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入路16例,双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入路组与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min、55.3±12.6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漏至椎体两、椎间盘、椎管、椎体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路组与双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入路组与双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组与双组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mm、8.0±1.7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与双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入路在维持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球囊、双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OVCF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比较球囊扩张PKP(PKP组)和球囊双扩张PKP(双PKP组)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缘高度恢复值、中央高度恢复值、视觉模拟数字法评分(VAS)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KP和双PKP治疗OVCF的疗效相当,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次数方面,PKP治疗更具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中采取腰麻和喉罩通气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年龄85—97岁,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组(S组)。R组选择静脉诱导后喉罩通气,静吸复合维持,而S组予以腰麻,取患侧卧,穿刺部位L2-3间隙,用25G的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推注重比重混合药液3ml后,患侧卧位15min,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平卧或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记录R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出喉罩即刻(T4)、拔出喉罩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组推药前(T0)、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的MAP、HR的变化及中使用升压药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R组MAP、HR均较T0有明显改变(P<0.05),使用升压药例数多(P<0.05),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在高龄老人下肢骨折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喉罩通气全麻。

  • 标签: 单侧腰麻 喉罩通气全麻 高龄老人 下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估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4月2所医院随访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6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和痛疼缓解情况,评估改善率、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8~3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功能和痛疼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联合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重建腰椎稳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9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人组(试验组,18例)及传统手术组(对照组,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变化、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4.3±2.0)个比(6.5±3.9)个]、手术时间[198.5 min(166.3 min,228.5 min)比82.0 min(60.0 min,102.0 min)]、术后24 h疼痛评分[3分(3分,4分)比2分(2分,3分)]、术后总引流量[49.0 ml(40.8 ml,56.5 ml)比37.0 ml(29.0 ml,44.0 ml)]、手术费用分别为[3.32万元(3.31万元,3.40万元)比0.52万元(0.42万元,0.59万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出血、脂肪液化、皮下瘀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治疗PTMC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锥颅置管引流与去骨瓣减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锥颅置管引流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去骨瓣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对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低(24.00%),治疗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68.00%)高(P均<0.05)。结论锥颅置管引流脑出血患者手术中的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有所提高,利于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锥颅置管引流 单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道椎体后凸成形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6)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n=66)患者实施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术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无差别(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研究组为95.45%,则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6.0923,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采用通道椎体后凸成形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手术 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植入(PTRAS)联合最佳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UARAS)患者的疗效,寻找PTRAS疗效良好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行PTRAS的UARAS共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狭窄与非狭窄肾素水平比值(RVRR)分为二组:肾血管性高血压组[(RVRR≥1.5),21例,RH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RVRR<1.5),30例,EH组],比较PTRAS前后血压及肾功能,并分析肾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结果51例UARAS患者,收缩压由(158±14)mmHg降至(142±10)mmHg(P<0.001);舒张压由(87±11)mmHg降至(83±7)mmHg(P=0.03)。降压药物应用的种类由(2.7±0.8)种降至(2.4±0.9)种(P=0.07)。肌酐水平由(102±63.4)μmol/L降至(102±57.0)μmol/L(P>0.05)。EH组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物应用的种类数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EH组仅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术前肾动脉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300cm/s并且肾主动脉比率(RAR)>3.74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的种类数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而PSV≤300cm/s或RAR≤3.74患者仅有收缩压在治疗前后有显著下降(P<0.05)。相关因素分析发现64%肾功能好转患者术前基线尿蛋白<0.6g/d,肾功能未好转患者仅有23%(P=0.03)。结论PTRAS联合药物治疗可以给UARAS患者血压带来显著益处。RVRR≥1.5、PSV>300cm/s、RAR>3.74、术前基线尿蛋白<0.6g/d是PTRAS疗效良好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血运重建术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最大内切球法分析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对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产道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行PAO手术的育龄女性DDH患者,采集手术前后骨盆CT的"DICOM"数据,用最大内切球法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the 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MITK)上测量25层骨产道的大小(即最大内切球直径)。于手术前后骨盆站立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LCE)角、髋臼倾斜角(Tönnis角)和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根据LCE角大小将患者分为严重组(LCE≤0°)和非严重组(0°<LCE<20°)。结果PAO术后坐骨棘以上(1~20层)骨产道变窄,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的均值范围为0.86~5.95 mm;坐骨棘以下(21~25层)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臼截骨块前上缘(1~13层)变窄明显(手术前后差值的均值范围为4.23~5.95 mm);髋臼截骨块前缘耻骨支下缘与闭孔后缘上部之间的区域(5~10层)变窄最多(5.62~5.95 mm)。手术前后骨产道最窄位置均在坐骨棘平面(20层),术前最大内切球直径为(105.34±7.16)mm,术后为(104.47±7.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2)。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与1~2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Tönnis角变小与1~1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LCE增大与2~5层骨产道变窄呈负相关(P<0.05)。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对1~20层骨产道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27~0.50,P<0.05)。身高与术前、术后骨产道最窄部位的大小呈正相关(r=0.565,r=0.586,P<0.001)。严重组与非严重组手术前后骨产道及骨产道变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0.655,P>0.05)。结论PAO引起坐骨棘以上骨产道变窄,轻度影响骨产道最窄位置(坐骨棘水平)。PAO不会影响骨产道正常的DDH育龄女性患者正常胎儿的正常分娩。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截骨术 分娩,产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腰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取的60例接受了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腰麻组和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应激反应。结果在T1(麻醉前10min)、T3(术后24h)时刻两组应激反应指标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T2(手术结束)时刻,进行腰麻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值要显著(P<0.05)低于全身麻醉的患者。结论进行髋关节置换时,与全身麻醉相比,腰部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应激影响更小。

