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膀胱癌患者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采用FISH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膀胱癌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癌患者中HPV阳性者39例,HPV感染率为65%。HPV阳性组中3号染色体与GLP p16的畸变率分别为79.49%(31/39)与82.05%(32/39),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47.61%(10/21)与52.38%(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7号与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分别为74.36%(29/39)与66.67%(26/39),与HPV阴性组的61.90%(13/21)与71.43%(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的p16、Rb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18/39)与41.03%(16/39),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与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cyclinD1的高表达率为56.41%(22/39),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4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能引起膀胱癌3号染色体与GLP p16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引起细胞周期蛋白p16、Rb及cyclinD1蛋白表达紊乱,导致P16/CDK4/cyclinD1/Rb细胞周期调控通道的紊乱,其与膀胱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膀胱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425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自我管理量表(包括"饮食、液体和离子摄入","自我防治意识"和"身心健康维持"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的家庭支持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支持及其他因素与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得分、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是MHD患者"饮食、液体和离子摄入"和"自我防治意识"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得分、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和存在并发症是患者"身心健康维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家庭支持对MHD患者的"饮食、液体和离子摄入","自我防治意识"和"身心健康维持"自我管理能力均有积极作用,应积极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

  • 标签: 肾透析 日常生活活动 自我护理 家庭支持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患者胆道梗阻程度与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胆道梗阻患者140例,未行胆道穿刺引流,年龄40~64岁,性别不限,BMI 18.5~23.9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参照Child-Pugh分级总胆红素(TBIL)浓度,按照胆道梗阻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n=35):A组TBIL浓度<17 μmol/L;B组17 μmol/L≤TBIL浓度<34 μmol/L组;C组34 μmol/L≤TBIL浓度<51 μmol/L组;D组TBIL浓度≥51 μmol/L组。测定患者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和丙二醛(MDA)浓度。血清MDA浓度与胆道梗阻程度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血清DBIL、IBIL、ALT、AST、TBA和MDA浓度增加(P<0.05),A组和B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血清DBIL、IBIL、ALT、AST、TBA和MDA浓度(P<0.05)。血清MDA浓度与胆道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患者胆道梗阻程度可用于反映脂质过氧化水平。

  • 标签: 胆管肿瘤 脂质过氧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峰度指标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峰度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所致NIHL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7个制造行业共1 8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工人进行基本资料的问卷调查、长时间个人噪声波形采集和纯音听阈测试。计算噪声能量指标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和峰度结构指标。以噪声诱发永久性高频阈值位移(NIPTS346)和噪声诱发高频听力损失(HFNIHL)作为终点指标,控制CNE、LAeq,8 h、工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峰度与NIHL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CNE<90 dB(A)·年和≥100 dB(A)·年时,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LAeq,8 h<85、≥94 dB(A)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峰度(P<0.05);年龄<50岁、男性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峰度与NIPTS346呈正相关(r=0.121,P<0.05),当CNE<100 dB(A)·年时,随峰度水平的增加HFNIHL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度是HFNIHL的主要影响因素(OR=1.321)。结论峰度与噪声作业工人的HFNIHL检出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噪声峰度是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听力损失 峰度 噪声,职业性 非稳态噪声 剂量-反应关系 等效声级
  • 简介:摘要椎间盘退变(IDD)是骨科脊柱疾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的退变。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其长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基因技术的发展为IDD发生机制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以及信使RNA(mRNA)等与I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上述RNAs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微小RNA(miRNA)发挥调节彼此表达水平的作用,从而在IDD发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类型的RNAs被称之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随着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的深入,ceRNAs调控椎间盘髓核细胞(NPC)凋亡、细胞外基质(ECM)代谢、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逐渐被阐明。本文将ceRNA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IDD分子作用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竞争性内源RNA 微小RNA 髓核细胞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增长。近来研究表明,γδT细胞在免疫反应早期阶段通过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来诱导自身免疫疾病。不同γδ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性。旨在为自身免疫疾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γδ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γδ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性细胞因子 IL-17 IL-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密关系暴力中精神施暴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00例18~65岁有过婚恋经历的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冲突策略量表(the conflicts tactics scale-2,CTS-2)、觉察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is questionnaire-4+,PDQ-4+)进行调查。应用SPSS 17.0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精神施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觉察压力量表得分为(21.46±6.38)分,人格诊断问卷得分为(42.48±18.91)分,简版冲突策略量表精神施暴行为维度得分为(3.05±0.62)分。在过去一年中,精神施暴行为中辱骂伴侣行为的发生率为41.67%(375/900),精神施暴行为中冷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33.44%(301/900),精神施暴行为中毁坏对方物品和威胁要打对方的发生率为8.44%(76/900),综合3个条目的得分,精神施暴行为发生率为55.44%(499/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9岁(β=0.57,OR=2.53,95%CI=1.11~5.99)、男性(β=0.64,OR=3.68,95%CI=1.22~4.56)、农村(β=0.12,OR=2.49,95%CI=1.17~5.36)、中/重度饮酒(β=0.33,OR=2.87,95%CI=2.57~6.63)、觉察压力水平高(β=0.51,OR=1.05,95%CI=1.03~1.09)、人格偏离(β=0.43,OR=2.26,95%CI=2.13~2.39)、婚恋满意度低(β=0.18,OR=2.05,95%CI=1.03~8.76)、对伴侣行为控制(β=0.16,OR=2.55,95%CI=1.68~3.69)和经济控制(β=0.19,OR=1.36,95%CI=1.28~1.55)是亲密关系暴力中精神施暴行为的危险因素,而个体对暴力持反对态度(β=0.29,OR=0.88,95%CI=0.80~0.94)是亲密关系暴力中精神施暴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精神施暴行为年发生率较高。因此,需重点关注低龄、男性、农村、人格偏离的人群,可以通过降低个体的觉察压力水平、饮酒程度、对伴侣的行为控制和经济控制以及采取相应举措提升婚恋满意度、加强个体对暴力的反对态度来降低精神施暴行为的发生率。

