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无创通气的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进行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RR和H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以及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预测值、FEV1值、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HR、RR均显著下降,但实验组的HR、R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患者pH值、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疗效,且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桑皮止咳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血清和肺泡灌洗(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桑皮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8只。通过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咳嗽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豚鼠模型。观察豚鼠的血清和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止咳中、高剂量组相互之间组胺和白三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止咳低剂量和西药组及中、高剂量组中组胺和白三烯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止咳颗粒能有效的缓解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参与免疫调节的炎症介质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有关,但需要达到足够的剂量时才能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 标签: 桑皮止咳颗粒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组胺 白三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片+奥美拉唑治疗)和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片+泮托拉唑钠注射治疗),各40例。比较其疗效、不良反应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含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提供科学用药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含铋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含铋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含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含铋剂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2月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 90例,根据监护人意愿将患儿分为三组: A、 B和 C组。 A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B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喷鼻, C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喷鼻。治疗 12周后,通过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腺样体大小的变化分析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腺样体厚度 /鼻咽腔宽度比值 (A/N)下降。 C组的有效率高于 A组和 B组,而 A组和 B组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患者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与对照组的9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宫腔镜下手术比较,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切除术 月经过多 排卵性功血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使用外敷药物与敷料选择的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98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共计10050例采取留置针输液,全部患儿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基础上实施预防、处理措施,观察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结果经预防、处理后,本组10050例患儿中80例发生静脉炎,占0.80%,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静脉炎比例分别为50.00%、35.00%、12.50%、2.50%。本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1.52%,包括输液外渗0.47%、皮下血肿0.36%、皮肤刮伤0.36%、留置针脱管0.14%、留置针阻塞0.20%。经调查显示,本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8.77%。结论本科室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500例新生儿实施静脉炎预防及对症处理措施后,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静脉炎得以缓解,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腰椎功能也得到良好恢复,组间所有数据差异经计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清疼痛介质 炎症介质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的机制,比较治疗前后脑脊液中反映疼痛指标的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和西京医院脊柱外科的82例因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10分,重度]而需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两种检测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1周、2周、4周脑脊液中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结果在颈椎和腰椎病变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后3d、1周、2周、4周,脑脊液中P物质蛋白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与脑脊液中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降低密切相关。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 脑脊液 P物质 胱抑蛋白C
  • 简介:背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围术期血液管理中,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能有效减少手术失血、降低输血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也被用于改善贫血状况。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THA中静脉使用TXA联合术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静脉铁对输血率、贫血恢复及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型THA的患者80例,实验组术中使用TXA联合术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共4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TXA但术后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共40例。比较两组输血率、术后1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术后贫血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实验组输血率10%,对照组输血率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Hb高于对照组[(105.2±16.2)vs(94.9±11.3)g/L,P〈0.01];实验组术后1周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1%vs96.9%,P〈0.01);实验组出院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10.0)vs(50.3±6.9)分,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81.1±7.8)vs(73.7±10.0)分,P〈0.01];术后1周Hb与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呈正相关(r=0.440),为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次单侧THA,术中使用TXA联合术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静脉铁相比于仅术中使用TXA而术后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静脉铁,虽不能降低术后3d内患者的输血率,但能促进术后Hb恢复,降低贫血发生率,并加快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具有安全性。

  • 标签: 氨甲环酸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关节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噻托溴铵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以及FV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EV1以及FVC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噻托溴铵 茶碱缓释片 肺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氯吡格雷片与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治疗的100例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加泮托拉唑钠注射液(规格40mg/瓶)治疗,参照组将泮托拉唑钠改为奥美拉唑钠注射液(规格40mg/瓶)治疗,两组共治疗1个疗程(7日)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7d后,研究组的前列腺素E2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氯吡格雷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AMI伴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佳,积极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 标签: AMI 消化道出血 氯吡格雷 泮托拉唑
  • 简介:背景:活血化瘀止痛中成药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但目前尚无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验证其有效性。目的: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对照研究验证活血化瘀止痛中成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自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由中国国内13家大中型医院联合参与,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对照的试验设计,按照3︰1的比例纳入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止痛中成药——颈舒颗粒)36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120例。两组受试者按连续4周,每日3次,每次1袋的剂量口服试验药物或安慰,分别在服药后第2周和第4周接受访视,主要疗效指标为疼痛评分(0~100分),观察治疗后疼痛评分变化值及变化率,同时复查相关检验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价试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神经根致压物性质(软压迫、硬压迫及混合压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完成研究病例数386例,其中试验组299例,对照组87例。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359例和120例进入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FAS),有299例和91例进入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set,PPS),有358例和117例进入安全性分析集(safetyanalysisset,SAS)。PPS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基线VAS评分分别为(49.3±7.0)分和(50.1±7.3)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VAS评分较基线的下降值分别为(12.9±13.5)分和(22.7±15.1)分,变化率分别为26.52%±27.66%和45.71%±30.10%,与基线比较,各组的前后差异以及变化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两组VAS评分下降值和变化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AS分析结果类似。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软性压迫者,试验组的VAS评分下降值和变化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活血化瘀止痛中成药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缓解神经根性疼痛方面有效,特别是对于软性压迫的病例。

  • 标签: 颈椎病 中成药 临床研究
  • 简介:背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有效微创治疗手段,高度移位型LDH的手术相对比较困难,入路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或经椎板间入路PELD治疗高度移位型LDH的技术要点、入路选择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PELD治疗高度移位型LDH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34-69岁,平均48岁。13例向尾侧脱出移位,6例向头侧脱出移位;责任节段包括L3/41例,L4/511例,L5/S17例。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为63.5%±10.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腰痛(5.2±2.1)分,腿痛(7.1±2.4)分。14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5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0min。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0.8个月。末次随访时,ODI为10.8%±6.8%,VAS腰痛评分(2.1±1.1)分、腿痛评分(1.8±0.9)分。与术前相比,ODI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MacNab法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良4例、可1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7d腿痛症状复发,椎间孔镜下探查未见再疝出,消肿镇痛等对症处理2周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PELD治疗高度移位型LDH时,经椎间孔入路或经椎板间入路的选择需根据LDH的节段与移位的方向个性化选择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突出 脊柱内镜 脊柱手术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噻托溴铵协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并耦合无创通气在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近年来来院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筛选出100例符合试验要求的患者建立试验研究模型并入组试验,对照组5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行耦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的组间差异。结果在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征肺功能的FEV1、FEV1/FVC、FEV1%三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在总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噻托溴铵协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耦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无创通气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