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绝大多数细菌基因及其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而此类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天然的耐药性,使其发生感染后可选择的药物有限。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舒巴坦复合制剂、多粘菌素E、碳青霉烯类作为首选,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选择做一综述。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鉴定泸州地区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中分枝杆菌的菌种。方法用PCR方法直接扩增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中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插入序列6110,琼脂糖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将未能扩增出插入序列6110基因片段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进行培养。结果60例抗酸染色阳性的痰标本中,有7例未能扩增出插入序列6110基因片段,3例为初治病例,4例为复治病例;经培养鉴定均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而肺结核伴合并症组与肺结核无合并症组两组相比IS6110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临床痰标本进行检测,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技术,可实现快速诊断,为临床的化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抗酸阳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插入序列61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伴随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在临床治疗中的不同用药方案与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I组32例使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II组使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结果I组32例患儿经过治疗,28例痊愈,痊愈率87.50%,所有的痊愈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症状在平均治疗9.1±2.0d后彻底根治,溃疡症状在品均治疗4.4±1.9w后全部愈合,三项指标与II组患儿相比,均优于II组,P<0.05。结论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来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且伴随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使溃疡面实现迅速地愈合。

  • 标签: 小儿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研究联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出现的胃部不适阴火症状及临床治疗,研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新方法。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导致阴火症状,需停药行中医辩证治疗,再择机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标签: 阴火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的患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轻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焦虑情绪,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通过胃镜检查确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名非胆汁反流性胃炎儿童设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实施幽门螺杆菌检测,对两组患儿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1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28.0%。另外36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胃小凹增殖,患者的炎症反应比较轻,仅能看到非常细微的淋巴滤泡增生,其中有4名患者为中度炎症,另外42名为轻度炎症,有11名患者出现萎缩、肠化;对照组中有3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62.0%,3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固有膜有密集炎性细胞浸润,患者的炎症反应比较严重,可看见较明显的淋巴滤泡增生,胃小凹的增生不明显,其中有18名患者为中度炎症,13例为轻度,有2名患者出现萎缩、肠化。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胃液内高浓度胆汁;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并非同一疾病,而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慢性炎症。

  • 标签: 儿童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患儿1例。患儿,男,14岁。因“间断发热、头痛16d”入院。家中养猪、羊,但否认密切接触。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示WBC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160。经利福平、多西环素和头孢曲松钠三联抗生素治疗,2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8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对于儿童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需进行流行学调查,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5年6月份50例病例,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对有布氏杆菌患者采取良好的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对减轻患者病痛,促进疾病好转及治愈及其重要。

  • 标签: 布氏杆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宫颈病变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就其发病率来看,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在部分国家中发病率甚至超过了乳腺癌。宫颈病变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宫颈病变与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从抗肿瘤机制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两个方面对阴道乳杆菌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 标签: 阴道乳杆菌 宫颈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变迁,从而将其作为依据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细菌,使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CLSI标准为依据判定结果。结果在四年内我院一共分离了1618株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标本是其主要来源,所占比例为92%。分离株数也不断增多,从2012年的116株到2015年的696株,其标本分离株数增长到了原先的6倍。在对这些抗菌药物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后,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亚胺培南是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药物,其从38.4%上升到了最后的56.2%。耐药率高于50%的抗菌药物有6种,且其耐药率变化趋势为逐年上升。结论双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多,甚至有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出现。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就是多粘菌素E、舒巴坦/头孢哌酮。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对其造成的感染进行的临床治疗起到帮助作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渐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感染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 标签: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机制 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82例结核杆菌痰培养阳性耐药菌株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来检测耐药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进行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对20例结核患者耐药菌株进行了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耐药高发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MDR-TB)的发生率也很高。结论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出结核突变菌株能为临床快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是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控制耐药结核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基因 反向斑点杂交
  • 简介:摘要目的对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对CNKI以及EMbase等期刊数据库中与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资料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以对Barrett食管患者(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对照组2)以及内镜检查正常患者(对照组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文献23篇,其中对比研究文献21篇,队列研究文献2篇。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3.8%,对照组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4.4%,对照组1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5.6%,对比显示,对照组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6.1%,对照组1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7.8%,两组对比差异突出,0<0.05。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无显著差别,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对比相对较低,其中CagA阳性Barrett食管患者尤为突出。

  • 标签: Barrett食管患者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外排泵adeABC基因携带情况。方法1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扩增外排泵adeA、adeB、adeC基因。结果10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株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多重耐药株。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外排泵adeABC基因为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外排泵 adeABC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均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用药14d、治疗1个月和6个月,阳性率分别为5.56%、5.56%、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24.07%、31.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0.37%(P<0.05)。结论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确保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降低再感染率。

  • 标签: 四联疗法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质量控制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125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试验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患者中HP阳性847例,阳性率67.5%,复查后,阳性者3例(0.02%)。结论检测前的护理和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规范检测时的操作,可使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护理
  • 简介:摘要2013年7月22日,我区沙埠镇分界村委某队村民因生日宴席发生食物中毒,参加韦某生日宴席的100名人员中有43人食物中毒,发生率43.00%。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对43名病例进行现场流行学调查并按照GB/T4789-2008检验方法1,对7份肛拭样本,2份病人呕吐物,12份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在21份样本中有1份检出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4.76%。根据流行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和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科2010.1-2013.1月哮喘患者155例,根据临床特点,将哮喘患者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并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按《指南》予以相应治疗。于治疗后24小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重、极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而重、极重度组患者HP阳性亚组的显效率明显低于HP阴性亚组。结论对于重、极重度的哮喘患者,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中度哮喘患者,对于重、极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HP感染将会导致治疗抵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疗效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00例幽门螺旋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临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提升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