  • 标签: 亲密关系暴力 精神施暴行为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 情绪劳动 情绪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剩余羊水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羊水正常(A组)、羊水偏少(B组)、羊水过少(C组)的PPROM患者各68例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分娩方式、围产期并发症、围产儿存活情况及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阿氏评分(Apgar评分)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存活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剩余羊水量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阴道助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部分围产期并发症(羊膜腔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羊水粪染)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与C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剖宫产率则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与B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围产儿生存率则低于A组及B组。以羊水量为自变量(正常=0,偏少=1,过少=2),上述围产期并发症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量与上述围产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OR=1.029、1.117、1.004、1.045,P>0.05)。三组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变化趋势均为A组>B组>C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与其孕母剩余羊水量呈正相关(r=0.402、0.371,P<0.05)。结论PPROM患者剩余羊水量与新生儿缺氧程度密切相关,且剩余羊水量的减少会增加剖宫产率,羊水过少还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剩余羊水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羊水正常(A组)、羊水偏少(B组)、羊水过少(C组)的PPROM患者各68例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分娩方式、围产期并发症、围产儿存活情况及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阿氏评分(Apgar评分)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存活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剩余羊水量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阴道助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部分围产期并发症(羊膜腔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羊水粪染)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与C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剖宫产率则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与B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围产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上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围产儿生存率则低于A组及B组。以羊水量为自变量(正常=0,偏少=1,过少=2),上述围产期并发症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量与上述围产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OR=1.029、1.117、1.004、1.045,P>0.05)。三组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变化趋势均为A组>B组>C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与其孕母剩余羊水量呈正相关(r=0.402、0.371,P<0.05)。结论PPROM患者剩余羊水量与新生儿缺氧程度密切相关,且剩余羊水量的减少会增加剖宫产率,羊水过少还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 情绪劳动 情绪智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肺结核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9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20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健康对照组为同期行体格检查的129名健康者,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肺结核组患者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率为11.06%(23/20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0%(4/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0,P=0.009)。肺结核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56.84±20.03) μ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7.39±17.0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1)。初治肺结核患者[(56.66±20.02) μg/L]与复治肺结核患者[(59.11±20.81) μg/L]的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8,P=0.650)。单纯肺结核患者维生素D水平[(57.82±20.01) μg/L]高于肺结核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8.08±18.46)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34)。结论肺结核与维生素D水平减少存在相关性,肺结核患者更易出现维生素D水平减少或缺乏的情况,临床医师应关注肺结核患者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 标签: 结核,肺 分枝杆菌,结核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炎症诱导损伤的主要介导者。中性粒细胞一度被认为是终末分化的同一种类白细胞,并且功能特点单一,寿命短暂,转录活性低,迁移至组织后不能回归血液循环。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循环或组织中的确存在表型及功能各异的中性粒细胞亚型。现对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和肿瘤发生时表型及功能异质性进行综述。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炎症 脓毒症 肿瘤
  • 简介:【摘要】男性不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中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祖国医学经过五千余年的实践沉淀,对此疾病治疗独有精辟的临床经验积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得到生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少弱精子症的中医药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为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觉。

  • 标签: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中药 中药灌肠 男性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40与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健康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microRNA-140和免疫功能状态,分析microRNA-140与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icroRNA-140降低(0.87±0.23比1.65±0.32, P=0.000);CD4+T细胞降低(27.62±1.82比31.65±2.08, P=0.001);CD8+T细胞增高(29.08±2.26比25.53±2.08, P=0.000);CD4+/CD8+降低(0.93±0.20比1.17±0.19, P=0.001)。前列腺癌患者microRNA-140与淋巴管密度负相关(r=-0.526, P=0.001),与微血管密度负相关(r=-0.649, P=0.001),与Gleason评分负相关(r=-0.238, P=0.017)。与CD4+、CD4+/CD8+正相关(r=0.473,0.492,P=0.001),与CD8+T细胞负相关(r=-0.564, P=0.001)。结论microRNA-140在前列腺癌患者中低表达,与肿瘤的免疫抑制和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microRNA-140 前列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淋巴瘤微环境是影响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参与调控机体免疫系统对淋巴瘤细胞的识别和免疫应答。在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时代,微环境的状态也影响了基于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化合物等免疫靶向药物对淋巴瘤细胞的作用。其中,微环境相关的免疫逃逸是导致淋巴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就基质细胞免疫细胞亚群、血管增生、缺氧状态、免疫检查点等微环境因素和免疫逃逸的相关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逃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80例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我院80例仅接受常规的孕前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孕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妇女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助于提高育龄期妇女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妇保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满意度 孕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