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胰腺癌根治术术式复杂,仍然存在比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并发症危险因素并针对性预防能够减少并发症。建立胰腺外科专业小组,实现胰腺手术专业化,围手术期处理规范化,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的疗效。方法取穴针刺后溪、三间穴位,再加手法推拿配合治疗,1日1次。结果80例中,一次痊愈44例(55.0%),两次痊愈者23例(28.8%),三次痊痛者9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例(分别占2.5%)。治愈率100%。结论针刺穴位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后溪穴 三间穴 针刺 手法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并观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将1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弗莱莫星+雷尼替丁+维敏胶囊,维敏胶囊+雷尼替丁,单纯雷尼替丁治疗。结果A组5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效,其中2例好转,48例痊愈。B组50例患者中,3例无效,12例好转,35例痊愈,C组50例患者中,3例无效,10例好转,37例痊愈。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受到幽门螺旋菌的影响,HP阳性患者病情易于加重,同时复发率更高。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如联合用药,其中,弗莱莫星+雷尼替丁+维敏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病房的疼痛治疗优质护理应用。方法80肿瘤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治疗。小结患者通过我院的治疗护理病情缓解。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肿瘤内科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内科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观察和护理的探讨和总结。通过分析数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以及观察和护理体会,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的认识,能及时抢救、观察和护理患者,从而根据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急救措施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为65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组)的I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25例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并与同期104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虽然手术费用高、操作技术难度大,但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认识的改变,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方法。方法分析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把221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采用PCEA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减轻,入睡情况比对照组好,不需要使用安眠镇痛等止痛药物,实验组镇痛效果良好。但是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病人出现恶心的次数多,应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PCEA能有效缓解手术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自控硬膜外镇痛妇科手术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2月至2008年3月就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生存率等临床资料,所有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根治性切除术组(22例)和姑息性切除术组(21例),对比分析两组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5年生存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临床表现以黄疸最为常见,占86.0%,其次是尿黄(81.4%)和皮肤瘙痒(72.1%);经过常规超声、CT及MRI联合检查,根治性切除术组和姑息性切除术组对肝门部胆管癌检出率分别为90.9%和95.2%;MRI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阳性率(χ^2=7.379,P〈0.01)。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术组(χ^2=14.321,P〈0.01),1、3、5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术组(r=6.018、χ^2=2.842、r=17.483,P〈0.05)。结论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MRI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采取超声联合CT或MRI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能够提高此类患者的远期存活率。

  • 标签: 胆管肿瘤 早期诊断 胆道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介入组和非介入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h、6h、3d以及7d后NIHSS评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d后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介入治疗组在治疗7d后比非介入治疗组的NIHSS评分要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和非介入治疗两种方式对治疗脑梗死都有疗效,而脑梗死患者通过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介入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介入 溶栓 疗效
  • 简介:背景: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判断标准的一个条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但其体现椎体骨折自身病理改变特点的价值很少得到体现。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不同时期的骨密度范围及病理学特征,验证骨密度变化病理特点的一致性。方法:对45例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术前均行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T值)检测,同时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之后给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常规行活组织取出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前骨密度测定可见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病理学表现:骨小梁随骨密度的丢失而变细、稀疏、数量减少,同时骨小梁之间间隔增宽,排列随着压缩程度的不同呈不规则或断裂、紊乱、甚至出现坏死,周围可见纤维增生,后期有反应性新生骨的形成。骨密度下降的趋势骨折病理表现的过程有一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骨质破坏分期是一个渐进性的病理发展过程,而骨密度的下降可反映椎体的压缩破坏程度。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病因和我们需要在平时注意的事项,然后通过中医的治疗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系统化的治疗。方法因为现代医学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中医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说明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就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结果以中医的治疗理念为基础,通过临床的试验和研究,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地进步。结论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还是需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建立治愈肠易激综合征完善的治疗体系。

  • 标签: 中医药的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现状与挑战
  • 简介:背景:软组织松解是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的主要手段,对不同的膝关节疾病和畸形程度其全膝关节置换中软组织松解方法各不相同。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使高度屈曲挛缩的膝关节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中膝关节的屈曲挛缩软组织松解的处理。方法:对26例屈膝畸形在20°-60°的初次全膝置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其全膝关节置换中软组织松解步骤及每步松解后畸形残留情况。全膝关节置换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与结论:26例膝关节的屈曲畸形在软组织松解后得到纠正。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后关节囊松解,屈曲畸挛缩畸形得到了纠正,活动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示充分的后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松解可以矫正绝大部分屈曲畸形,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并非必须。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膝关节置换 屈曲畸形 后关节囊 副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频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分为两组,采用高频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频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采取高频心电图诊断的观察组患者的隐匿型冠心病临床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频切迹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掌握适应证,选取合适的诊断方式,或者是采取联合诊断的方式,才能够切实的提高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和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隐匿型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抽血出现晕针的主要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2例抽血晕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抽血晕针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年龄、心理因素、性别以及护士穿刺技术等多个因素,在对抽血晕针患者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后,大多患者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未有严重不良问题出现。结论提高护士人员穿刺水平、调整患者心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抽血环境是减少健康体检抽血晕针较为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健康体检 抽血晕针 原因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