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更为关注,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由于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导致的骨损伤也成为了普遍的骨外科损伤现象,由此还衍生出了骨科运动医学等许多交叉学科。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对骨损伤的医学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运动和骨科医学的研究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运动 医学研究 骨损伤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这些患者都需要接受术后修复,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方式为运动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评分、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 ATM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于实验组本组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修复患者手部肌腱损伤之后,可以采用运动康复的方式治疗患者,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医患关系的和谐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部 肌腱损伤 运动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现状及其治疗进展,为临床上此类损伤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指动脉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和"digital artery defect""soft tissue defect"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关于伴有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632篇,排除无法获得全文、内容不符、重复性及低质量文献,最终纳入5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支皮瓣的广泛应用、医患对修复的结果要求提高及修复理念的不断改进,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方式逐渐由创伤较大的血管移植联合皮瓣转移覆盖、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等方式,向创伤小、疗效好的flow-through皮瓣方式发展,达到了在较小医源性损伤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的目的。结论flow-through穿支皮瓣兼具穿支皮瓣和桥接指固有动脉的优点,通过一次手术即可有效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符合当前修复重建的理念,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是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创面的最佳方式。

  • 标签: 指损伤 动脉损伤 软组织损伤 flow-through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65例胰腺损伤患者资料,排除资料不完整6例、其他损伤4例,55例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外伤史、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手术并发症等资料,分析患者胰腺损伤原因,损伤程度、治疗措施,治疗结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胰腺损伤最常见原因为车祸伤(23例,41.8%),术前诊断率为61.8%,CT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80.0%比37.5%,P<0.05)。Ⅰ~Ⅴ级损伤例数分别为7、19、24、1及4例,16例保守治愈,39例接受手术治疗。轻度损伤(Ⅰ~Ⅱ)接受手术治疗者明显低于重度损伤(Ⅲ~Ⅴ)(53.8%比86.2%,P<0.05)。术后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5.1%(2/39)。胰瘘(29例,74.4%)、腹腔感染(10例,25.6%)为术后主要并发症,轻度损伤术后胰瘘率明显低于重度损伤(30.7%比72.4%,P<0.05)。胰腺假性囊肿为胰腺损伤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8例,14.5%),保守治疗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31.2%比7.7%,P<0.05)。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应行腹部CT排查,Ⅰ~Ⅱ级以保守治疗为主,Ⅲ~Ⅴ级以手术治疗为主,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为最常见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 标签: 胰腺/*损伤 诊断 手术 并发症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和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和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和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百分比以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的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和IL-4的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和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IL-17A和IL-4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和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在第4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和IL-17A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和IL-4水平在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结论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促进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模型,动物 Th细胞平衡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损伤是指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或腹膜后肿瘤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尽管放疗技术的进步使放疗对靶区外组织的损伤大大减少,但90%接受放疗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等急性症状,50%的患者因消化道症状影响生活质量,20%~40%患者的症状为中到重度。依据病理学分期、特征和临床表现,放射性肠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一般以3~6个月为界。放射性肠损伤的主要预防措施为减少照射剂量和缩小照射野。急性放射性肠损伤主要表现为黏膜炎性反应,多为自限性病程,其治疗以对症治疗和营养治疗为主。慢性放射性损伤由于肠管慢性缺血和纤维化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慢性放射性损伤的手术适应证为3、4级的肠损伤,包括梗阻、出血、肠坏死、穿孔和瘘;目前的手术方式为确定性肠切除加一期或二期消化道重建手术。放疗结束后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最佳时机尚有争议,根据笔者团队经验,在放疗结束1年后可能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时机。对于急诊手术、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腹腔感染、肠管广泛放射性损伤以及腹腔粘连无法分离的患者,先行造口或腹腔引流,待患者恢复肠内营养,炎性反应消退后,再考虑确定性手术。术前预置输尿管导管,通过影像学评估结直肠位置和髂血管损伤程度,以及术前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降低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 短肠综合征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 2016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 APTT、 PT、 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APTT、 PT、 TT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良好,既能增强救治效果、改善凝血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骨科损伤 控制治疗 严重多发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持续受压无法变换体位、使用手术器械辅助治疗、麻醉状态、术中失血以及局部持续潮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是院内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新药撤市的主要原因。DILI虽然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可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结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已成为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DILI的诊断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药物再刺激可以作为诊断DILI的"金标准",但是可能再次诱发肝衰竭,因此在临床中并不推荐使用。目前现有的关于DILI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生物标志物诊断、基因诊断、评分量表诊断等。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实验诊断 生物标志物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因长期输血出现铁负荷过载,给予地拉罗司分散片(地拉罗司)500 mg口服、1次/d。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0个月后,因铁负荷过载治疗效果不佳,将地拉罗司剂量增至1 000 mg、1次/d。剂量调整约1个月后,患者乏力加重,实验室检查示血尿素氮(BUN)11.5 mmol/L,血清肌酐(Scr)143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73 m2)。诊断为肾损伤,考虑可能为地拉罗司所致。停用该药,并给予百令胶囊。约1个月后,患者肾功能改善[BUN 9.1 mmol/L,Scr 111 μmol/L,eGFR 60 ml/(min·1.73 m2)]。患者因铁负荷过载再次加用地拉罗司1 000 mg口服、1次/d。服药约1个月后,再次出现肾损伤[BUN 9.7 mmol/L,Scr 131 μmol/L,eGFR 49 ml/(min·1.73 m2)],遂将地拉罗司减量为500 mg、1次/d。约3个月后,患者肾功能改善[BUN 8.8 mmol/L,Scr 104 μmol/L,eGFR 65 ml/(min·1.73 m2)]。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地拉罗司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行非心脏手术后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成年患者病历资料。以术后3 d内出现血清cTnI浓度>0.06 μg/L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系统中的资料获得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将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52例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15.7%。急诊手术及术中乳酸浓度最高值是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手术及术中乳酸浓度最高值是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危险因素 心脏损伤 非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整形美容手术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20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美容整形方法,剩余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微创技术整容修复,行规范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修复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影响正常生活功能以及外观美观,针对性采用整形美容手术修复治疗之后患者的损伤情况得到良好的缓解,总体来说整形美容手术用于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面部软组织损伤 面部修复 整形美容手术 感染发生率 修复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检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含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NSAID所致肝损伤患者纳入NSAID组,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由本研究团队成员根据相关标准重新统一进行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评分、临床分型分级、病理学分型分级和临床转归评价。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85例,NSAID组63例,对照组32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R值对DILI分型和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的结果显示,2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肝损伤者占比和不同级别肝损伤者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AID组和对照组行肝活检者分别为41和142例,结果显示,NSAID组血管损伤型者占比高于对照组[4.9%(2/41)比0(0/142),χ2=7.003,P=0.049],汇管区炎症发生率和细胆管增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4%(26/41)比93.7%(133/142),χ2=25.544,P<0.001;43.9%(18/41)比76.1%(108/142),χ2=15.337,P<0.001],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0%(9/41)比9.2%(13/142),χ2=4.925,P=0.026]。经停药和对症治疗,NSAID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8.9%(56/63)和92.5%(298/322),痊愈率分别为41.3%(26/63)和52.5%(169/322),均无死亡者,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所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相似,肝脏病理学特点为汇管区炎症和细胆管增生发生率低于而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并可见血管损伤改变。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消炎药,非甾类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了解和验证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的力学机制。方法选取下肢膝关节标本10具,男6例,女4例;年龄42~65岁,平均57.4岁。平均分为高处坠落伤组和交通伤组,每组5例,分别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试验后,伸直位行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和CT扫描检查,观察是否骨折、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线的走行。结果6例成功模拟出胫骨平台Hoffa骨折,4例未能模拟出,失败原因包括股骨骨折、胫骨平台其他类型骨折。模拟高处坠落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均位于后内侧,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1/3、2/5和1/2,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21°、19°和12°,1例在X线片不显示骨折,在CT上显示出后内侧骨折;模拟交通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侧1/6、1/4和1/3,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47°、56°和63°,1例在X线上无明显骨折征象,CT显示冠状面骨折。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均可导致胫骨平台Hoffa骨折,但骨折累及范围和骨折形态有明显差异。X线片不足以完全诊断该类型骨折,提示有明确膝关节屈曲和轴向暴力损伤史者,应常规行CT扫描以减少漏诊和治疗不足的情况发生。

