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miR-126,miR-130a,miR-222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9例(45例轻度组、34例重度组),冠状动脉阴性对照组24例,收集两组样本临床资料;运用Real-timePCR法检测样本血浆miR-126、miR-130a、miR-22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脂蛋白a相关性,评估血浆miR-126、miR-130a、miR-222在冠心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血浆miR-126和miR-222的表达水平降低和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08倍和4.2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0a表达水平降低,是对照组的0.32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改良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冠心病轻度组与重度组miR-12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0.15倍及0.004倍,miR-22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77倍及7.3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miR-126、miR-222表达水平变化与改良Gensini评分相关。(3)冠心病组中患者Lpa与miR-126、miR-130a、miR-222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浆中miR-126、miR-222表达水平较冠状动脉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表达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微RNAS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典型胸痛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典型胸痛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再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对64层螺旋CT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79%和96%;64层螺旋CT对轻度狭窄和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8%、89%(P<O.01);64层螺旋CT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结论64层螺旋CT对典型胸痛的冠心病患者筛查具有诊断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PCI治疗成功病例随机分为黛力新治疗组54例(在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和常规治疗组54例,疗程1个月,采用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在生理与心理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在生理功能、躯体健康等各方面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黛力新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尤其是在社会能力、情感和精神方面更为明显(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黛力新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8例进行分析讨论,均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为此组患者最好充分的术前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术后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采用分步法及直接法的优缺点。方法将2002~2006年就诊我院并按照直接法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78例急性STEMI患者定义为A组。将2007~2010年就诊我院并按照分步法行急诊PCI的167例急性STEMI患者定义为B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并发症(慢复流或无复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采用分步法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97%,直接法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0.7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采用分步法比直接法术中并发症(慢复流或无复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明显降低,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血压变异性(BPV)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评价CCS与BPV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的U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首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治疗的466例UAP患者,入选患者均在PCI术前接受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别测量CCS及血压变异系数(CV),入选病例按CCS分为CCS≤100,CCS101~400和CCS〉400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PCI术后对三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后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入院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CCS〉400组患者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高于其他两组(13.2±2.2vs.12.4±2.2vs.11.8±1.7;10.8±1.5vs.10.3±1.5vs.9.7±1.0,P〈0.05);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表现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B2/C型病变比例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显著升高(47.6%vs.29.1%vs.18.3%;45.0%vs.27.3%vs.15.7%;56.8±16.9vs.52.8±13.6vs.36.7±17.1;P〈0.05);并且CCS与SBP-CV呈正相关(r=0.322,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三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8%vs.84.2%vs.77.2%,Logrank8.044,P=0.005),在校正了年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CS〉400及SBP-CV是UAP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CCS〉400组患者较CCS≤100组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4.741倍(RR=4.741,P〈0.01)。结论CCS较高的UAP患者具有较高的血压变异性,并且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CCS及24hSBP.CV对接

