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与静息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2例心绞痛患者实施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正常或狭窄<50%的患者临床症状9.30%表现为典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狭窄≥50%(96.6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症状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依据,静息心电图ST-T改变或心律失常不能够单独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等进一步确诊。

  • 标签: 心绞痛 临床症状 静息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左心室肥大诊断中超声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左心室肥大患者105例,先后给予患者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肥大诊断中,与心电图诊断相比,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应在临床中进一步的应用。

  • 标签: 超声 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113名医务人员采用了问卷调查及授课方法。结果了解培训前、后掌握正常心电图、AMI心电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论经过培训后相关知识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社区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ECG)检查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LVH)患者施行ECG检查,观察临床表现、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89例患者经ECG检出阳性57例,敏感性为56.8%,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74.6%。ECG检查LVH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和准确性偏低。结论心电图(ECG)检查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重要筛查手段使用,但还需配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诊,以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心电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娠中晚期孕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45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33%、27.7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检查中心动过速、ST-T改变等心脏变化所占较高。结论就妊娠中晚期孕妇而言,其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几率较高,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尽快预防、发现以及治疗,从而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进行探究。方法分析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主要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不同ST段回落程度、冠状动脉血流以及心肌灌注的程度进行观察。结果选取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介入治疗术前,存在室性心律失常者101例;介入术后出现室性加速性心率失常者85例,出现心室颤动行非同步电复律者44例,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是窦性停搏者35例,原房室传导阻滞消失者5例。在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50%者为100例,ST段部分回落≤50%者为17例,ST段无变化者3例。结论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血流在恢复正常时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这类心律失常通过严密监测是可以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的,因此介入治疗时的心电图监测十分重要,其是保证介入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之所在。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电图监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从而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所引起心血管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把已确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合并高血压(A组)和无高血压(B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A组心电图改变以ST-T改变12例(40.00%)多见,传导阻滞6例(20.00%)次之,异常Q波以及左室高电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组患者更易出现ST-T改变、传导阻滞、异常Q波以及左室高电压等心电图改变,定期行心电图检查,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心电图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CA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100例CAD患者中有82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根据有无伴随症状,将检测为心肌缺血的患者分为A组(无症状心肌缺血)、B组(有症状心肌缺血)。其中,A组57例(69.51%),B组25例(30.49%)。两组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492阵次,A组393阵次(79.88%),B组99阵次(20.12%)。A组ST段下移的平均幅度为(0.15±0.07)mV,B组ST段下移的平均幅度为(0.22±0.08)mV。两组患者上述三项结果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中突出互动与实践,并通过不断地总结及探究,创建“更进课”课程,使学生能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和感识认知结合起来,并通过大量阅图及实践练习,让实习生在短期的实习时间内进步显著。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上,以患者为中心,对待患者耐心、细致,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 标签: 心电图教学 医学生 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针对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心律失常老年患者98例,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各类心律失常的检查率,作出相应的应用价值评估。结果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92.86%、79.59%、25.51%、14.29%、5.10%、12.24%、11.22%、43.88%;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69.39%、51.02%、4.08%、4.08%、1.02%、3.06%、3.06%、2.04%。动态心电图对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更加准确,临床上应对于老年患者应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提高检出率,防止因心率失常导致的猝死。

  • 标签: 老年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变化。方法对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电图异常的特征以及临床相关性。结果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41例。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 可逆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的状况,并探讨输血前检查项目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拟输血患者的输血前检查资料。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结果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共检出HBsAg阳性174例(13.74%),抗-TP(TP)阳性14例(1.11%),抗-HCV阳性6例(0.47%),抗-HIV1/2阳性1例(0.08%)。结论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抗-TP、抗-HCV、抗-HIV1/2,了解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情况,对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患者 输血前检查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胃肠疾病的口服超声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的对照分析,探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肠疾病诊断的可靠性、敏感性及阳性率的问题,期望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在胃肠疾病的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清溪医院功能科B超室行胃肠超声检查阳性患者67例(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13-67岁,并在本院胃镜室全部行胃镜检查,部分病例行粘膜活检,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7例超声诊断阳性病例,其中胃恶性病变13例(胃癌10例,贲门癌1例,胃淋巴瘤癌2例);胃炎12例;消化性溃疡20例;息肉6例;平滑肌瘤5例;贲门失迟缓症5例;十二指肠胃反流6例。恶性病例超声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符合率76.9%,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符合率为69.2%。结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从而提高社区患者肿瘤的检出率,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口服超声造影检查 胃镜检查 胃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与死亡率关系。方法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24小时完成心电图,并根据头颅CT结果分成脑梗死及脑出血两组。结果在脑梗死组,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T波倒置(34.48%),ST段下移(32.76%),QT间期延长(29.31%)和U波出现(27.59%)。而在出血组则为T波倒置(33.33%)、心律失常(33.33%)、U波出现(30.95%)及ST段下移(23.81%)。在脑梗死组死亡患者中,最常见ECG改变为ST-T改变,而在出血组则是U波的出现(60%)。结论心电图改变及异常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常见,而且其心电图异常是多样的。从T波倒置到ST段下移在脑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中都可出现,而在脑出血患者中T波倒置及心律失常更为常见。总体来讲,脑出血组死亡率比脑梗死组高,心电图异常患者具有更高死亡率。

  • 标签: 脑卒中 心电图 死亡率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对藏族同胞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0例甲亢心脏病心电图改变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口服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适当口服心得安/倍他乐克,有心衰者用强心、利尿、醛固酮、扩血管等疗效满意。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以心动过速为主要心电图表现,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心律失常和心衰能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甲亢 甲亢性心脏病 诊断 治疗 心电描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拔5000m以上青年人心电图aVR波的特点。方法主要选择移居海拔5000m以上6个月、12个月的青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移居高海拔地区后6个月(n=116),aVR波中以主波向上且R波为主的占到近39.66%,12个月(n=90),占43.96%;R波最高达0.85mV,Q波最深达0.91mV;其波峰主要表现为Qr、qr、rSrˊ、qR等;出现电轴右偏分别为75例(64.65%)、55例(61.11%);伴随有ST-T的改变,以ST抬高、T波倒置改变较为显著,P<0.05。结论高寒缺氧的情况下,健康青年人的心电图aVR波改变,有其特有表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64例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结果64例患者中,52例窦性心率过速,占81.25%,43例心脏顺钟向转位,占67.19%。47例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中,13例伴有两种以上或两种心律失常,占27.66%。其中7例心电图显示右侧束支传导阻滞,占14.89%;6例左侧束支传导阻滞,占12.77%;14例房性早搏,占29.79%;9例室性早搏,占19.15%;5例房颤,占10.64%;1例室颤,占2.13%;1例室上性阵发性心率过速,占2.13%;2例房室传导阻滞,占4.26%;2例室性阵发性心率过速,占4.26%。死亡率达8.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发作期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的分析,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患者划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阳亏虚证、痰阻心脉证以及心气亏虚证等七个不同证型,采用统计学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测中都会表现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本次200例冠心病患者中18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中心肌缺血138例(69%),心律失常42例(21%),正常20例(10%)。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最多的分别是早搏72例(36%)、传导阻滞36例(18%)、房颤房扑29例(14.5%)。结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变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根据本虚标实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可更直观了解每种类型的心电图变化,为临床诊疗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中医辨证分型 心电图 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