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颞浅筋膜瓣翻转覆盖Medpor耳支架Ⅰ期全耳再造在烧伤全耳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以Medpor为耳廓支架,掀起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耳支架,筋膜表面游离植皮行Ⅰ期全耳再造,共修复15例烧伤全耳廓缺损患者.结果15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支架Ⅰ期全耳再造,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步骤少、患者损伤小以及术后耳廓形态满意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修复烧伤全耳廓缺损畸形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烧伤 全耳缺损 再造术 修复
  • 简介:患者,女,64岁。因"腰椎减压+融合术后腹痛伴血压下降2天"于201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曾于2015年8月9日在外院行腰椎减压+融合,中出血2000ml并输血抢救,后转入本院。入院低血压,发生两次呼吸心跳骤停,查体:明显腹膨,腹部张力高。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后方明显造影剂外泄,判断为主动脉破裂出血(见图1)。入院诊断:(1)腹主动脉破裂;(2)失血性休克;

  • 标签: 腹主动脉破裂 减压融合术 腔内治疗 呼吸心跳骤停 失血性休克 下段
  • 简介: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研究热点,融合与非融合内固定治疗长期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33~58岁,平均(49.7±3.4)岁。术前完善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椎体加间隙平扫+二维重建CT,腰椎MRI及腰椎功能评分,手术方式采用后路相应病灶节段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采用腰椎障碍功能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0个月,平均(61.1±19.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为93%(28/30)。ODI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显著下降,疼痛评分VAS也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腰椎失稳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能保留腰椎生理性运动功能的作用,改善腰椎失稳的效果确切,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腰椎退变 非融合 内固定
  • 简介:腰椎滑脱症已被认识200多年,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椎板切除减压,峡部直接修复植骨内固定,脊椎融合,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8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该症,疗效明显提高,90年代以来椎间融合器也被逐渐采用,疗效也较好,这二种方法各有所长,尚难分优劣,我院结合二种方法优点,自1999年7月-2002年1月,联合使用两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31例,术后31例症状消失,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症 系统治疗 椎板切除减压 疗效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腰椎融合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是否发生邻椎病并分为邻椎病组和无邻椎病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措施、有无进行悬浮固定、手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有无存在退变、手术中有无进行椎板切除以及融合节段等有关数据,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剔除(P>0.05)的因素,对年龄、手术措施以及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为腰椎融合患者出现邻椎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椎病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位护理干预用于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3年2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4例进行腰椎融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我院前后顺利分作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32例)和观察组(体位干预康复护理,32例),分析干预后ODI评分、BI评分、体位转移安全达标率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ODI更低,BI评分及体位转移安全达标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评分无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干预康复护理能促进腰椎融合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体位护理 腰椎融合术 康复护理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不同原因致近指间关节毁损采用新型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2例均一期愈合,无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结论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较传统的融合方法,在融合骨接触面和控制旋转上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 关节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凸角度数、椎体前缘高度,用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前后凸角度为(18.03±1.98)°,椎体前缘高度(21.07±3.10)mm;术后6个月后凸角度为(6.01±1.33)°,椎体前缘高度为(31.79±2.54)mm。术后6个月,患者的凸角度明显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02、15.28,P均<0.05)。术前Frankel分级为A级20例、B级14例、C级21例、D级9例、E级6例;术后Frankel分级为A级16例、B级7例、C级8例、D级9例、E级30例,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胸腰椎 多节段 脊柱骨折 内固定
  • 简介:背景:腰椎手术常伴随大量失血,且失血形式不仅局限于中可见的显性出血,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同样意义重大。目的:通过对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术前、术后即刻血常规的监测,以及手术过程中显性出血的准确计算,研究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隐性失血的情况,从而更科学地了解患者失血量变化,及时纠正贫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统计患者身高、体重、手术节段及手术当天早晨及术后1h内血常规检查结果以获取患者血细胞比容信息,并准确测量手术前后纱布重量、中液体冲洗量及吸引器内液体量。根据以上数据,通过Gross方程计算患者中显性失血量、理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男34例,女44例,平均年龄(55.3±15.2)岁。手术时间(134.2±30.0)min,麻醉时间(162.0±32.5)min。患者理论总失血量为(726.5±276.3)ml,其中显性失血量(396.6±155.3)ml,隐性失血量(329.8±234.6)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42.3%。结论:腰椎多节段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存在大量隐性失血,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单纯靠显性失血评估患者贫血及循环情况。重视隐性失血、准确评估患者失血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出血量 腰椎融合术 隐性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综合症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入住我院进行老年腰椎管狭窄综合症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实验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手段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且良好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患者疾病治愈以及医院的长远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老年腰椎狭窄综合症 护理效果 术中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介绍改进的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的手术特点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56例,其中中央型突出64例,外侧型突出284例,极外侧型突出8例.伴有侧隐窝狭窄者86例.手术经入路进行,借助显微内窥镜系统和特殊工具,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等减压步骤.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中减压彻底,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术后第1d即下床活动,3~5d出院.所有患者症状均得以缓解;手术后最常见的不适为短期下肢麻木.结论经入路的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标签: 腰椎间盘摘除术 显微内窥镜 手术入路 适应证 手术器械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式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TLIF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11例,按Lenke标准评价脊柱融合情况,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较大程度的复位,术后随访1~2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A级10例,B级1例;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9例,良1例,可1例。结论TLIF式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症,其脊柱融合满意,疗效显著可靠。

  • 标签: 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 椎弓根系统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围期护理模式,探究围期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将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人。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沿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另一组患者则采用围期护理模式进行对比。结果围期护理,不仅在住院时间上少于传统护理组,并在整个临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率为6.67%(1例)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3.33%(5例),在疗效总有效率上围期护理也高达93.33%(14例),高于传统护理组的60%(9例)。结论围期的护理模式,不仅能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在整个护理中更安全,并且有更显著的疗效总有效率更,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骨水泥介入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围期护理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骨水泥介入治疗的46例腰椎骨折患者,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时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骨水泥介入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系统化围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尽快恢复。

  • 标签: 骨水泥 腰椎骨折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错缝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推拿科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4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错缝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关节错缝术 腰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应用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凸成形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4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进行分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在骨折15天以上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骨折7天内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功能障碍评分以及骨折椎体压缩情况。结果 对比功能障碍评分以及骨折椎体压缩情况,实验组评分和压缩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时应用经皮椎体凸成形尽早的治疗能够加快患者椎体功能恢复速度,并且矫正椎体凸畸形,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靶点消融中配合及术后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腰痛JO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的下腰痛JOA评分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加以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靶点消融术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