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中优化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对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患者的中护理进行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健康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椎弓钉 固定术 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导向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CT导向下注射臭氧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随访患者3-12个月,临床治疗显效74例,显效率为82.22%;有效12例,有效率为13.33%;无效4例,无效率为4.4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CT导向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并且可以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的改变,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臭氧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围期采取综合护理效果对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骨折患者60人,利用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0人。围期内,甲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乙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长、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乙组的四项指标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期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加速骨折愈合,并可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骨折 围术期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外侧入路手术用于外踝与后踝骨折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4例外踝与后踝骨折患者,运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复位以及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平均失血量及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5.5±24.0)min、(45.5±19.7)ml和(12.4±3.6)周,患者术后均为出现并发症状况。1年,对患者运用足踝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其中优良率为85.71%,结论针对外踝和后踝骨折患者,对其采用俯卧位外侧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中显露清晰,具有良好复位及固定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俯卧位 后外侧入路 外踝与后踝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前外侧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围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可改善患者围期指标,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后内侧倒L形切口 前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髋关节置换实施过程中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外侧入路)与实验组(32例:外侧入路小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中失血量、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后外侧入路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间入路和外侧入路在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外侧入路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间入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法行甲状腺叶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叶全切除术 中间入路 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凸成形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A组病人经皮椎体凸成形方式进行治疗,给予B组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病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凸成形以及经皮椎体成形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需要依照病人具体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80例,均为本院接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4月起到2023年4月止,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平均纳入至实验组(40例,围期护理)和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针对二者护理后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展开比较。结果:护理对护理有效率比较,结果为实验组92.50%均优于参照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二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97.50%明显较参照组70.00%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应用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护理水平,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MIS-TLIF)与传统腰后路椎间融合(PLIF)治疗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62例肥胖患者LDH的临床资料。患者BMI均≥28kg/m2。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MIS-TLIF组(30例)与PLIF组(32例)。术前2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差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疼痛VAS评分、ODI、JOA、血清CK水平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手术时间较长[(154±54)minvs(103±31)min,t′=4.489,P〈0.01],但中出血量较少[(134±20)mLvs(357±43)mL,t′=26.350,P〈0.01],术后引流量较少[(48±13)mLvs(375±26)mL,t′=61.730,P〈0.01],术后卧床时间较短[(4.8±1.3)dvs(8.7±2.9)d,t′=6.760,P〈0.01]。与PLIF组相比较,MIS-TLIF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K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1),术后第3天及3、6个月MIS-TLIF组腰背痛VAS评分低(P值均〈0.01),术后3、6个月MIS-TLIF组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6个月MIS-TLIF组JOA评分增加(P值均〈0.01)。PLIF组有3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其中感染1例;MIS-TLIF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MIS-TLIF式治疗肥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又可以减少术后腰背痛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肥胖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 简介:背景:使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骨缺损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而椎间植骨中rhBMP-2使用量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评价rhBMP-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因腰腿痛接受腰椎融合的60例≤65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自体骨组、rhBMP-2(1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rhBMP-2(2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常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节段为1~2个椎间隙;其中单纯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rhBMP-2(1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7个椎间隙;rhBMP-2(2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临床疗效评价包含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评价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片;CT矢状位重建,观察上下终板间连续性骨小梁,横断面观察有无椎管游离骨粒、异位骨化.术后随访2年.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3组疾病组成、融合节段、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深部感染;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单纯自体骨组和2mgrhBMP-2联合自体骨组各1例).无内固定失败.未见椎管内游离骨粒脱出及异位骨化.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末次随访融合率比较,仅2mgrhBMP-2组与单纯自体骨组及1mg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椎间融合使用自体骨联合2mgrhBMP-2,可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腰椎融合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研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运用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本组课题,研究组、对照组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中失血量、中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的VAS评分、手术优良率、术后4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术前以及术后3d以及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THA) 外侧入路( PLA) 和直接前方入路(DAA) 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 PLA 行 THA 的患者 25 例( PLA 组) ,再选取同期经 DAA 行 THA 的患者 25例( DAA 组) 。比较 2 组观察患者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并做记录。观察两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具体包括出血、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脱位等。结果 2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并发症低于PLA组。DAA 组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优于 PLA 组(P<0.05)。结论 与PLA比较,经DAA行THA具有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高的优点,且并发症较少,短期内对 THA 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骨折腹胀的原因及有效的鼓励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2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观察组患者胸腰椎骨折腹胀发生率为11.48%,对照组患者为32.79%,两组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发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腹胀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采用经胸或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后卧床2~3个月,抗结核治疗1.0~1.5年。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疗效满意,1年内结核病无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植骨3~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在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胸椎结核 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腹部按摩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9胸腰椎骨折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90名,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前45名为常规组,使用基本的方法进行护理,45名为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采用艾灸联合腹部按摩进行干预,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腹胀便秘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常规组的腹胀便秘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的腹胀便秘改善情况,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结论 艾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患者,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艾灸 腹部按摩 胸腰椎骨折 腹胀便秘
  • 简介:近年来对小肾癌(直径〈4cm)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对孤立肾或双侧肾癌以及对侧’肾功能虽暂时正常但患有严重威胁。肾功能疾患的患者行肾部分切除已被广泛接受。1993年Winfield及同事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目前国内有条件的医院已逐渐开展了此式。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 小肾癌 肾功能 孤立肾
  • 简介:由于肾上腺位置深在,开放性肾上腺手术视野暴露困难,自1992年开展首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以来,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就改变了传统开放性肾上腺手术暴露困难的弱点,并且由于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中出血和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其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逐渐成为目前肾上腺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 标签: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后腹腔镜 肾上腺手术 暴露困难 “金标准” 肾上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