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法医临床鉴定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鉴定中心受理的85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鉴定结果。结果通过鉴定,本组85例案例中,和脑外伤相关的颅内出血有73例(85.9%),包括外伤致颅内出血71例、伤病共存2例;和脑外伤无关的颅内出血12例(14.1%),包括高血压7例、陈旧性颅内出血3例、颅内血管瘤2例;死亡5例,重伤63例,轻伤案例17例。结论脑外伤是导致颅内出血的主要因素,且伤情严重,少数是因自身病症导致,应加以辨别判定。

  • 标签: 脑外伤 颅内出血 法医 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并及时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并选择相合的血液有助于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500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将筛查结果呈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并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共9例,占1.8%。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抗体鉴定试验后Rh系统5例,占55.6;MNSs系统2例,占22.2%;抗A-1系统患者1例,占11.1%;P系统1例,占11.1%。对其输注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未有一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对预期输血及手术备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既能有效避免由于配血困难而导致抢救时间延误的发生,又能够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及鉴定 意义与重要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41-01
  • 简介:目的对分离自我国南、北方地区50株临床孢子丝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离菌株分别进行25℃恒温培养和玻片小培养,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同时提取菌丝相基因组DNA,用PCR分别扩增部分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联合β-tubulin基因和ITS区域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50株菌均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globosa,S.globosa)。结论球形孢子丝菌是目前我国南、北方地区孢子丝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孢子丝菌 形态学 系统发育 球形孢子丝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法医临床鉴定意见出现错误的原因及规避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的68例法医鉴定案件并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鉴定)和观察组(错误原因分析和防范),观察两组错误案件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其错误案件率较参照组明显减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法医临床鉴定意见 错误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肋骨骨折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中心鉴定的外伤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X线诊断,观察组CT诊断。统计两组患者的鉴出率以及误鉴、漏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出率高于对照组,误诊、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后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学鉴定 诊出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中采用CT成像技术,做好应用价值的判定。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被鉴定人共计40例,被鉴定人年龄均处于23-68岁,均值处于24.90±2.35岁。患者分别采用x线、CT进行检查。通过采用螺旋CT扫描仪进行应用。结果:通过对被鉴定人进行确诊情况比较,采用CT确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在79.9%、81.3%、78.1%,CT整体确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在88.9%、88.9%、89.4%。通过对被鉴定人进行骨折情况的比较,经CT检查患者肋骨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骨折人数分别为13例、20例、7例。结论:在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中采用CT成像技术,整体应用价值相对较好。

  • 标签: CT成像 法医 司法鉴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颅脑损伤当事人进行法医鉴定,并且对法医鉴定重点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法医通过对100例颅脑损伤当事人进行伤情鉴定,并且对患者的伤情进行总结。结果:法医人员在对颅脑损伤当事人进行伤情鉴定时,通过对颅脑损伤伤者的伤势情况、伤者损伤后出现的并发症、伤者伤口情况等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伤者受伤部位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法医人员将相关鉴定记录上报给公安机关。结论:法医人员在对颅脑损伤当事人受伤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便于日后检查和其他相关部门查阅。随着法医人员验伤的方式和设备逐渐完善,法医人员通过借助相关设备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验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将法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技术相结合,便于法医人员验伤鉴定工作。

  • 标签: 颅脑损伤 法医临床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临医学科技发展,各种先进诊断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得到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作为一种先进诊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弥补了X线、CT技术诊断中存在的不足,为法医临床鉴定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从磁共振成像技术入手,探讨MRI诊断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项工作意义,分析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法医 临床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脊柱损伤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作为损伤的首要原因。脊柱损伤的现场急救、临床诊断和治疗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处理,对患者的损伤进行法医检查是很重要的。目前,脊柱损伤的鉴定标准只是一个明确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该标准的适用条件。同时,容易导致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鉴定结论的争议。本文就脊柱损伤的临床法医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脊柱损伤 法医临床学 鉴定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失血性休克在人身伤害的案件中也属于常见损伤类型,不过由于休克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复杂而多变,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中的各器官血液灌注量逐渐减少,从而造成红细胞损伤、代谢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出现损伤,从而会引发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脏器功能障碍。在实施法医鉴定的时候,就必须考虑精神损伤的病理基础、被鉴定人的临床症状,以及诊疗过程等内容。被鉴定人是否能够达到法医临床鉴定标准,首先就要分析休克的严重程度,当然这也是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非常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其实施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失血性休克在人身伤害的案件中也属于常见损伤类型,不过由于休克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复杂而多变,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中的各器官血液灌注量逐渐减少,从而造成红细胞损伤、代谢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出现损伤,从而会引发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脏器功能障碍。在实施法医鉴定的时候,就必须考虑精神损伤的病理基础、被鉴定人的临床症状,以及诊疗过程等内容。被鉴定人是否能够达到法医临床鉴定标准,首先就要分析休克的严重程度,当然这也是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非常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其实施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眼损伤后伪装、夸大视力下降法医临床鉴定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对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眼损伤法医临床鉴定的 12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伪装或夸大视力下降 40 例(观察组),真实视力下降 80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检查结果和眼损伤程度,并对伪装或夸大视力下降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检查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眼损伤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损伤后伪装、夸大视力下降是一种常见的法医临床鉴定问题,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眼部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眼损伤 视力下降 法医临床鉴定 伪装夸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350例发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上述患者的血液样本,以直接法和常规法两种方式统一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前者划分为观察组,后者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菌鉴定法的细菌检出结果以及两种鉴定方式的效率。结果:在检出结果方面,两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鉴定效率较高,其细菌检出用时、鉴定操作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其不仅检出结果准确率较高,还具有检查所用时间较短、操作简便的优势,对于血液内细菌的检查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并应用。

  • 标签: 细菌鉴定法 临床检验 血液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法医临床学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法医学的技术,用于解决与法律相关的医学问题。损伤鉴定是法医临床学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它要求法医专家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受害者的损伤进行详细评估。致伤物分析则是确定造成损伤的具体物体或工具,这对于案件的侦破和法律责任的判定至关重要。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损伤鉴定 致伤物
  • 简介:重复鉴定、多次鉴定的问题影响了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介绍实践为减少量新鉴定、多次鉴定进行的探索经验。对提高鉴定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听证会 鉴定质量 重新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人们遮风避雨不受各种因素侵害的房屋,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的功能和需求日益增加。房屋安全鉴定可帮助了解房屋建筑中的缺陷。裂缝在安全鉴定过程中很常见,这些裂缝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房屋的安全和质量,而且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房屋安全鉴定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帮助防止和处理裂缝。

  • 标签: 房屋安全鉴定 裂缝鉴定 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