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正>句吴是江南的土著民族之一,其国家的建立与周人有些关系。太伯、仲雍奔吴后,建立起吴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把周人的一些典章制度带到了江南。句吴开始同周人有了某种程度的直接联系。到仲雍的曾孙周章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列为诸侯”。从此,句吴同新建立的周王朝有了越来越密切的政治联系。第一,句吴作为周的诸侯国,臣属于周室,与周王朝有着各种政治联系。

  • 标签: 政治关系 公元前 左传 诸侯国 周王朝 政治目的
  • 简介: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统治者为了维持其专制主义的统治,进一步利用宗法制为其服务。由是,宗族成为封建政府加强其在基层统治的有力支持者,而宗法制则加强了基层社会的稳定性。

  • 标签: 清代 广东 宗法制 族田
  • 简介:撒拉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130607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现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自治县,在青海省内其他地区、甘肃积石山以及新疆等地也有分布。循化地区是撒鲁尔人迁徙到达我国西北地区的落脚之地,也是日后形成的撒拉主要聚居的区域。

  • 标签: 撒拉族自治县 社会组织 循化 民国 人口较少民族 人口普查数据
  • 简介:雅托噶为蒙古传统拨弦乐器。《华夷译语》注作"牙土罕",亦译作"雅托噶",实则指蒙古筝而言。雅托噶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的时间大约可追溯到13世纪初或更早一些。《元史·礼乐志》云:"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蒙古汗国、元朝时期,朝廷、民间和军队中已经开始使用十三或十四弦的筝。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宫乐等曲。"可见雅托克自元以来一直为蒙古宫廷俗乐的主要乐器。

  • 标签: 传统乐器 蒙古草原 蒙古族 琴韵 弦乐器 13世纪
  • 简介:花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高亢抒情的山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地方色彩十分浓郁,风格鲜明突出。在青海的回、汉、撒拉、土等四个民族中,各自流传着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花儿,各自的花儿歌曲既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区域性的特色,而又具有极其显著的某些共同特征。

  • 标签: 花儿 艺术 土族 民族特色 地方色彩 共同特征
  • 简介:蒙古敖包的渊源一直是蒙古学中讨论的难题之一。本文依据史料考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敖包最早应是一座勇士的坟墓,祭敖包源于葬礼,并由此衍生出了敖包相会、那达慕等社会功能。

  • 标签: 蒙古族 敖包 文化渊源 考证
  • 简介:目前发现的有关孤竹末代国君亚宪的青铜器铭文中的“宪”字,因其可能附有殷商吉燕民族图腾,故而孤竹至晚在商代末期时从属于段商古燕。另结合孤竹、殷商古燕、西周燕国的疆域变化及相关文献记载,孤竹应在商末因古燕的北上而北迁,在西周建立后不再作为古燕的附庸,并于春秋时期因西周燕国的北上与之产生冲突而被灭亡。

  • 标签: 孤竹 殷商 燕国 古燕族
  • 简介:朝鲜女性文化与女性文学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朝鲜女性文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朝鲜女性文化的长足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真实地反映了朝鲜女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变迁过程.朝鲜女性文学又为朝鲜女性的命运呐喊,为朝鲜女性的真正解放探索、导向,促进了朝鲜女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朝鲜女性文化,乃至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又都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着的朝鲜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样态为根基的.

  • 标签: 中国朝鲜族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协调发展
  • 简介:公元16世纪上半叶,大批蒙古靠武力占据了环青海湖地区的肥沃牧场,而世居当地的藏族各部落被迫渡黄河南迁。19世纪中叶,藏族抓住青海蒙古日趋衰落、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导致满清政府无暇顾及青海的有利契机,率众北渡黄河,从而形成了青海今天的蒙藏民族分布格局。本文结合汉藏史书文献,探讨了"环湖八"形成的历史背景。

  • 标签: 青海湖 历史背景 藏族 蒙古族
  • 简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蒙古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但狩猎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是蒙古先民维持生存必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后来,牧养的牲畜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依靠后,狩猎作为衣食来源的一种补充和必要的护牧措施始终不曾被放弃.蒙古人的狩猎工具除马匹、猎犬、弓箭、猎刀、扎枪,套索、猎夹,以及后来使用的火枪外,还有一处传统的工具--布鲁.此为蒙古游牧民族特有的锤击和抛击猎物的击器.

