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常规参数及形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WLJY-9000型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形态学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将观察组进一步划分为少精症组(n=16)、弱精症组(n=33)、白细胞精子症组(n=23),对比各小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观察组中精子DNA完整性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精子DNA完整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症组精子浓度最低,弱精症组精子存活率最低,白细胞精子症组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及正常形态精子占比最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呈正相关(r=0.398、0.304、0.662、0.404,P均〈0.01)。结论:不孕症男性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明显下降,且精子DNA完整性与后4项观察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

  • 标签: 精子 DNA完整性 精子形态 精液参数 不育症
  • 简介: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CP)对睾丸功能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入院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男性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氟达拉滨单药治疗,观察组应用环磷酰胺。两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行精液分析、睾丸活检、并检测睾丸容积与生殖激素水平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精液质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精液量减少者增多,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精子活力与密度降低,精子畸形率与精液pH值异常者增多,精液质量下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睾丸容积与Johnsen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睾丸容积为(13.62±3.81)mL,Johnsen评分为(5.58±1.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殖激素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常规剂量长期应用环磷酰胺对睾丸功能与生殖激素的影响较大,并且显著降低精液质量。

  • 标签: 环磷酰胺 睾丸功能 生精细胞 远期损害
  • 简介:背景:维生素D是骨钙化所必需的,其缺乏可能会导致骨折和骨软化症。地域或种族因素可能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作者假设角质化的主要变化同样可能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目的:为了探讨9例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患者的钙调性激素、骨再造参数和骨密度(BMD)。患者和方法:6例欧洲患者和3例北非患者。4例长期接受阿维A治疗。所有患者在冬季作了一个全面的生物学检查包括血清和尿的钙、磷和钙调性激素犤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犦,骨形成和再吸收标记,其中4例患者在夏季重复这些检查。所有患者尚测量BMD。结果:所有患者25-(OH)D显著缺乏,明显低于域值下限25nmol/L。北非的患者缺乏25-(OH)D比欧洲患者更严重,可能是由于皮肤色素沉着差异。欧洲患者iPTH正常,而北非患者iPTH升高。日光照射后仅有1例患者维生素水平升高。骨形成和再吸收标记保持在正常水平。股骨颈骨密度测定显示2例年轻的北非女性患者接近骨病域值。未发现维甲酸影响维生素D代谢。结论:先天性鱼鳞病患者,尤其是皮肤色素深的患者有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未来对这些患...