  • 标签: 单侧腰部麻醉 全身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分为持续质量改进的观察组(4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手术室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室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外伤后致对睾丸生精细胞损害及手术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230~250g)随机分为四组建立睾丸外伤动物模型。A组外伤模型组;B组手术组,右侧睾丸外伤6小时后手术清创;C组泼尼松干预组,外伤后给予泼尼松25mg/kg?d,连续两周;D组空白对照组。用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生精细胞凋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1.外伤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HE染色片可见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尤其是精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手术清创缝合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可见生精细胞受损减轻。而应用泼尼松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发现无明显抑制生精细胞减少的作用,仍出现精原细胞等生精细胞层数减少。2.透射电镜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改变,可见线粒体空泡变、髓样变、瘠断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3.外伤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可见生精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大鼠睾丸挫裂伤可导致对睾丸生精细胞受损害而凋亡,生精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细胞层数明显减少。2.早期手术清创缝合,清除失活的组织,缝合破裂的白膜可减少生精细胞的凋亡。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应用不能有效地防止生精细胞凋亡,而间质细胞的凋亡也有所增加。

  • 标签: 睾丸 外伤 凋亡 生精细胞 手术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选择性膝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双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双腰椎管狭窄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6例。本次乙组是传统手术,而甲组是开窗潜行减压,总结疼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手术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VAS评分、ODI评分都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手术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双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低,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障碍。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单侧开窗 潜行减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接收的OVCF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实验期间采用的治疗方案均为PKP手术疗法,其中35例采用双PKP疗法,称之为A组,另外35例采用PKP疗法,称之为B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表现情况。结果: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展开对比,均显示A组的数值水平高于B组(P<0.05)。手术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Cobb角、VAS评分方面的表现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且A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数值水平高于B组,另外两种指标的数值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经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治疗OVCF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都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优化椎体后凸Cobb角以及VAS评分等方面,A组的表现显然要比B组更为出色。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与双穿刺经皮椎体成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穿刺治疗;后者行双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VCF患者行双穿刺的效果优于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椎体成型与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其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科室的60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组,n=30),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手术用时、骨水泥用量情况对比,指标值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