  • 标签: 钙质沉着症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益心解毒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43例接受益心解毒法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我科室同期内接诊的42例接受一般性西医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组成B组。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益心解毒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此法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益心解毒法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西医疗法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睢县中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31/33)和57.58%(19/3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3.64%(21/33)和30.30%(10/33),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中西医结合 轮状病毒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预测CIN锥切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2+)已行宫颈锥切术且切缘阴性的215例患者分别于6、12、24个月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及阴道镜,病理证实存在CIN视为复发。结果术后6、12、24个月内复查,CIN2+复发11例,复发率为5.1%。HR-HPVDNA持续阳性42例,其中复发10例,HR-HPVDNA阴性173例,其中复发1例;HR-HPVDNA持续阳性组复发率为31.25%,明显高于HR-HPVDNA阴性组的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LCT异常23例,其中复发7例;LCT未见异常192例,其中复发4例;术后LCT异常组复发率为30.4%,明显高于正常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预测术后复发的敏感性为90.9%(10/11),特异性为84.8%(173/204);LCT的敏感性为63.6%(7/11),特异性为94.1%(192/204)。HR-HPVDNA的Youden指数为0.757,LCT的Youden指数为0.577。结论宫颈高度病变行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是复发的敏感性指标,需密切监测。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锥切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用21天。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60%),有效20例(33%),无效4例(7%);对照组60例,显效8例(13%),有效36例(60%),无效16例(27%)。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科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黄芪 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穿刺病检,以便对无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进行准确及时的判定,评估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35例HBV感染者进行肝活检,并采集相关病理数据。结果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炎症、坏死现象存在。结论肝活检在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肝活检 乙肝抗病毒 治疗指导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30例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患者,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治疗的68例肾穿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但没有出现HBcAg或者是HBsAg的患者,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能够导致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及其与化疗后肝功损害发生和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对120例初诊恶性淋巴瘤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分型中HBV感染进行评价,比较HBV感染的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肝功损害情况。结果120例恶性淋巴瘤伴HBV感染者(HBsAg阳性)22例(占18.33%)。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28~58岁组感染率最高,伴HBV感染患者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细胞与T细胞来源患者间HBV感染无明显差异;伴有HBV感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肝功损害常见,且程度较严重。结论NHL伴HBV感染率高,化疗后肝功损害发生率高,提早给予抗HBV病毒治疗可控制HBV复制,同时减轻化疗后肝功损害,保证淋巴瘤患者化疗正规进行。

  • 标签: 淋巴瘤 肝功损害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患慢性肝炎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的感染情况及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试剂盒对252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各个病毒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感染HBV的患者比例为62.30%,与单纯感染HCV、HDV的患者比例7.94%、0.39%相比较,P<0.01,差异显著。重叠感染中,最高的是HBV和HDV重叠感染率,为13.98%,而且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顺序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HBV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同时容易与HCV、HDV发生重叠感染,导致肝病加重。

  • 标签: 慢性肝炎 病毒感染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脂类代谢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以126例分别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检查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水平,分析脂类代谢指标和抗病毒治疗中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血脂对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对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效果无影响。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脂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方法对17例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合并两种以上机会性感染5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9例,肺炎4例,伤寒1例,肺结核4例,肠炎2例,气管炎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1例。死亡7例,占41.2%。结论CD4计数小于200个/ul,易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需积极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先天性宫内感染也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巨细胞病毒是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主要病毒,是导致小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巨细胞病毒的先天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远期的智力低下、视力、听力损害等后遗症。目前,先天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探讨巨细胞病毒的发病机制,本文对近几年来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远期眼部影响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HCMV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机制;2、HCMV先天感染的眼部影响;3、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方法;4、建立动物模型及动物模型眼部实验的可行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致畸机制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病毒是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发病率在我国小儿各类疾病中占首位,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了解郑州市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医生针对性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病毒IgM抗体 九联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63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轮状病毒、腺病毒检测试剂(乳胶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二合一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R区的轮状病毒抗体和A区的腺病毒抗体和包被在聚酯膜上的轮状病毒抗体乳胶和腺病毒抗体乳胶混合物。结果粪便中轮腺病毒抗原二合一检测是诊断患儿腹泻肠炎敏感的方法,双重检测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快速的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结论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时除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还需检测轮腺病毒,以确定病原,进行对症治疗,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急性水样泻的主要致病原,双重病毒感染是最多见的感染形式,轮状病毒是6个月~1岁患儿水泻的主要致病原。

  • 标签: 轮状病毒 腺病毒 腹泻患儿 粪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结核治疗对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4例,其中合并HBV携带者有179例,无HBV合并的单纯肺结核患者285例,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的患者中有48.6%出现肝损害,而对照组只有20.0%。A、B两组在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更容易出现肝损害。肝功能ALT正常上限值(ULN)采用40U/L较目前临床上采用60U/L更为安全可靠。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抗结核治疗 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