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教育”的教学理论探讨刘志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乐学教育”的教学理论探讨刘志生

刘志生龚赞军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417000

摘要:本文从乐学教育概述入手进而阐述了乐学与乐教之间的关系,乐学教学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矛盾,并就乐学教学教育思想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乐学教育探讨乐教乐学教学理论

“乐学”最早记载在《学记》中,体现的是“快乐教学”思想。随着新课改对素质教学的要求,“快乐教学”理念逐渐被接受,乐在其中的学习境界成为更多人追求的目标。

一、乐学教育概述

乐学教育即含概教师的“乐教”,又包括学生的“乐学”,是二者相互融合的统一。教师的“乐教”是前提,学生的“乐学”是实现的教学目的,二者相互融合的统一,体现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1.乐教。教师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教育思想亦或教育模式体现的即是教师的思想和能力水平,这也是乐学能否真正落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观,要时刻关注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并以此引领学生认识的过程,由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促其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习惯;其次教师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力量和美好,以所学去认知更广阔的世界,于所学过程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再有教师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内心向上、行动阳光、情感充满爱的光辉,这种积极和谐、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任务。

2.乐学。有了教师的乐教在前,学生的乐学也就有了支撑。这就要求教师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寓学于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地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调整为最优,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置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之中,以确保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乐教与乐学融合统一。乐教与乐学只有融合统一,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二者的融会贯通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教育思想从古至今始终贯穿教学活动实践之中,教与学之乐互相交融,更多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是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乐学教育思想在传统意义的基础之上,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与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二者需时刻保持教与学的同频共振;其次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观点与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再有就是引导自主学习,支持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乐学教育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乐教与“教的自由”之间的予盾。教的自由是乐教的前提。所谓教的自由就是教师在专业上享有充分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这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相对宽松的教学自由都很难达成,这与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各种限制有很大关系,因此,这也是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乐学与“学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同样,学生乐学也是必须以享有充分学的自由为前提。教师以正确方法为指导,学生以所学知识进行探讨、提出质疑,甚至向权威发起挑战;抑或有选择教师的权利、自由学习的权利;有参与评议教育管理的权利。但前面叙述的仅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实现起来难度极大。因此,这也是未来教学亟待改革的地方,要培养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深入思考问题的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3.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之间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制度的理论依据是教育思想,而教育思想的实践体现是教育制度,二者是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于先进的教育制度具有指导意义,而先进的教育制度对于先进的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乐学教育思想被推出,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严重的脱节现象日渐显现。乐学教育思想更多的时候仅是个提法而已。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乐学教育思想的提出,其明显的超前性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冲突,特别是与应试教学相冲突;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现行教育教学制度无法跟上乐学教育思想的节奏,改革的步履缓慢而艰难,没有配套的策略与措施,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成效很难实现。

三、乐学教育思想的意义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快乐教学,教者快乐,学者亦快乐,而快乐的来源即是自由。从教育理想视角而言,乐学教育思想即是指给予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以发展的自由,从而使每个乐学者获得个体生命的自由。由此可见,乐学教育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强调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活力,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新悦乐学与学习目标、强化学习的综述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262-263。

[2]钱阳辉乐学教育: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J].江苏教育,2017,(65):1。

[3]曹叔亮乐学教育:核心内涵、价值旨归及实践矛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0):6-8。

[4]兰秀玲“乐学教育”特色建设中价值教育的思考与践行[J].辽宁教育,2014,(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