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者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EF、PaCO2、Pa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6%优于对照组87.8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功能指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炎 肺功能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临床疗效及对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6-2016.11收入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中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功能情况,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升小儿支气管肺炎治愈率的实际效果,探索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环节之中的应用对策与方法。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专业化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工作的共计281名患者之中,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参与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疾病护理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分组的形式,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50人,在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将采取不同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模式,由专业医护工作人员判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正式接受优质护理工作之后,并未出现并发症以及身体不适症状,观察组患者疾病治愈率普遍较高,绝大多数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普遍较好,观察组内部患者对于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小儿支气管肺炎优质护理工作所给出的调查问卷满意度平均分较高。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与护理环节之中,融入优质护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儿支气管肺炎治愈率,逐步缓解患者身体疼痛,快速恢复基础性功能与呼吸功能。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功能、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20例,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精细化护理。结果:研究组(96.67%)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P <0.05。研究组功能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老年肺炎 肺功能 有效率
  • 简介: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地区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地区2013—2015年372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期前的生活质量。结果372例患者共分离病原296株,其中革兰阴性252株(85.14%),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58株,19.59%)、肺炎克雷伯(51株,17.23%)、鲍曼不动杆菌(50株,16.89%)、嗜麦芽窄食单胞(22株,7.43%)、大肠埃希(19株,6.42%)、阴沟肠杆菌(16株,5.41%);真菌27株(9.12%),以白假丝酵母(19株,6.42%)为主;革兰阳性17株(5.7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CAT评分≥10分的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于CAT评分〈10分的患者。结论AECOPD患者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为主,加重期前CAT评分可能与其出现急性加重时的致病菌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致病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监测脑外科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304例脑外科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分析,采用Microsan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5.6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4例脑外科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自痰液中共分离病原32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71%,革兰阳性球菌占30.06%,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和大肠埃希;耐药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MRSA)检出率为95.56%(86/90);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株检出率为58.33%(56/96);大肠埃希产ESBLs检出率为50%(6/12);肺炎克雷伯产ESBLs检出率为33.33%(6/20);铜绿假单胞广泛耐药株检出率为28.57%(8/28)。耐药患者发生前均有单药或两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史。结论:脑外科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多重耐药检出率较高。可能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后免疫低下有关。必须加强预防性抗生素管理、耐药性监测,指导合理用药。

  • 标签: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壅型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患者例数为 12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 2017年 4月 ~2018年 3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 86.6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治疗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壅型重症肺炎的疗效可观,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的恢复,保证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宣白承气汤 加减治疗 痰热壅肺型 重症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小儿肺炎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整体效果进行探讨,进一步帮助患儿恢复功能。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精细化护理,对比干预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在症状缓解用时上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同时,在功能指标上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为其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够提升功能指标,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小儿肺炎 护理效果 患儿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3月-2016.3月间收治的9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为对照组患儿提供院内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疗效及功能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45例(95.74%),优于对照组37例(78.72%),P<0.05。观察组患儿PEFR、FRF25%、FRF50%、FRF75%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功能改善。

  • 标签: 家庭护理 支气管肺炎 疗效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护理实践中引进精细化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对2021年2月-5月之间医院诊治的64例肺炎患儿进行医学观察,结合建档日期划分为对比组与实施组,分别实施普通护理与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记录患儿功能指数变化。结果:实施组功能项目指数均优于对比组,p

  • 标签: 精细化 肺炎护理 肺功能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大叶实变性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大叶实变性MPP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泼尼龙+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好转(4.05±0.25)d,咳嗽好转(4.51±0.54)d,啰音好转(5.28±0.65)d,短于对照组[发热好转(4.62±0.36)d,咳嗽好转(5.29±0.52)d,啰音好转(6.15±0.63)d](P<0.05)。观察组TNF-α(8.85±1.24)ng/L,CRP(2.52±1.19)mg/L,IL-6(88.39±1.56)pg/L,显著优于对照组[TNF-α(14.18±1.67)ng/L,CRP(4.89±1.30)mg/L,IL-6(116.32±1.29)pg/L](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合计2例(6.67%),显著少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对于大叶实变性重症MPP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指标,并快速改善症状,更有利于患儿恢复健康。

  • 标签: 阿奇霉素 支原体感染 肺大叶实变性 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探索灵芝孢子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3个剂量组的小鼠以0.167g/kg·BW、0.333g/kg·BW、1.000g/kg·BW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内容物连续灌胃30d,对照组给予大豆油,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剂量对小鼠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影响;0.333g/kg·BW、1.000g/kg·BW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1.000g/kg·BW能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增殖,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结论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应用于预防慢性病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灵芝孢子油软胶囊 免疫功能 小鼠 动物实验
  • 简介:细胞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CA-ELISA),不用提取抗原,可测定直接作用于宿主体内的细胞表面裸露抗原决定簇(蛋白质、脂多糖)激起的抗体,能更确切地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其敏感性较肥达氏等细菌凝集试验测得的这种抗体滴度高10~100倍,已用于检测许多细菌表面(或菌毛)抗原的抗体[1-4].

  • 标签: 热处理 Ⅰ型嗜肺军团菌 菌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革兰氏阳性感染的VA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10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与对照组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感染的VAP可以有效的清楚患者体内的细菌,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安全性比较好,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VA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PICU病房机械通气时间≥48h发生VAP的63例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机械通气419例患儿,发生VAP63例,发生率为15.04%;VAP患儿共分离出病原74株,其中革兰阴性占59.4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22.97%)、鲍曼不动杆菌(10.81%)、肺炎克雷伯(8.1l%),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68%);革兰阳性茵占32.43%,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6.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16%),其对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67%);真菌占8.11%,主要为白假丝酵母(4.05%)和光滑球拟酵母(2.70%),对抗真菌药物较敏感。结论PICU内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为主,临床上应根据VAP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

  • 标签: 耐药性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G﹢感染VAP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万古霉素注射液,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的VAP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运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荧光PCR检测沙门(salmonella,Sa)、肠炎沙门(salmonellaenteritidis,SE)和鼠伤寒沙门(salmonellatyphimurium,ST)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aceA基因、肠炎沙门特异序列(GenBank:AF370707.1)、鼠伤寒沙门的STM4599序列(GenBank:AERV01000023.1),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VIC、cy5,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沙门的方法。结果29种不同血清型沙门均扩增出aceA基因,肠炎沙门和鼠伤寒沙门的引物和探针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15株肠炎沙门和11株鼠伤寒沙门,而其他血清型沙门和17株非沙门扩增结果阴性。aceA、肠炎沙门、鼠伤寒沙门的三重荧光PCR扩增效率分别为89%、87%、90%,最低检测浓度分别达到280cfu/ml、260cfu/ml、300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肠炎沙门和鼠伤寒沙门的特异性检测。

  • 标签: 三重荧光PCR TAQMAN探针 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