  • 标签: 膝关节 生物力学 标本制备 胫骨平台骨折 Hoffa骨折 受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急性肾损伤(PPAKI)的临床特征及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产妇资料,记录符合PPAKI定义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统计分析PPAKI的发病情况、病因及母婴结局。结果共有8437例产妇纳入研究,33例患者符合PPAKI诊断,发病率0.39%(33/8437)。69.7%(23/33)的患者需要ICU救治。AKI主要病因包括:HELLP综合征75.8%(25/33),子痫前期72.7%(24/33),产后大出血60.6%(20/33)。54.5%(18/33)的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RRT), RRT和非RRT的肾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78.8%(26/33)的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3.0%(1/33)的患者肾功能部分恢复,6.1%(2/33)的患者出院未再复查,失访率9.1%(3/33),仅3.0%(1/33)的患者透析依赖,无产妇死亡。胎儿早产发生率70.3%(26/37),低体重儿67.6%(25/37),胎儿存活率75.7%(28/37),存活患儿均身体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结论PPAKI主要病因为HELLP综合征和子痫前期,是否替代治疗对肾脏恢复时间无影响,经积极诊治,母亲和胎儿预后良好。

  • 标签: 产后期 急性肾损伤 HELLP综合征 先兆子痫 肾替代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显微外科手术中微血管夹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微血管夹的研发及相关性血管损伤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从微血管夹引起的相关血管损伤的角度出发,从损伤评估方法、血管夹特性和血管损伤关系、血管损伤后修复以及微血管夹研究进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而进行展望。

  • 标签: 微血管夹 血管损伤 夹持性损伤 止血 显微外科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我科选取90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发生压力性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