  • 标签: 工具布鲁 布鲁源流 狩猎工具
  • 简介:<正>在祁连山麓一带居住着一个为数不到一万人的民族——裕固。相传他们来自西州哈卓(即今新疆省哈密至吐鲁番一带)。古代裕固分为“尧乎尔”和恩格尔”两个部族。裕固有语言而无文字。“:尧乎尔”部族语言与维吾尔语、哈萨克浯、撒拉语接近,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恩格尔”部族语言似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的经济形态在解放前以畜牧业为主,牧民们逐水草而居;解放后,由于农牧并举,因此打破了全游牧生活的封闭状态而趋于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双重生活方式。裕固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民俗主体,成为研究这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裕固族人 天主 鬼魂 宗教信仰 民间习俗 祭礼
  • 简介:独龙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比珞巴、高山、赫哲和塔塔尔稍多,人口排在倒数的第5位。据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总人口为5816人,其中约有80%的独龙族人口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

  • 标签: 独龙族 生产方式 中国 社会形态 历史演变 政治制度
  • 简介:文章以历史文献及地方档案史料中的记载为依据,对自从13世纪至清朝之间陆续进驻青海地区的蒙古的部落分支、氏族溯源、演变过程等进行梳理的同时,以实地考察搜集的田野调查资料为旁证,对青海蒙古部分旧旗内部的氏族血缘集团形成的特点,氏族姓氏组合的规则,禁忌民俗传统等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疏其宗族源流,理其血亲关系的踪迹,从而试图论证青海蒙古部落氏族内部长期不断合并、分化、演变和重新组合的内在规律和独特特征。

  • 标签: 青海蒙古 部落 溯源与演变
  • 简介:在甘青两省接壤的积石山东麓,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保安聚居于大敦、梅坡、甘河滩三庄,俗称“保安三庄”。这里孕育着保安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口承民俗文化。

  • 标签: 民俗文化 保安族 少数民族 民族特色 地方特色
  • 简介:<正>丧葬在布依的人生礼俗中,是一个比较隆重的项目。在布依的丧葬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转戛,而转戛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砍牛。关于这一习俗,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这样的记载:布依“亲死,选牛一头或数头,亲戚朋友携鸡来祭。即绕牛而奠之(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毕,屠牛分食而散。”(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据符中带着重号的文字源于布依中一个流传得比较广泛的类似的传说。不过比起记载的文字,民间的

  • 标签: 布依族 丧葬习俗 仪式 传说 火葬 土葬
  • 简介:<正>我国内蒙古蒙古作家短篇小说选《高高的山岗》,在1988年由蒙古国家出版社出版。印数达15000册。由此可知,蒙古文艺界对这部小说选的重视,以及读者面之广。这部短篇小说选在蒙古的出版,在中蒙两国文化交流史上,无疑将是一个新的开端。蒙古人民共和国除翻译出版我国作家的著作之外,也曾转写发表过我国蒙古作家纳·赛音朝克图等人的诗作,但出版单行本著作尚不多见。

  • 标签: 蒙古族 短篇小说 蒙古文 作家 内蒙古 出版社
  • 简介:保安是甘肃特有的民族之一,现今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下的甘河滩、梅坡、大墩“保安三庄”。关于保安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人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藏、土族人等而逐渐形成的。”保安源成分复杂,加之其居住地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保安在与兄弟民族间交往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了本民族的民族个性。保安世代传承和延续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传统习俗无疑是其独特的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以下通过描述保安的婚礼过程,简要分析这种婚俗形式的构成,进而揭示保安婚俗及其民俗构成在保安社会与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保安族 民俗文化 婚姻习俗 婚礼仪式
  • 简介:今昔对比,独龙人的狩猎方式已由往昔的集体狩猎为主,变为个人进行狩猎为主。狩猎的工具也由传统的“弩弓加毒箭”的植物工具,变为晚近才由外地输入的钢丝套、铁猫、尼龙绳套和热兵器(猎枪主要是当地干部持有)多种工具并用;由传统性的、无节制地任意捕杀野生动物充饥、调味,变为有节制的行为,大部分独龙族群众略知哪些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并自觉地遵守有关的禁猎规定。对国家划定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的观念,正深入人心。

  • 标签: 独龙族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 狩猎工具 狩猎方法 种植业 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