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结核性胸膜炎在本院治疗患者,(时间:2019年12月~2021年2月),行治疗对比性研究分析,数组排列电脑分组,对照组(标准四联结疗法,n=40),实验组(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n=40),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指标(胸膜厚度、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质疏松、乏力汗多、向心性肥胖)。结果:(1)治疗指标:实验组胸膜厚度、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2)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骨质疏松、乏力汗多、向心性肥胖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泼尼松 标准四联抗结疗法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皮疹特点及肺部病变特点与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风湿科就诊的皮肌炎患者50例,其中26例MDA5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4例MDA5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状况,比较两组肺部HRCT评分和皮疹特点与肺部病变特点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肺部6个区域HRCT评分表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皮疹 肺部病变 抗MDA5阳性皮肌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复方黄黛片(RIF)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TO联合ATRA对37例初治APL患者诱导治疗,巩固治疗采用ATO/RIF联合ATRA,维持治疗采用RIF联合ATRA,观察其完全缓解(CR)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巩固阶段RIF组及ATO组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2月,37例初治APL患者中有1例因发生DIC死亡,35例获CR,CR率94.6%,28例出现白细胞升高,9例出现可控的ATRA综合征,1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皮疹,2例复发,其中1例血液学复发前出现髓外复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结论 砷联合ATRA治疗APL方案安全有效、CR率高、复发率低,RIF对比ATO不良反应率未见明显提高。

  • 标签: [] 砷剂 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完全缓解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外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预进行CT增强造影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此次探讨对象,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造影外渗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对于降低CT增强造影过程中对比外渗的使用效果显著,并且能够对患者有更好的护理效果,临床使用值得推行。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CT增强造影检查 对比剂外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铋四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9年-2021年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铋四联治疗(n=30)和益生菌联合治疗(n=30);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症状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相比临床疗效,常规组(80.00%)低于实验组(96.6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铋四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益生菌 铋剂四联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中医症状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造影优维显药物过敏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实施CT造影优维显药物显影检测中出现过敏情况的病人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共计60例,分析统计所有过敏患者的过敏症状以及程度,并总结归纳对患者实施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其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急救护理后12h内呈现恢复趋势,且均于48h内完成恢复,无任何患者因为造影造成器官病变或死亡情况。结论:CT造影优维显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情况,在实施该药物时应当充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反应,若是出现过敏情况需要立即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

  • 标签: CT造影剂优维显药物 过敏 临床急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工作当中,采取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予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7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采取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实施治疗设为研究组,每组各35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的效果为97.14%,常规组患者的效果为82.86%,数据对比研究组效果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采用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予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所以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药颗粒剂活瘀消肿汤 临床疗效 观察 创伤急诊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与热毒宁注射的疗效。方法:取87例试验样本,随机分组,接诊时间为2020.01-2021.02,应用利巴韦林(n=44,常规组)和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n=43,试验组)两种用药方案,对比症状消退时间、总有效率和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试验组住院(5.13±0.62)d,疱疹(4.45±0.74)d消失,(1.68±0.43)d退热,用时比常规组短,WBC(7.24±0.71)×109/L,Hs -CRP (3.54±1.15)mg/L,比常规组低,总有效率95.35%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治疗中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和热毒宁注射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提升总有效率,对其症状消退、病情恢复有促进效用。

