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苑愿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康复组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采用介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进行。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即选择108人进行对比研究,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54人。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B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人员考核评分,结果显示,B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结论: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采用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能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细节管理 医院感染 引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对神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分组的方式,选择60名神经介入围手术患者通过抽签方式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组仅仅采用基础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明显低于接受基础护理的对比组;同时也发现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然高于对比组。结论:让神经介入围手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应该广泛推广优质护理。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介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在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与给予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观察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于我院以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96例患者。在这96例患者中,其中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给予特殊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发放医院自制的评判表计算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的得分,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来看,给予特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小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且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得分来看,观察组患者得分较高,并且各项能力均处于高得分状态,说明给予特殊护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的恢复。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特殊护理,第一可以帮助降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第二可以帮助患者较快恢复生理心理各项机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介入术 急性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医护理。结果:在PSQI的评分比较中,护理后,实验组的总分(5.25±1.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分(9.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西医护理 冠状动脉 睡眠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汉方舱医院新肺炎轻症患者护理人员零感染的有效管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江汉方舱医院从医院的医疗模式创新、护理人员管理、患者管理、工勤人员管理、物资及垃圾管理、身心管理等6个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管理。结果:江汉方舱医院医院布局改造合理,护理人员防控到位,轻症患者得到了科学诊治,防护物资得到了有效利用,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自2020年2月5日至3月9日休舱共收治1848人,转出521人,出院1327人,实现护理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目标。结论:江汉方舱医院临时改造布局合理,分区隔离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防疫资源的优化配置,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人员防控有方,驻地感控细则合理有效,重视医患的人文关怀及身心护理,对新肺炎轻症患者治愈速度提升、治愈数量增加并确保护理人员零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江汉方舱医院 新冠肺炎 轻症患者 护理人员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支气管镜介入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1.51±3.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67±4.25)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过程中,精细化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 支气管镜介入 精细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室围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抽取时间段选定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取病例数为80例,抽取疾病类型为介入手术患者,以此作为研究样本,经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干预方法分别为常规管理、规范化管理,比较分析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外科洗手手消毒规范正确执行率、消毒铺巾规范执行率、铅衣规范清洁消毒合格率)与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室围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提升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室 围术期规范化管理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本次入组患者为神经内科介入患者,抽取100例,患者均为2018.4-2021.4期间入院,采取抽签分配模式法分为2个组,干预组为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评比指标: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与一般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介入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 标签: 过渡期护理干预 介入术 神经内科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相关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术中的护理配合效果及满意度。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190例急诊介入术患者,探讨组与比对组分组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完成,比对组由护士行常规护理,探讨组由导管室护士行护理配合措施,分析统计比对组与探讨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数据,探讨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比对组,P

  • 标签: 急诊介入术 护理配合 导管室护士 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与我院神经外科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拣选90例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利用电脑程序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临床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7.9%;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流程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有效率。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围手术期 常规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80例,按照手术后护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基础护理40例,延续性护理40例,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率进行比较,证明护理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小组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基础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基础护理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基础护理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术后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落实于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60例进行分析实验,选择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抽签方法分成参比组、实验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疗效较优异,应用于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降低治疗护理风险。

  • 标签: 自护能力 临床护理路径 介入栓塞手术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介入手术一次性高值耗材收费错误发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时间节点,将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2020年1月1日我院开始实施介入手术器材管理PDCA循环模式),各50例,观察实施前后收费错误发生率及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前后收费错误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为16.00%,实施后为2.00%,且实施前后质量管理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质量抽查评分以及年度管理总评分均好于实施前。结论:在介入手术一次性高值耗材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收费错误发生率,所以可推广该管理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一次性 高值耗材 收费错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头坏死介入术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对于64位在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各32名病患。对比两组住院时长。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1.29±1.02)低于对照组(2.59±1.77)。实验组住院时长(1.71±0.25)少于对照组(1.96±0.98)。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在经过介入治疗过程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并降低住院时间与疼痛评分,影响效果明显。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股骨头坏死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告知与温馨提示对不良事件率的影响。方法以8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12月,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40例、护理告知与温馨提示),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告知与温馨提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服务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到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服务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手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患者采用微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前组施以微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心理状态指标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状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介入患者,采用微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微创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2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已同意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86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分别出现2例、9例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20.9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中仅2患者不满意,满意度95.34%,反观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不满意患者8例,满意度81.39%,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针对性,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 股动脉鞘管 并发症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