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最终结局,属于一种进行性、不可逆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目前非透析疗法,如口服胃肠透析液、结肠透析疗法及中药灌肠等方法,因较繁琐,患者往往不能耐受[1],另外使用较广泛肠道吸附剂,常有引起便秘副作用,毒素清除不够理想,还可引起腹胀、纳差等胃部不适,影响疗效,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服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口服胃肠透析液 肠道吸附剂 大黄炭 非透析疗法 临床综合征
  • 简介: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一,多发、难治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膀胱癌特点,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治疗方案效果均不理想。膀胱癌复发和转移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对于晚期肿瘤、表浅膀胱癌以及有耐药性原位膀胱癌。鉴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新治疗方法出现。重组腺病毒介导膀胱癌基因治疗是目前关注最多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组腺病毒介导 原位膀胱癌 病毒治疗 术后复发率 泌尿系统肿瘤 治疗方法
  • 简介:2013年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JASN)发布了一份关于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发病率荟萃分析,对312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中国有8项研究入选),发现成人AKI总体发病率为23.2%,全因死亡率为23%,AKI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现患率 肾脏病学 总体发病率 横断面调查 肾前性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放射诊断学技术,尤其是介入治疗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造影剂(CM)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碘造影剂应用过程中重要并发症。CIN在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病因占11%,成为导致急性肾衰竭第三位致病因素[1],死亡率高达35%,目前造影剂肾病已经成为放射学家、心脏病学家和肾脏病学家共同关注问题。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介入治疗 急性肾衰竭 医学影像学 放射诊断学 心脏病学家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在全球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广泛肾脏纤维化是CKD显著特点之一。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导致结果,而肌纤维母细胞直接决定了纤维化程度,并可能与肾功能丧失有重要关系。迄今为止,肌纤维母细胞来源仍不十分清楚。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上皮细胞可转化为问质细胞并穿透肾小管基底膜,成为间质肌纤维母细胞。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周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管基底膜 上皮细胞
  • 简介: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发病。自1968年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首先报告该病以来,经过近40年研究,对该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认识有了很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因此至今为止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如何控制IgAN进展、提高疗效,一直是临床肾脏病学工作者希望解决科学问题。由于IgAN主要是异常IgA在肾小球系膜沉积,导致系膜增殖、硬化、炎细胞浸润,部分患者表现为血清IgA增高和补体Q下降,临床上使用免疫调节剂取得一定疗效,提示IgAN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数十年来,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临床试验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N 循证 慢性肾衰竭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九位。膀胱癌动物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人膀胱癌疾病,是研究人类膀胱肿瘤病因、病理、进展及筛选药物、评价治疗效果等有效手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理想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应具有以下特点:

  • 标签: 人膀胱癌 原位模型 恶性肿瘤 动物模型 原位膀胱癌 泌尿系统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肾功能损害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临床综合征,由于其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也不太理想.近年研究认为:肾小管间质损伤在CRF进行性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RF时肾功能损害程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而与肾小球损害关系并不密切[1,2].1998年~2003年,我们采用由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泄浊解毒中药组成肾康胶囊对32例CRF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并观察了肾功能及肾小管标志蛋白改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CRF 肾康胶囊 慢性肾衰竭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功能损害
  • 简介:认知功能由主要由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能力、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认知领域构成,如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国内报道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8%-59.18%。认知功能障碍对于需要通过自己操作来完成治疗PD患者来说影响很大。

  • 标签: 腹膜透析 PD CKD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膀胱肿瘤术后行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患者40例,检测灌注前后尿液中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含量,术后6个月复查膀胱镜。(2)动物实验:取雌性大鼠75只,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生理盐水灌注组(15只)、沙培林灌注组(15只)、BCG灌注组(15只)和大肠杆菌灌注组(15只),每周灌注治疗一次,6周后停止灌注。从每组中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后取其膀胱三角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并比较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IL-2、TNF-α、INF-γ在组织中表达情况。剩余25只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饲养2个月后全部处死,取其膀胱三角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停止灌注后膀胱组织是否出现慢性炎性改变。结果(1)临床研究: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沙培林,尿中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均显著升高。6个月后复查膀胱镜见炎性改变且均未见肿瘤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动物实验:膀胱灌注6周后大鼠膀胱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与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表达相似:大肠杆菌组〉沙培林组≈BCG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停止膀胱灌注2个月后,大肠杆菌组表现为膀胱炎性改变,其余各组几乎均表现为正常尿路上皮。结论沙培林与BCG等免疫调节剂作用机制相似,通过引起膀胱上皮炎性反应,增强病变部位免疫功能,从而识别并清除变异细胞,且在一段时间后能自行恢复为正常尿路上皮,不引起慢性炎性改变,沙培林是一种安全、有效免疫调节剂。

  • 标签: 沙培林 膀胱灌注 膀胱肿瘤 细胞因子
  • 简介:近年来,肾脏病领域越来越重视血脂研究。慢性肾脏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它是许多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过促进肾脏内动脉粥样硬化及对肾脏细胞直接毒性,直接或间接促进肾损害进展,参与了肾脏病发生发展;高脂血症又是导致心血管事件高发重要危险因素。现就慢性肾脏病血脂紊乱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脂代谢紊乱 影响因素 脂质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在治疗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中应用。方法:分析了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36例DGF患者分别应用HDF(n=18)和血液透析(HD)(n=18)疗效。结果:36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2例次HDF和193例次HD,在HDF组低血压发生率10.5%(16/152)明显较HD组21.8%(42/193)低(P〈0.01),DGF发生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升高,14d后HDF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较HD组低(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是(16.3±9.1)d和(24.1±11.2)d,P〈0.05。结论:HDF在治疗DGF时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肾移植 急性肾衰竭
  • 简介:腹膜纤维化为腹膜透析(PD)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包裹性腹膜硬化(EPS)及超滤衰竭发生,是长期PD患者技术失败并最终退出PD主要原因。非生理性腹膜透析液慢性刺激和反复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引起腹膜问皮细胞损伤是腹膜纤维化发生始动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具有调节血压作用,其过度活化会引起靶器官损伤。体内和体外研究皆证实,在不同器官如肾脏和心脏纤维化过程中RAS皆发挥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主要效应因子,AngⅡ在腹膜纤维化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是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问题。

  • 标签: 腹膜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腹膜透析液 靶器官损伤 AngⅡ
  • 简介: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在膀胱癌诊断和术后监测作用.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测40例膀胱癌尿液中NMP22含量.结果以美国FDA诊断参考值10U/mL为标准,本次研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5%.病例组NMP22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各个年龄段NMP22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例组,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NMP22含量亦随之增加(均P<0.001),膀胱癌复发NMP22明显高于未复发(P<0.001).结论NMP22检测技术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可定量分析等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和术后监测一个指标.

  • 标签: 膀胱癌 NMP22 检测 对照研究 诊断 流行病学
  •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表达。miRNA通过与目的mRNA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调控,但当miRNA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miRNA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miRNA在泌尿系肿瘤中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泌尿系恶性肿瘤 MIRNA 微小核糖核酸 调控基因 相关信号转导 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急性。肾衰竭(以下简称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月)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至正常50%以下,双。肾排泄功能迅速减退,从而导致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综合征。ARF是临床各科常见危重并发症,发病率约占住院病人5%左右,迄今死亡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发病机理 治疗 研究进展 肌酐潴留 尿素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