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解析

杨书忠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东阁办事处常州路小学2667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德育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控制力不强,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不充分,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从而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析,以期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思维以契合时代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预期的效果,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学概念知识,进而培养文学思维,最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必要的创新及应用。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一则因为其与实际生活的剥离无法形成亲切感,二则因为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削弱了知识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着墨于现代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方法的探析。

一、有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然在学习中热枕是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也可以促使学生锲而不舍地探索,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灌输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显然这样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改变教学现状,自然就需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观地汲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育与学习的总和,仅仅站在教师角度谈及的教学是偏颇的,只有结合学生主观性并将其纳入思忖范畴的教学才是全面且合理的。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观能动性会大幅度地提高。而在师生关系紧张或不太融洽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教学活动就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加之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不甚全面,因此这就更应该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和互动。师生互动也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对学生的认知和人格发展以及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师生互动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很多难题,帮助学生克服由于自身的限制而导致的局限性和主观偏差,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客观的、思辨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刻和合理,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纵然小学语文的课本来自于多位知名教授的编撰,其权威性与可读性不必担心,但是并非任何一篇小学语文课文都适合以互动教学的方法来展开教学,于是就需要教师在诸多小学语文课文中挑选可以用来进行互动教学的文章。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进行互动的时间分配和选择。教师要有选择地进行互动教学,不要盲目地在课堂任何时间都采用互动教学。互动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育者选择使用的时机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欠缺或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为准。而所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否则无法正常进行教课或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使用的是“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而且还极容易造成学生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善于创造新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受。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创新教学情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由于多媒体是图像、声音以及视频为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比较有新鲜感,能够让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也是一种较为不错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文中角色的扮演,能够深刻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学生对该人物的印象,从而强化其学习。

3.课后总结法。在一堂课程教学完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学结束,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加强学生的课后总结能力,从而深化知识,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加强学生课后总结能力的方法有多种,首先,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读后感是一种强化思想和深化理解的有效方式,当学生学完一堂课程之后,就自身对课文的所思所感发表意见,写成读后感,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是布置课后活动,通过课后活动的实践,可以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小学版),2010,(9),144。

[2]王维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攻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10),65。

[3]肖慧琴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