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节律受生物钟调控,是机体通过内源性生物钟对外界循环刺激产生反应而形成。生物节律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探究生物节律与牙体硬组织发育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有助于深刻理解牙体硬组织发育缺陷性疾病的病因,为牙体硬组织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生物节律参与牙体硬组织发育和形成的过程,节律紊乱可影响牙釉质、牙本质形成,并分析生物节律通过生物钟基因调控牙体硬组织发育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牙发育异常疾病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生物钟 生物节律 生物钟基因 牙釉质发育 牙本质发育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部分IBD患者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目前认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可通过PI3K/AKT/mTOR、TLR4/MAPK/mTOR和AMPK/mTOR等多种机制影响肠道自噬和炎症过程,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靶向mTOR信号通路可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本文就mTOR信号通路在IBD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靶向mTOR信号通路治疗IBD进行总结。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患者预后极差。近年来,血小板在促进肝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血小板通过肿瘤微环境直接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另一方面,血小板通过协助肿瘤细胞躲避免疫监视等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此外,血小板特异性分泌的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也直接或间接参与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肿瘤周围血管新生。另外,在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的背景下,由于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是否会促进肝癌恶性进展仍无定论。基于血小板在肝癌中的作用,血小板及其相关评分在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详细阐述血小板在肝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血小板作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估工具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对优化肝癌治疗方案和探讨新的肝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血小板 增殖 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细胞自噬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并降解胞内成分的一种溶酶体清除程序。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自噬发挥双向作用。自噬可以在固有免疫中通过自噬溶酶体直接消化清除胞内病原体,另一方面,病毒也会影响或利用自噬使自身得以逃避机体免疫反应。文章就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的交互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自噬 病毒感染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毒复制
  • 简介:摘要簇细胞(tuft cell)是一类高度分化的具有特殊表达谱及生物学功能的上皮细胞。近期研究发现簇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结膜、尿道以及牙周组织等组织器官中,介导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Ⅱ型免疫应答等,在调控微生态及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簇细胞在形态、分化调控、转录物组特征上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在不同组织间甚至同一组织内存在异质性,不同的表面受体表达类型及下游效应分子决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多样性。几乎所有的簇细胞均可表达多种味觉受体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通过识别组织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发挥下游功能作用。本文就簇细胞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簇细胞 Ⅱ型免疫应答 味觉受体 微生物
  • 简介:摘要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尿液是肾脏代谢产物,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可以帮助对急性肾损伤、狼疮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作出早期筛查和诊断,并且可以指导后期治疗及预后。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易受疾病侵袭,其尿液细胞特点尤其值得探索和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综述了尿液有形成分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治疗作用

  • 标签: 肾疾病 诊断 治疗 尿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阻止病情发展及治愈的PD治疗药物。目前认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是PD的驱动因素之一。本文围绕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丁酸对PD的正向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D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帕金森病 丁酸 α-突触核蛋白 肠道微生物
  • 简介:摘要心肌和血管内皮组织中存在甲状腺激素受体,对循环中甲状腺激素(TH)水平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即使发生细微变化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证据支持心血管事件发生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随后的不良心血管结局之间存在关联。一些临床试验发现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可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这意味着TH治疗在减少心血管结局事件中的潜在益处。本文综述了T3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及其对心脏的生理作用,以及T3在心脏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治疗潜能。

  • 标签: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 心脏
  • 简介:摘要卒中属于高风险疾病之一。多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聚焦于对卒中的影响,结果表明miRNA在卒中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miRNA与卒中的相关文章,总结了miRNA在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4个方面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论述PICUs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QI)的文献,评价现有研究质量。数据来源本文检索了2020年5~6月间PubMed、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和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databases这几个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研究选择纳入报告PICUs QI干预的英文同行评议文章。筛选标题和摘要并回顾文章以确定其是否符合QI标准。数据抽取采用结构化模板抽取数据。采用质量改进最低质量标准集(quality improvement minimum quality criteria set,QI-MQCS)评估纳入的文章质量,量表评分0~16分。数据合成确定的2 449篇文章中,158篇被纳入分析。QI干预最常见的目标是医疗相关感染(n=17,10.8%),交班(n=15,9.5%),查房(n=13,8.2%),镇静/疼痛/谵妄(n=13,8.2%),药物安全(n=11,7.0%)和非计划拔管(n=9,5.7%)。在医学研究所描述的医疗质量6个领域中,以患者为中心和时效性少被提及,没有一项研究涉及公平。基于QI-MQCS的中位质量分数为11.0(9.0,13.0)。虽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上升,但只有17%的研究被认为"高质量",得分在14~16分。只有8(5%)篇文章引用质量改进报告卓越标准(SQUIRE)指南来报告QI工作。结论关于PICUs QI干预的出版物,包括高质量出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然而即使在近年,低质量文章仍在继续发表。因此,报告质量还有提高空间。

