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艺术融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1
/ 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探索

摘 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教高1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技能成长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的计划、目标、队伍、条件、管理、经费保障、运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构建了一个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同时又能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20世纪末,随着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特网在媒体大家族中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排行第四,被称为第四媒体,它以数字化、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被人们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传播理念,相应的也使媒体传播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采集的时效性更为加强,采集手段也更为高科技化,新闻业务活动的科技含量空前提高。

媒介领域的变化对我国新闻传播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很难设想,一个不能操作笔记本电脑,不能用数码相机选取镜头,不能通过手机传真器直接发稿的新闻工作者,在重大新闻报道活动中会造成多大程度的信息损失。

从新闻教育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新闻单位单纯地接受新闻院系毕业生的状况已经在改变,新闻单位更倾向于招聘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生从事新闻采编制作,这种人才需求的趋势,对于依然沿着传统新闻学科的路子培养学生的新闻院系来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沿着坡路走下去,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就等于是死胡同。

面对媒介市场与就业市场的挑战,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应战,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对传统的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适时修正,对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种高职新闻人才的培养规格,一方面要求学生知识结构的"互通性",文理兼顾;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应用技能的非单一性,即具有实用性,能够完成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全部流程。上述两方面的结合,才能使高职新闻人才培养走出目前将高职毕业生定位为"工具人"的误区,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那种"新闻无学"的传统非科学论调。

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落实在以下三个层面:

1、"复合+应用"的培养目标

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专业领域要求的"文理互通"素质,树立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与先进的现代科技传播理念,并能以此指导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实现由"采编制作"型向"策划制作"型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转变。

2、"动态化"、"项目化"、"三线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复合+应用"的培养目标,我们将逐渐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结构,改变课程设置理念,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化"、"项目化"和"三线化".课程体系的"动态化",就是要改变由于教材的相对滞后性导致的课堂教学与媒介现实的脱节局面,积极引进媒介业务案例教学,通过专题讲座,打通教学单位与新闻单位的通道,实现新闻专业的社会开放性,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

课程体系的"项目化",是指有针对性地对高年级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将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通过与媒介业务部门的合作,转变为一种业务项目,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在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从事业务工作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三线化",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基础课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不断线,包括文学、市场营销,公文写作等;专业基础课中的传播技术类课程不断线,包括计算机应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新闻摄影等;业务技能实践课程不断线,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广播新闻编辑与制作、网络新闻编辑与制作、电视专题等。

上述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文理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的育人思路,明确了培养模式的特色定位。

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现实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已经昭示我们,新闻传播教育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强化,与传统的新闻教育相比,21世纪的新闻人才培养已经不可能再是纯文科的教育,它的工科性质正随着传播媒介的电子化日益加深,如果我们对新闻采编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一支笔、一个采访本、一张画版纸的认识水平,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支持,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能变成一种资源浪费。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抓好传统的教学实习这个环节外,需要突出实验教学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能接触到先进的新闻采编设备,如摄影摄像实训室中的照相机、摄像机;非线笥编辑室中的非线线编辑机、专业采访麦克;音频录编室中的数字录音机、录音笔;演播室中的提词器、切换台及种灯光设备等,通过在实验室的实训操作,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为此,需要有足够的实验室和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

对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国的传统新闻教育是十分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

2008年,我院创办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4个学年共开设专业类课程15门,操作层面课程有: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采访、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新闻编辑与制作专业教学模式采取理论加实践,专业技术课占专业课程总数的73%,教学中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其中专业核心课开设2个学期。

2012年,本专业教学通过进一步改革,现专业课教学实行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区划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起主导地位,而教师则起辅助和专业引导作用。教学主体发生了改变,服务对象和目的就更加明确清晰。并且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1:1改变成4:6;重新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了课程标准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将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也纳入了相应的学习任务评价之中。经过二个年级的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和专业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有所提高,就业率也高于以往。

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实现了三个转变:其一,变单纯的文科教育为文理兼顾的通识教育。

从以往的历史情形来看,中国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是一种单纯的文科教育,新闻学科的学科身份才逐渐开放,一些理工类的课程才逐渐出现在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里,但是这种开放性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待加强。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培养的文理交互色彩,突出学理与工具的交叉。

其二,变"纸与笔"的技能训练为"电与光"的技能训练。

传播工具的现代化,特别是第四媒体的崛起,深刻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新闻采集与制作的科技含量因而迅速提升,网络采访、移动通讯采访、电视时空连线采访、计算机写作、电脑编排、电视视频数字编辑、资讯内容网上搜索与查寻、教师网上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网上辅导、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等成为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新的培养模式的设计,针对性地突出了传播科技性特征。

其三,变廉价教育为投入教育。

如前所述,由于新闻学的文科身份属性,人们习惯上认为这是一种不需要实验经费投入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廉价教育,这种思维定势在如今的中国教育界依然有一定市场,认为只要有教材、教师、教室就可以开展新闻教育。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走出了这种误区,它强调实验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以及对学生实施高技术含量的技能教育。

四、举措

1、为体现新的办学思路,适应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对复合应用型新闻人才的需要,经过慎重的调研,学院将"电视艺术系"应更名为"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不只是名称的变化,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它实际上体现了办学思路和学科建设思想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定位也更加明确,这就是以培养复合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信息传播人才为目标。

2、组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复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实验设备是基础,师资队伍是关键。只有建设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得心应手地教出复合型的学生,否则,只是"文理拼凑",而不可能是"文理交叉",更谈不上"文理融合".未来几年,为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需要,我们拟引进具有多媒体制作、网络传播、网页制作方面背景的专职教师,逐步开发出一些交叉性课程。

3、推进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数码摄影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非线性编辑室、报纸编辑室、广告实验室和网络(站)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