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基础护理组病人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则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和基础护理组病人护理前的抑郁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护理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而言,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非常大,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抑郁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进行实施效果观察。方法现对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χ2=3.947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能良好的帮助进行患者的的贴切护理,最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失语 实施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炎消胶囊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36~49d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妇炎消胶囊药物流产,对两组完全流产率、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妇炎消胶囊组的完全流产率为95.45%,流血时间平均12.8d,不完全流产率4.55%;单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完全流产率为90.15%,流血时间平均15.7d,不完全流产率8.33%。结论加用妇炎消胶囊可改善药物流产效果,提高流产成功率,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

  • 标签: 妇炎消胶囊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情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86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9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平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7.56±11.14)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平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3.75±16.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偏瘫失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入院时,首先采用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方法。然后利用胃肠X线机,以每秒3帧的速度对食道进行快速摄片检查。最后,所有病例采取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共检查出70例早期食道癌,检出率为95.89%。结论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可以检查早期食道癌,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需要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气钡双重造影 早期食道癌 复方硫酸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治的31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术后随访1~5年(评均2年),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无放疗后合并症。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癌的近、远期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获得良好的保证。

  • 标签: 乳腺癌 保留乳房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训练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所制定的内容,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两组小儿均于1.5岁进行智力发育测验。结果实验组儿童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社交等四个方面较对照组婴儿超前,发育商高于对照组,除大运动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部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加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半年和1年、2年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2年的总优良率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的处理采取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康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思考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9月到2014年8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1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5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地方发生,提高了神经功能的恢复速率,值得被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 神经康复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共计96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48例患者则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两组的患者自由活动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并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活动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变化程度不及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其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失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行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组(52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术后2周、3、6、12个月早期护理组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极早期进行个性化母乳喂养指导的方法,促进产妇尽早分泌乳汁,纠正缺乳现象,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实施健康宣教,产妇无要求不予个性化指导。实验组安排专职护士,在剖宫产术后极早期给予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结果常规组产妇虽然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因卧位、疼痛、输液、导尿、监护等导致活动不便未真正做到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30min内母乳喂养率仅为12%。而实验组有专职护士指导,30min内母乳喂养率为88%。结论通过专职护士对剖宫产产妇极早期进行个性化母乳喂养指导,不仅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还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 标签: 个性化指导 剖宫产 极早期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取54例早期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不干扰胰腺手术,观察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了解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病例需行二次手术。术后无一例患者死亡。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7%。患者住院时间为15~25d,平均(20±1.3)d。随访成功的51例患者中,无饮食、血尿淀粉酶异常者,经腹部B超和CT检查,未见胰腺形态、大小异常者,且未见其他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下行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可在保全患者胰腺功能的前提下治愈疾病,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良好。

  • 标签: 早期重症胰腺炎 不干扰胰腺手术腹腔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在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38例)、中型(68例)、重型(23例)、特重型(19例),按随访半年后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及预后不良组(6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分析其与GCS及GO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白细胞计数越高,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GCS及GOS评分有负相关关系(r=-0.832、-0.757,P<0.05)。结论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颅脑创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喜炎平抗病毒,补液,吸氧,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等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300~400mg.kg-1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憋、紫绀、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颈椎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观察、护理及临床效果。结果9例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其中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7例患者在行血肿清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9例神经症状严重但不合并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再次行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其余18例患者未再行手术治疗,采取高压氧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对于颈椎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来说,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 标签: 颈椎术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恶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根治术与腹腔镜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遵从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7d引流液情况,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上明显好于开腹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上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开腹组总有效率为72.22%,腹腔镜组为9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有着创口小,疗效好,依从性佳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良好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胃癌根治术 早期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即对我院30名早期卵巢瘤患者的相关病例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名患者都通过腹腔镜,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手术时间平均达到了182min,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达到了172ml,手术结束之后,患者肛门平均排气时间达到了2.5d,通过随访观察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的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比较少,几乎不会出现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卵巢癌 全面分期手术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肝抗体联合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23771例,所有体检者都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而21928例体检者进行了丙肝核心抗原检测,检测方法都为ELISA法。结果ELISA法对于丙肝抗体与丙肝核心抗原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70%和0.10%。结论丙肝抗体联合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判定丙型肝炎的传染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肝抗体 丙肝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