  • 标签: 质量改进 儿科 重症监护室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多蛋白参与的细胞固有机制。细胞通过自噬将胞质物质运送到溶酶体中进行降解,以确保细胞内畸形/衰老细胞器的更新和营养物质循环来维持细胞内稳态。自噬也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防御机制,通过靶向病毒颗粒或病毒成分进行降解来对抗病毒入侵,它还可以促进病毒成分与先天免疫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刺激干扰素的产生,甚至能够利用自噬体膜或自噬小体进行自身复制。为了应对这样的压力,病毒进化出各种复杂的策略来拮抗自噬的抗病毒效应。本文旨在概括自噬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以及病毒调控自噬的具体机制,并简要介绍自噬相关疾病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自噬 先天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毒复制
  • 简介:摘要神经周围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是胰腺癌的一种重要特征,其发生率高,机制复杂。研究显示,PNI作为一种特殊的胰腺癌转移侵袭途径,与胰腺癌不良预后和疼痛密切相关。本文对PNI在胰腺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加以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视是我国乃至于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延缓近视进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光学镜片、化学药物以及激光手术等治疗、干预手段的效果不甚令人满意,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提示近视的发病和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近视治疗缺乏精准而有效的对因治疗靶点。完整的视觉体验取决于从视网膜到视皮质的整个视觉通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结构和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视觉异常。近年来,随着红外光谱和磁共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近视的发展与视皮质有关,通过改善视皮质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和血流量可能缓解近视进展。深入认识近视与视皮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探寻精准而有效的近视治疗靶点以及新型干预策略。

  • 标签: 近视 视皮质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 血氧水平依赖 综述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类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在亚洲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人数逐年递增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角关闭是PACG的致病基础,尽早识别房角关闭的风险因素并减缓其进展对于PACG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对虹膜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虹膜容积变化亦是PACG发生的重要动态风险因素。本文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分别从虹膜的组织学、生物特性、表面特征、血管结构及基因组学等方面进行总结,详细分析虹膜特性在房角关闭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虹膜 危险因素 生物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抽取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科治疗的终末期肿瘤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入组当天、第60天后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第90天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⑴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采用支持治疗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加用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3.05±2.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5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1)。⑵生存期: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86 d,与对照组患者的7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疗法 肿瘤终末期 生活质量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参与屋尘螨(HDM)诱导的哮喘气道重塑,评估自噬抑制剂氯喹(CQ)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单独或联合自噬抑制剂CQ共同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气道重塑相关蛋白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Ⅰ/Ⅱ)表达。2、用6~8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HDM诱导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HDM+CQ组小鼠在HDM激发第4周开始同时给与CQ(50 mg/kg)鼻内注射2周,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析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GF-β、白细胞介素(IL)-4、IL-5含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数据。结果TGF-β可增强人支气管上皮细胞Collagen-Ⅰ、α-SMA及自噬标志物LC3-Ⅰ/Ⅱ的表达,加用自噬抑制剂CQ后Collagen-Ⅰ、α-SMA表达均被到抑制HDM+CQ组嗜酸细胞数低于HDM组[(1.36±0.17)×105比(2.54±0.13)×105,t=13.275,P<0.01];HDM+CQ组中性粒细胞数低于HDM组[(0.45±0.06)×105比(0.59±0.08)×105,t=72.582,P<0.05];HDM组TGF-β高于对照组[(16.82±1.35) ng/ml比(5.90±1.03) ng/ml,t=11.234,P<0.01];HDM+CQ组TGF-β低于HDM组[(13.13±1.98) ng/ml比(16.82±1.35) ng/ml,t=17.035,P<0.05];HDM+CQ组IL-4低于HDM组[(52.75±5.12) pg/ml比(61.13±4.57) pg/ml,t=10.790,P<0.05]。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匀浆中Collagen-Ⅰ、α-SMA及LC3-Ⅰ/Ⅱ的表达:HDM组Collagen-Ⅰ、α-SMA及LC3-Ⅱ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给与自噬抑制剂CQ后Collagen-Ⅰ、α-SMA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自噬参与了过敏性哮喘的气道重塑,自噬抑制剂可减轻哮喘模型小鼠中气道炎性细胞的聚集及气道重塑因子的生成。

