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邓绯红

邓绯红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无疑给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地理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认真解读新课标,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课改需要的新理念,改变高中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关系的重建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应对策略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新课程高中地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新课改地理教学一个突出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然而,新课改实行以来,面对极具挑战和创新意识的地理新教材,面对不断改革的高中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课改需要的新理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而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学科思维能力差,并且学生积极性不高,高中地理学习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堪忧。因此,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就成了当前地理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下面是笔者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建议: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地理的教学目标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克服以往地理课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倾向,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思想与方法。地理课堂教学只有在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部分的教学,要理解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大气环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将大气自然的物理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已经从“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使教学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贴近学生实际。因此,首先要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从而使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积极沟通。同时,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具备精湛的教学技术,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单纯在讲台讲念,按本宣科,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做笔记,然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机动,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变换方式刺激学生,使其有新鲜感。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或通过利用视频、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如在讲到密度流时可以引用二战中联军的潜艇在德军的严密监控下,成功地利用地中海深处的洋流,关闭发动机,借助底层洋流运动,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监视,实现了诺曼底登陆”。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在讲到板块运动时,可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抓住学生视线,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幻灯片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三、联系生活,关注焦点

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地理教师若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就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倍感亲切。生活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涉及信息最多的还是地理知识。如: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月有圆缺?海有潮汐?天气预报中的各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等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了生活中一个个熟视无睹的问题,一个个自以为知道,实际上是错误的认识的问题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身心愉悦,这时候就会形成一个个“愿学好学”时刻,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就会提高。

例如:讲“青藏高原地区”时,播放歌曲《青藏高原》,让学生聆听来自青藏高原动听而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加深对祖国风光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同时提问假如暑假里同学们去拉萨旅游需要带些什么必需品?青藏高原海拔很高,离太阳很近,可是气温为什么很低?给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同学们踊跃思考,积极讨论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科学地联系焦点问题或引出新课内容,或印证所学知识,或用所学知识分析焦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例如:讲“全球变暖”现象时,让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其危害,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法。讲地震时,用台湾地震,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地震以及神户大地震及最近发生的其他地震,说明地震的危害,印证地震的分布规律等等。讲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异时,可联系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工程。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在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正在广大西部地区扎扎实实地推进。同时教育鼓励学生现在认真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的西部大开发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四、析图绘图,培养技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是重要的地理教具,而且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学习高中地理的质量,就必须通过指导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空间智能得到开发,学科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分析地图绘画地图的思维,在地图中读出包含的地理信息,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掌握地理知识。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进行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完善空间思维,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实效。

五、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每个地理教育者不断寻求解决方法,提高地理教学教育质量,实现高中地理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中学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