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 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用药与护理,观察组 PICC给药与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治疗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置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 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 94例,均 PICC,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47)与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实验组( n=47),对比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采用标准护理干预进行 PICC管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率,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宫颈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ICC护理小组在患者护理中对其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岳池县人民医院行PICC患者104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即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54例观察组,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小组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PICC操作情况,统计PICC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6.0%,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护理小组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静脉在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120例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为 11.67%,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 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8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深静脉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为治疗提供方便,但也容易发生感染,应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置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 PICC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 9 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ICU新生儿PICC的护理中引入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模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在PICC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运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模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为85.71%,P<0.05;观察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P<0.05。结论:在ICU新生儿的PICC中通过运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模型可有效提升一次性成功率,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PICC置管 新生儿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模型
  • 简介: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而颅骨钻孔引流术是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手术一般选择术后放置硬膜下引流管引流血肿,但目前有学者建议于骨膜下或帽状腱膜下放置引流管,引流残余血肿,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女性肿瘤患者的持续增多,使得女性的平均健康水平受到了影响,而其中以乳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群体的生命安全。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不具备明显的临床效果,还会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情况,从而损伤其他的正常细胞,并且还易诱发恶病质,从而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而对于乳腺部位来讲,尤其其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维持器官,所以对于该疾病而言,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则可以提高女性患者的治愈率 [1]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为了保证术后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辅以化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但是由于化疗的时间较为漫长,并且剂量较大,需要反复给药,所以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本文以如下的内容分析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因 PICC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PCII 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管道滑脱等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本项研究中随机回顾了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了ICU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中患者管道滑脱以及管道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以及管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ICU留置导管治疗患者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防止患者出现管道滑脱情况,降低患者导管感染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功能锻炼操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神经内科置入PICC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栓预防知识、信念以及行为得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栓预防知识得分为(8.39±1.35)分,血栓预防信念得分为(6.88±1.14)分,血栓预防行为得分为(13.12±1.48)分;对照组的血栓预防知识得分为(6.73±1.23)分,血栓预防信念得分为(5.28±0.98)分,血栓预防行为得分为(10.26±1.61)分。观察组患者血栓预防知信行得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t=5.820、6.815、8.374,均P<0.05);干预后2周,对照组DVT发生9例(21.95%),观察组DVT发生1例(2.44%);干预后4周,对照组DVT发生11例(26.83%),观察组DVT发生2例(4.76%)。干预后2周和干预后4周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置入PICC的患者而言,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结合功能锻炼操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血栓预防知信行水平,显著降低患者DVT的发生率,并能优化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导管插入术,外周 深静脉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自体锻炼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床旁B超指导预防颈内静脉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在前B超检查双侧颈内静脉,选择内径较大、充盈良好的血管及部位置,若双侧颈内静脉均不充盈,补液改善后再穿刺;同时在TEG监测下根据凝血功能及出血风险选择抗凝、抗血小板或降低血黏度等药物抗栓;每日B超监测颈内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现静脉塌陷或血流缓慢,则查找原因并予以改善,一旦发现血栓形成,拔除导管。常规组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并根据体表标志穿刺。两组其他治疗均按常规方案执行。记录患者颈内静脉后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情况。结果最终纳入97例患者,其中联合组51例,常规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Caprini)、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高出血风险比例、疾病类型、凝血障碍比例、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抗凝治疗比例高于常规组(66.7%比30.4%,P<0.01),且血栓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组(39.2%比78.3%,P<0.01),形成的血栓也明显小于常规组〔cm3:0.077(0.047,0.089)比0.341(0.070,0.378),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基于TEG及床旁B超指导下的集束化抗栓措施能降低颈内静脉后血栓发生率,且形成的血栓较小,未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B超 血栓形成 颈内静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一例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导管( PICC)后发生淋巴渗液的护理。 方法:对一例因PICC后发生严重淋巴渗液的患者制定实施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并利用微信建立导管专科护士、责任护士和病人及家属的微信群,时时监控渗液情况,由导管专科护士对时时对问题进行线上指导。 结果:经过一系列无缝隙的对接,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无渗液,导管正常使用,未发生感染、皮肤损伤等症状。结论:通过此护理方法,可以使淋巴渗液吸收,同时保留导管。

  • 标签: PICC 淋巴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溶栓与单纯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9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9岁,年龄范围20~80岁。按腔内溶栓方法不同,分为PMT联合溶栓组(n=38)及单纯溶栓组(n=31)。记录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血栓清除率、患侧肢体周径变化值、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总数。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门诊复查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并评估残余血栓溶解、血栓复发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PMT联合溶栓组、单纯溶栓组溶栓时间分别为(3.7±2.1) d、(5.2±2.1)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尿激酶用量分别为(225.0±122.3)万单位、(315.8±108.6)万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T联合溶栓组Ⅰ级、Ⅱ级、Ⅲ级血栓清除率分别为18.4%(7/38)、73.7%(28/38)、7.9%(3/38);单纯溶栓组Ⅰ级、Ⅱ级、Ⅲ级血栓清除率为16.1%(5/31)、77.4%(24/31)、6.5%(2/31),比较两组患者Ⅰ级、Ⅱ级、Ⅲ级血栓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3,P=0.720,P=0.818)。溶栓治疗48 h后,PMT联合溶栓组患侧大腿周径差为(2.16±0.87) cm、小腿周径差为(1.38±0.66) cm,单纯溶栓组患侧大、小腿周径差分别为(1.21±0.59) cm 、(1.02±0.49) cm,两组患者溶栓治疗48 h后患侧大、小腿周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PMT联合溶栓组发生3例(7.89%)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单纯溶栓组4例(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两组患者共随访时间6个月,PMT联合溶栓组6个月随访率:71.05%(27/38),单纯溶栓组:64.52% (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随访6个月期间PMT联合溶栓组血栓复发率为11.11%(3/27),单纯溶栓组为15.00%(3/20)。单纯溶栓组血栓复发率虽高于联合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结论PMT联合溶栓与单纯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相比单纯溶栓,PMT联合溶栓可减少尿激酶剂量,缩短溶栓时间,具有短时间内缓解患肢肿胀的优势,近期随访疗效好。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 PICC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PICC新生儿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并纳入参照组,另一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并纳入研究组,两组分别有 40例新生儿,并对这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上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结论 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 PICC的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新生儿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PICC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施加PICC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施加静疗专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专科护理针对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4月-2019年2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选出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67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穿刺术治疗,试验组66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43%,P<0.05;试验组随访1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4.93%,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耳内镜 穿刺术 鼓膜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 PICC 并发上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 方法: 随机抽取 100 例直肠癌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上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可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 PICC 管上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高。

  • 标签: 直肠癌 化疗 PICC 置管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HBM)为理论框架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肝癌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肝癌PIC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HBM为理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两组护理干预时间为入院时至后1个月。对比两组知信行水平、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后1个月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非计划性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HBM为理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改善肝癌PICC患者知信行水平,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发生率。

  • 标签: HBM 个案管理 肝癌 PICC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