  • 标签: 自噬 哮喘 气道重塑 氯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动态定量评估移植肝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7例肝移植患者及其供者,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分别对供者术前24 h内供肝及受者术后第1 d、第7 d移植肝进行测定,获得肝脏的弹性模量(E)、应变均值(MEAN)、炎症指数(A)及声衰减测量(ATT)。术中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指标为肝细胞的水样变性、炎症、坏死、脂肪变。于肝移植术后第1 d及第7 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分析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E、MEAN、A、ATT绘制ROC曲线。根据供肝病理分为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无炎症组与有炎症组、无脂肪肝组与有脂肪肝组,分别比较对应两组间供肝联合弹性成像参数的差异及移植肝术后第7 d的肝功能及超声参数的差异。分析供肝术前及移植术后第1 d、第7 d超声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至第7 d肝功能变化趋势。分析肝移植术后第1 d、第7 d的肝功能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E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597、0.497,均P<0.05);MEAN与水样变程度及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s=-0.601、-0.584,均P<0.05);A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s=0.452,P=0.016);ATT与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s=0.564,P=0.006)。②供肝术前24 h超声参数的差异性:中重度水样变组E值高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MEAN值低于无或轻度水样变组(P<0.001);炎症组E值高于无炎症组(P=0.012),MEAN值低于无炎症组(P=0.026);脂肪肝组ATT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6)。③ROC曲线分析:E、MEAN诊断肝细胞中度以上水样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75,临界值分别为8.72 kPa、106.62;诊断有无炎症的AUC为0.898,临界值为1.26;诊断有无脂肪肝的AUC为0.868,临界值为0.515 dB·cm-1·MHz-1。④无或轻度水样变组与中重度水样变组比较、有无炎症组比较、有无脂肪肝组比较,肝移植术后第7 d肝功能及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E值、A值肝移植术后第1 d高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 (均P<0.05);MEAN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及术后第7 d(均P<0.05);ATT值肝移植术后第1 d低于供肝术前(P=0.027)。⑥ALT、AST、TB、DB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1 d(均P<0.05)。⑦术后第1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41、0.673、0.601、0.575,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90、-0.703,均P<0.001);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59、0.442,均P<0.05)。术后第7 d:E值与ALT、AST、TB、DB呈正相关(r=0.616、0.729、0.505、0.640,均P<0.05);MEAN值与ALT、AST呈负相关(r=-0.602、-0.585,均P<0.05);A值与ALT、AST呈正相关(r=0.411、0.495,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动态定量评价移植肝的硬度、炎症、脂肪程度,且与病理及肝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肝脏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肝移植 定量 硬度 炎症 脂肪变
  • 简介:摘要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损伤诱导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遗传学等方面都不同于凋亡、自噬和坏死等细胞死亡形式。铁死亡在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胶质瘤细胞铁死亡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本文对铁死亡的相关基因xCT、Nox4、NCOA4、BECN1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及中药在神经胶质瘤中对铁死亡的治疗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 标签: 铁死亡 神经胶质瘤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的NS5蛋白主要起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潜在的抗病毒前体药物。方法以可溶性重组DENV-2 NS5蛋白为靶点,从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高特异性寡肽(oligopeptide,OP),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OP与RdRp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感染DENV-2的C6/36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OP中,并通过RT-qPCR检测病毒滴度,以此来评估OP的抗DENV-2作用。同时,将C6/36细胞暴露在较高浓度的OP中进行培养,并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以评估OP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发现,OP可特异性结合于DENV NS5蛋白的RdRp结构域。在体外实验中发现,OP可以抑制DENV复制,且在细胞实验中未表现出细胞毒性。此外,基于RdRp结构域在单股正义链RNA(+ssRNA)病毒中的高度保守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发现,OP可能同样结合于多种+ssRNA病毒的RdRp活性空腔。结论OP可能具有广谱的+ssRNA病毒RdRp抑制能力,是一个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前体药物。

  • 标签: 登革病毒 RNA聚合酶 寡肽 分子对接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真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在肺康复治疗前对患者的1名家属进行培训,在肺康复治疗时,此名患者家属可参与辅助工作。其中肺康复组有4例患者撤机前康复次数<4次,淘汰出组。在试验开始前和撤机前使用床旁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膈肌位移,记录此时的呼吸频率,计算出膈肌呼吸浅快指数(DRSBI),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前DRSBI的差异。结果肺康复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2.2%(6/27)较对照组48.4%(15/3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39)。肺康复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25(108,138)h]较对照组[163(117,262)h]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P=0.037)。肺康复组患者撤机成功率85.2%(23/27)较对照组撤机成功率61.3%(19/31)提高(χ2=4.12,P=0.042);撤机前肺康复组患者DRSBI[11.24(10.29,12.42)次·min-1·mm-1]较对照组[13.25(12.12,19.23)次·min-1·mm-1]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18)。结论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减少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呼吸,人工 康复 谵妄 撤机 膈肌呼吸浅快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