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化教学

罗连枝

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湖北武汉43007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针对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精神而设置的。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是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实施活动化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活动目的,设置合理的目标

如:我曾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课中,由于这一话题与学生的身边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既能体验到又能触摸到。于是在课前我就盲目地让学生在家观察春天,寻找有关于春天的图片,还搜集了有关春天的歌曲及诗歌,甚至还叫他们上课时带上了彩笔。课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课前的作业,但是课后想想,这是一节展示课吗?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是为了了解春天的知识,还是想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知识的能力?目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很不明确的。所以这节课上虽然是花样倍出,但是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是极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力求把握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目标,即活动方案,使“行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

二、加强活动的组织,发挥教师的主导

如:我在执教《春天来了》这一课中,设计了《寻找春天》这一环节,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我把同学们带到校园里,让他们放手去寻找春天,大家来到校园里,兴致很高,很多同学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整个场面是热闹非凡,但细一看,有的同学虽然在看花,但他们只是议论“校园里的花美还是家里的花美”这样的问题,还有的同学甚至在那里疯闹,好像这是一节自由活动课,可以说是杂乱无章。而不谋而合的是有一位教师在执教鄂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这一课时,该教师也设计了《寻找秋天》这一活动,但不同的是该教师是引导部分同学通过“听”来寻找,部分同学通过“看”来寻找,而部分同学通过“闻”来寻找,这样有组织地观察,让学生充分地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让同学们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秋天。由此可见,教师在设置同样的目标时,只有有组织的活动,才能实现活动的目标,达到活动的实效。

三、注重活动问题的生成,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教师在教学《保护水源,节约用水》这一课时,按原设计方案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用水,结果在组织学生讨论时,由于我们武汉地处长江边,学生家里自来水一拧,水自然来,而且每逢到了夏天,有时还会发洪水,出现水灾现象,另外书上也说大海里全是水,许多学生都说我不需要水。此时教师没有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临时灵活设计了让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家里没水时的情景,如天热了没水喝,没水洗澡等,让他们感受无水时的困难。这样调整后,学生逐渐明白,别看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但能使人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很少,从而激发学生从小应懂得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情感。这样生成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不但没有打乱教学秩序。相反,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变得灵活而丰富多彩。

四、进行活动的创新,体验生活的快乐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课后延伸活动来设置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等活动形式,但这些活动形式,多数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渐渐地会变得毫无新意,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够表达他们真挚的情感。那么,此时进行有创意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在执教《我喜爱的动植物》这一课中,他没有像其他的教师那样在课堂上展示许多有趣的动物去引起同学的注意,从而告诉学生要保护人类的朋友这个道理。而该教师是从生活入手,非常有创意的做了课前的准备活动。课前,该教师发给每个学生几颗蚕卵,然后布置作业,看谁的蚕养得最好?同学们拿到蚕卵后,非常兴奋,回到家里进行养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蚕的生长过程,汇报中,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像养小宝宝一样呵护着蚕卵,终于看见蚕出生了。因为它的全身是黑色的,所以觉得很难看,后来渐渐地,蚕褪下了黑色的外衣,穿上了白色的外衣……随后又讲到如何地清洗桑叶,还细心地从网上下载养蚕的方法……当同学讲到最后蚕结了茧后,还动情地说:“看见蚕吐出了美丽的丝线,当时我都感动得哭了!”此时,老师恰逢时机问到:“通过养蚕,你有什么体会?”学生感悟到:“养蚕很快乐,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伟大!”还有的学生说:“现在我觉得我最好的朋友就是蚕了,一回到家,我先要看看它……”由此可见,该教师课前有创意的活动,很自然地就让学生与动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整个课堂是精彩分呈,高潮迭起,既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

综上所述,“活动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品德与生活中实施。教师应明确活动的目的,加强活动的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问题的生成,进行活动的创新。这样才能让活动化教学真正地走进品德与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