  • 标签: 效果分析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气雾剂 热毒宁注射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肠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诊治的90例出血性内痔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泡沫硬化治疗组,套扎治疗组,套扎联合泡沫硬化治疗组,每组患者各为3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套扎联合泡沫硬化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00%,优于硬化治疗组和套扎治疗组(86.67%、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应用钙离子增敏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失代偿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钙离子增敏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 失代偿性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流行病学分析,近20年来我国乳腺癌病人特征呈现年轻化和高发趋势,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总数跃居世界第二。长期以来乳腺癌术后微小病灶的残留并导致乳腺癌最终复发的临床问题尚未根除,因而没有一个公认的促进乳腺癌早期发现可行方案,治疗方案尚不明确,疗效无法评估,复发无法控制。循环肿瘤DNA(ctDNA)是微小残留癌细胞死亡后释放的一段小片段DNA,其特点携带了癌细胞所特有的基因突变信息,但是由于ctDNA极其的微量并被掩盖在大量的循环游离DNA(cfDNA)之中,且通常ctDNA与cfDNA极其的相似,甚至只有单个碱基的区别,所以ctDNA一直没有被发现。随着二代测序技术(NGS)的发展与革新,科学家已经能够进行DNA的深度测序。本文旨在通过讨论乳腺癌的基本发病规律以及微小残留病灶的特征,进一步阐述ctDNA的基本性质以及在诊疗乳腺癌的预测,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监测与复发风险的评估。重点讨论基因突变在区别正常cfDNA与ctDNA的重大应用。ctDNA已成为一种特征性肿瘤标志物,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检测ctDNA而发现早期的肿瘤,这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用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观察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早期乳腺癌,微小残留病灶,基因突变,ctDNA,NGS测序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卵巢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治疗难度较高,预后效果较差。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应用PARP抑制剂治疗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本篇文章,作者分析PARP抑制剂在BRCA1/2突变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PARP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引用进展。

  • 标签: PARO抑制剂 BRCA1/2基因突变 晚期卵巢癌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卵巢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治疗难度较高,预后效果较差。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应用PARP抑制剂治疗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本篇文章,作者分析PARP抑制剂在BRCA1/2突变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PARP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引用进展。

  • 标签: PARO抑制剂 BRCA1/2基因突变 晚期卵巢癌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LCE1基因突变致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分析1例确诊激素SRNS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Sanger测序验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8月龄,确诊为SRNS,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PLCE1复合杂合突变c.1000dup和c.5305C>T,Sanger测序验证显示c.1000dup位点杂合变异来源于父亲,c.5305C>T位点杂合变异来源于母亲。通过分析本次检测出的变异均为致病性突变,c.1000dup变异为新发突变。结论 PLCE1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SRNS,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可作为一种敏感的SRNS分子诊断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进行定量检测的作用。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已得到确诊。对全部患者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进行定量检测,获取对患者的检测结果,然后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对比,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进行定量检测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可以将其用于对患者的诊断工作,还可以为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定量检测 检测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他汀类与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段时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纳入的样本容量为60例并进行平均分组。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疗效和对治疗满意度的对比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的数据要优于阿司匹林组;在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阿司匹林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他汀类和两种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健康教育对门诊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初次用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 ,观察组采用对患者使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跟踪指导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持续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对患者实施使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 用药治疗后观察组病情缓解有效时间(4.5±2.0)d,月复诊次数(1.5±0.5)次,对照组用药病情缓解有效时间(7.5±3.5)d,月复诊次数(4.5±2.5)次,观察组较对照组安全正确用药效果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 健康教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胰腺炎患者通过生长抑素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胰腺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乌司他丁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生长抑素注射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胰腺炎患者通过生长抑素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还能够起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胰腺炎 生长抑素注射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监测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了227例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为监测组(n=92)、对照组(n=135)。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β受体阻滞治疗,监测组在患者NT-ProBNP水平指导下接受β受体阻滞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监测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与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支架平均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成功、支架平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的LABR、利尿、ACEI、等量卡托普利应用与监测组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的等量呋塞米、醛固酮受体拮抗应用剂量大于监测组,(P<0.05)。监测组患者的再入院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监测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患者的评估以及药物疗效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NT-ProBNP水平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冠心病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小儿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实施Vitapex糊联合根管填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6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作为此次评估对象(入选时间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有患儿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各38例,分为研究组(给予Vitapex糊联合根管填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填充治疗),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状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乳牙慢性根尖周炎 Vitapex糊剂 根管填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