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观察临床上小儿腹泻患者运用酪酸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当中小儿腹泻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酪酸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出现率(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的过程中,运用酪酸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儿症状缓解时长,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联合应用 小儿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门静脉积气(portal venous gas)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影像学表现,过去这种表现预示着极高的病死率,随着影像学发展进步,现在门静脉积气可被及早地发现并引导医师通过各类检查手段寻找病因,然而在这些病因中克罗恩病并不常见,以下报道1例小肠克罗恩病并发产气荚膜菌入血引起的门静脉系统积气病例。

  • 标签: 门静脉积气 Crohn病 梭菌,产气荚膜
  • 简介:摘要艰难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社区和医院较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假膜性肠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CDI现有诊断依赖于患者粪便中艰难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相关毒素或毒素编码基因的鉴定,这些传统的细菌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延误疾病诊疗。研究发现CD有一种特殊的"马粪样"臭味,这种特殊气味来自C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人体呼气、血液、尿液和粪便中的VOCs作为潜在的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用于感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等多种疾病诊断。研究发现,CD的VOCs有助于CDI的快速诊断,其具有潜在的特征性VOCs成分。该文就VOCs及其在CDI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艰难梭菌感染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效果。方法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0.5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大便性状正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末端回肠炎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酪酸菌活菌胶囊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3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大黄加用酪酸菌活菌胶囊经胃管注入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道出现有规律蠕动、有肠鸣音、有排便或排气等表现)、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生大黄联合酪酸菌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生大黄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重症急性胰腺炎 疗效
  • 简介:针对颅内动脉瘤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CA)动脉瘤手术难度大,操作范围小,有多组颅神经在其周围,阻碍显露和操作。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VA—PICA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小脑后下动脉(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形动脉瘤在形态上表现为宽颈或无颈动脉瘤,难以夹闭甚至无法夹闭。单纯运用可脱卸弹簧圈(GDC)也无法治疗,因弹簧圈无法固定在瘤体内,置入支架虽然可以塑形血管以固定弹簧圈,

  • 标签: 小脑后下动脉 梭形动脉瘤 椎动脉 术后并发症 动脉瘤夹闭术 可脱卸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B型肉毒菌致婴儿肉毒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结果。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18年5至11月收治的3例B型肉毒菌致肉毒中毒婴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儿的粪便样品或粪便增菌液的肉毒毒素,同时从粪便样本中培养、分离肉毒菌。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分别为3、3、8月龄。5月份发病2例,11月份发病1例。混合喂养2例,母乳喂养1例。家属从事肉制品加工1例。3例患儿既往均健康,均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颅神经受累、排粪困难等表现,2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2例患儿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较同龄儿低。经过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呼吸道管理、排粪和(或)导尿、鼻饲等处理,3例患儿于发病2~4个月后痊愈。1例患儿的粪便稀释液以及3例患儿粪便的TPGYT增菌液和庖肉增菌培养基样品中均检测到B型肉毒毒素,培养、分离纯化后鉴定为B型肉毒菌。结论结合典型临床表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颅神经受累表现、排便困难)可临床拟诊婴儿肉毒中毒,其中粪便肉毒毒素检测和肉毒菌的培养及分离则有助于确诊。

  • 标签: 梭菌 肉毒 肉毒中毒 婴儿
  • 简介: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形区域的肿瘤。形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形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形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和形细胞)区域共同表达CAM5.2和弹性蛋白。Ber—EP4在BCC区域表达阳性而在SCC和BCC移形带表达减弱。上皮膜抗原在普通SCC区域呈局灶阳性表达。据作者所知,这是皮肤鳞癌具有向BCC和SCSC双重分化的首例报道。

  • 标签: 基底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 细胞变异 皮肤鳞状细胞癌 重分化 皮肤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酪酸菌活菌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4,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3.2±1.0)、(2.1±0.4)、(2.2±0.6)d,与对照组的(5.2±1.5)、(4.6±1.1)、(4.5±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菌活菌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效果确切,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酪酸菌活菌散剂联合推拿按摩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酪酸菌活菌散剂,联合组给予酪酸菌活菌散联合推拿按摩。对比2组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联合组患儿腹泻、腹胀腹痛、大便形状、发热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酪酸菌活菌散剂联合推拿按摩可加速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 推拿按摩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菌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任新民院士是我国航天领域盛传的“四老”之一,翻开他人生的画卷,每一页都像灿烂的星空,光耀夺目,每个举措对于中华民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 标签: 院士 科学家 奠基者 宇航员 太空 航天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我院接诊的 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 2组进行研究, 5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酪酸菌活菌散治疗, 50例观察组则应用酪酸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总有效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形状、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酪酸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能尽快改善患儿的症状,促进其恢复,且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索MTSCC全外显子突变、微卫星稳定性及肿瘤突变负荷(TMB)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5例MTSCC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对5例MTSCC病例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中3例MTSCC病例行微卫星稳定性及TMB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7~76岁,肿瘤最大径3.5~6.0 cm,界限清楚,镜下以小管结构、形细胞及黏液样间质为特征,肿瘤细胞核级别低,细胞异型性小,偶有核仁,核分裂象罕见。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5例患者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CK19、波形蛋白、PAX8、P504s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阳性指数均较低。5例MTSCC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NF2、PTPN14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突变比例,分别为3/5和2/5。微卫星稳定性分析结果提示3例MTSCC均为微卫星稳定型(MSS),TMB分析结果显示3例MTSCC的TMB均<9 mut/Mb。结论MTSCC是一种独特的、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肾脏肿瘤。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NF2、PTPN14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提示MTSC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ippo通路密切相关。微卫星稳定性分析提示微卫星稳定性与MTSCC的发病无明显关系,TMB结果提示MTSCC患者在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优势不明显。

  • 标签: 肾肿瘤 外显子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脾养儿颗粒搭配酪酸菌活菌散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诊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6%,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儿腹泻症状恢复的好,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治疗 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 20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治疗模式和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菌活菌散,可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酪酸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采取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n=45例)采取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菌活菌散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56%、4.4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6%、8.89%,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菌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蒙台利教育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完成研究116例,随机分2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同时结合以蒙台利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除抽象思维以外,观察组其他7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各因素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积极因素评分升高、消极因素评分降低,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分、躯体ADL(BADL)与工具性ADL(IA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提供基于蒙台利教育理论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蒙台梭利理论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剂 小儿腹泻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酪酸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使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迁延性腹泻 患儿 8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 43 例,对照组患儿 单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酪酸茵活茵散与蒙脱石散间隔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 的临床效果、 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 观察 组患儿的治疗 总有效率为 9 5.35 % , 明显 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76.7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 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 均 明显 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酪酸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使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 疗效显著 ,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 推广及 应用。

  • 标签: 小儿迁延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间隔使用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