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应用改良的输尿管镜旁置输尿管导管顺行灌注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其中上段结石9例,中段结石11例,下段结石15例。结果:本组首次碎石清石率为94.2%(33/35)。手术时间为25-65min,平均时间30.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6d,平均4.3d。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术后无高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放置输尿管导管时,结石逃逸至肾盂,留置双"J"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结论:改良的输尿管镜旁置输尿管导管顺行灌注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有效避免结石上移,术中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提高碎石率及清石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输尿管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肛裂患者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开放式侧位肛裂切除手术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9.21±1.93)d、治疗疗效97.73%、并发症的发生率6.82%优于A组患者(15.98±2.59)d、86.36%、20.45%,P<0.05。结论在对肛裂患者实施治疗期间,运用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成效优良,能够减少并发症,加快创口愈合速度,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肛裂 运用 效果 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是腹泻,粘液中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多见于青壮年,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而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体位,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我们对传统的灌肠方法进行改良,保留灌肠之前先行清洁灌肠,然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后的体位,以提高疗效及治愈率。

  • 标签: 改良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象的选取时间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选取患者均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有人数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给予常规去骨瓣开颅术,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改良标准外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2.13±0.56)和(11.09±2.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费用较高,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给予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发生改变,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对新生儿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接诊的92例分娩产妇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接生配合10s内断脐,观察组进行改良助配合胎儿成功娩出60~90s内断脐带,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点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的作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预后,值得优选。

  • 标签: 新生儿预后 改良助产 晚断脐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儿科护理管理进行研究,将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识实施到患儿护理管理工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期间儿科收治的8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甲组实施改良风险警示标识,乙组行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识,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护理管理下,乙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且乙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5.00%)比甲组6例(15.00%)显低,统计结果P<0.05 ,组间差异存在。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满意度更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建议提倡。

  • 标签: 岗位动态匹配 儿科 改良风险警示标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采取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选择我院89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骨科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采取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选择我院89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骨科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护理预警模式对预防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症的效果。方法:使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88位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的患者病历,作为实验组,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了护理干预。收集自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88位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的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研究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警护理模式,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了护理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收集统计了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和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统计数据,可明显观察到研究组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水平(Fbg水平)、血栓弹力图角度(Angel)、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反应时间(R)长于对照组,各组数据P<0.05,具有比较价值。结论: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预警模式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降低了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概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主导 医患参与 护理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镜患者接受渐进性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平均将54例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表明患者疼痛情况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渐进性康复护理对提高脊柱内镜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脊柱内镜 疗效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情绪患者的NOSIE评分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情绪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NOSIE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精神病表现、个人整洁、激惹各项NOSIE评分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情绪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抑郁 NOSIE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IMB的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对其ESCA、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抽取本院64例慢阻肺患者,病例抽取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按护理模式作分组,以施行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基于IMB运动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组间比较其ESCA、遵医行为变化情况。 结果:于ESCA、遵医行为项目值方面,护理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值更高,P

  • 标签: IMB 运动康复护理 慢阻肺 ESCA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幼保健院门诊妊娠期患者用药情况,并对处方进行点评。方法:本次对象为妇幼保健院门诊妊娠期患者300例,时间段2019年9月-2021年10月,对所有患者的处方进行点评,统计用药情况。结果:在300例妊娠期患者中,处方主要用于妊娠期贫血、保胎等方面的干预;不合理用药处方30份,发生率为10.00%,占比最高为重复用药,其次为用药剂量大、药物拮抗,原因和医师疏漏、缺乏责任意识等有关。结论:妇产科药物使用期间,应加大处方的审核和点评,以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用药效果。

  • 标签: 妊娠期患者 用药情况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7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实习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并采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在教育与人文关怀、管理追溯、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与设施、风险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儿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人及0人,占比分别为14.29%及0.00%,相关数据加以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其对护理安全评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 重症肺炎 患儿 护理安全评分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法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科接诊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手术,对照组行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对比NPY水平等指标。结果:关于NPY水平,术后: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AOFAS评分,术后: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手术,足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术后NPY水平也更低。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NPY 不同入路方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切除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在手术中采用宝松局部注射;试验组则是采用A型肉毒素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在治疗两个月、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切除术 瘢痕疙瘩 临床疗效 VA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预防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G组)、常规组(C组),每组各80例。G组置入导引钢丝后不使用扩张子,直接沿钢丝放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置管成功后"五点法"缝合固定CVC;C组使用扩张子扩皮后再置入CVC,置管成功后"三点法"缝合固定CVC。比较2组穿刺点出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发生率。结果:G组59例、C组61例纳入统计学分析,渗血发生率和持续时间G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皮下出血和(或)血肿、导管意外脱落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G组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不采用扩张子直接置入CVC和"五点法"缝合固定CVC可有效预防CVC置入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

  • 标签: 改良 中心静脉穿刺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眼眉部整形术在中老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老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90例,根据病情分为三类第一类行眉上缘切口提吊术,第二类行眉下缘切口悬吊术处;第三类行眉部燕尾矫正术。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类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67%,第二类和第三类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00%,总满意度为98.89%。1例不满意的患者经Ⅱ期手术继续矫正基本满意。结论对中老年女性上睑松弛患者采用改良眼眉部整形术,能发挥更好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眼眉部整形术 上睑松弛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