的改革以及革新,培养出优秀以及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本文中,主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创新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可以为同行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全日制 专业学位 硕士 教育创新 分析
  • 简介:摘要ICU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花费大,医疗纠纷发生率很高,因此ICU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生)学习沟通技巧的重要科室。本文通过分析专硕生的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加强ICU专业知识学习、医患沟通的教学、提高人文教育、结合真实案例等综合教学方法,从而改善专硕生与患者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医患沟通 ICU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全国36所医院39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准入及评价、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计划及实施、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法等。结果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条件中,79.49%的科室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67.18%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47.44%的科室要求临床教师承担或参与过课题,58.21%有发表文章要求;临床带教老师选拔方式主要以考核制(50%)为主,有31.28%无明确选拔方式;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指标主要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81.79%)和学生满意度(80%)。研究对象中了解MNS培养目标者仅占49.23%;MNS研究生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为临床护理能力(91.79%)与临床科研能力(82.82%);各科室MNS研究生带教计划主要源于导师及学院要求(87.69%);临床带教方式以固定专人带教为主(87.18%)。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方法主要为理论知识考核(88.46%)及科室小讲课(82.56%);参与考核人员主要是科室带教老师(95.40%)与护士长(83.51%)。带教老师对MNS研究生临床带教满意度自评在中等水平。结论我国MNS研究生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同质化、标准化有待提升。在明确临床带教老师标准,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及专科特点完善临床带教计划和考评体系,以及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等方面均有待深入探索。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教学 现状调查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能够满足医学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完善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为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课程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提升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做法及其初步成效,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教学实践 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