  • 标签: 患者羟基 显著缺乏 维生素显著
  • 简介:目的了解牡丹江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9例疑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35例,感染率为46.17%。其中单纯UU阳性202例(39.69%)、MH阳性11例(2.16%),UU和MH同时阳性22例(4.32%)。8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UU是本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治疗上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加强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检测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 标签: 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感染 耐药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背景:特应性皮炎(AD)的特征为角质层炎症和神经酰胺异常低水平。他克莫司治疗AD有效,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释放,但其是否可使神经酰胺水平正常化尚不清楚。方法:测定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前后7例有AD皮损患者的角质层神经酰胺水平。结果: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没有使神经酰胺水平增高或正常。结论:结果表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D有效是因其抗炎作用,而非任何增加角质层神经酰胺水平的作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神经酰胺 特应性皮炎 低水平 角质层 患者
  • 简介:目的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新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965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965例中阳性率达70.57%;湿疹皮炎、荨麻疹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5.81%和70.42%;鸡蛋和牛奶阳性率最高(58.88%和45.81%),且患者数均3级>2级>1级。男性多于女性(P<0.01);汉族多于少数民族(P<0.05);0~6岁儿童的阳性率最高(95.19%),66岁以上老年患者最低(48.48%),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季>夏季>冬季>秋季(P<0.01);与食物特异性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无相关性。结论食物不耐受的发病与患病种类、性别、民族、年龄和季节分布有关。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凉血养阴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凉血养阴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屑平丸)和对照组(复方青黛丸)各35例.分别予以口服银屑平丸和复方青黛丸,疗程均为8周,同时设立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变化,并与相应的PASI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2组外周血VEGF和OPN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银屑病外周血VEGF和OPN与其相应PASI呈正相关,但VEGF和OP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凉血养阴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疗效确切;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OPN表达异常,银屑平丸纠正异常表达的VEGF和OPN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 标签: 银屑病 凉血养阴法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究动态超声在观察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治的220例疑似血管性ED患者纳入研究,并选取100例心理性ED患者进行对照。应用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ICI)及多普勒超声对所有入选患者的阴茎海绵体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不同类型ED患者在ICI前后阴茎长度、周长的变化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在220例疑似血管性ED患者中,动脉性ED患者74例,静脉性ED患者65例,混合血管性ED患者81例。动脉性ED、混合血管性ED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内径、PSV和EDV上均小于静脉性ED和心理性ED患者,而动脉性ED和心理性ED在RI上明显高于静脉性ED和混合血管性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试验之前,动脉性ED、静脉性ED、混合血管性ED、心理性ED四组患者在阴茎周长、长度上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ICI试验后,动脉性ED患者的阴茎周长、阴茎长度明显短于静脉性ED、混合血管性ED、心理性E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极为清晰地反映出血管性ED患者的阴茎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准确有效地判断血管性ED分型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在临床鉴别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普勒动态超声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女性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检验指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FSH、LH、PRL水平。结果:观察组FSH水平为(11.73±6.31)mU/mL,LH水平为(12.31±7.34)mU/mL,PRL水平为(38.13±12.14)ng/mL。对照组FSH水平为(6.57±2.45)mU/mL,LH水平为(4.49±3.12)mU/mL,PRL水平为(15.24±5.35)ng/mL。观察组FSH、LH以及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雌二醇(E_2)水平为(41.24±16.53)pg/mL,孕酮(P)水平为(0.51±0.34)pg/mL,睾酮(T)水平为(0.33±0.14)ng/mL。对照组E_2水平为(51.42±9.43)pg/mL,P水平为(0.52±0.32)pg/mL,T水平为(0.34±0.15)ng/mL。观察组E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血清FSH、LH、PRL明显升高,临床上可作为闭经后萎缩性尿道炎诊断进行参考,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 标签: 闭经 萎缩性尿道炎 FSH LH PRL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19.3±8.1)o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o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活体检测患者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的真皮内微血管数量的变化。方法60例黑眼圈女性受试者和10名正常对照女性受试者入选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A(21~30岁)和B(31~40岁)两组;每组又根据眼圈皮肤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每亚组含4个小组: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查。结果棕黑色和青紫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眼睑微血管数量增加,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黑眼圈 微血管 共聚焦激光 在体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移位联合腹膜阴道延长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女性性功能质量,干预前后两组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时患者阴道长度、开始性生活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疼痛、阴道潮湿和性满意度6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功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gM、IgG和IgA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IgM、IgG和IgA水平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开始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尿潴留、卵巢功能减退、术后阴道狭窄及骨质疏松整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移位联合腹膜阴道延长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因临床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卵巢移位 腹膜阴道延长 卵巢癌 免疫功能 性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因子水平的影响者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8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脾氨肽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激光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值、白介素细胞(IL)-2、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IL-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CD8~+值、IL-10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CD8~+、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的痊愈率89.8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联合组的远期复发率6.1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有关。

  • 标签: 脾氨肽 激光 尖锐湿疣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高分化黏液性癌(highlydifferentiatedOvarianmucinouscarcinoma,HDOMC)患者中MMP-2、MMP-9、S100A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正常卵巢组织、4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Ovarianmucinoustumor,OMT)、80例HDOMC患者中MMP-2、MMP-9、S100A1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HDOMC患者中S100A14表达与MMP-2、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MP-2、MMP-9、S100A14在正常卵巢组织、OMT、HDOM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且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HDOMC患者中S100A14表达与MMP-2、MMP-9表达水平两两呈正相关(P〈0.05)。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与HDOMC患者手术-病理分期(FIGO)、CA-125水平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升高与HDOMC发生、进展、早期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早期联合筛查这些指标对HDOMC病情演变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黏液性癌 表达水平 联合筛查 病理分期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