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浅谈小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能力的培养

高凤清

高凤清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李家小学25530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通过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加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能力目标明确规定:“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搜集、整理、交流资料已经成为《品德与社会》课上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实施新课程以来,收集资料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品德教学中一项学生常规性作业,它有助于学生拓宽生活视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一遇到让他们去收集、整理资料时,学生们普遍感到难度很大,甚至根本不会搜集、整理资料,每次布置这样的作业,学生也很难完成。为解决这一制约课堂效果的难题,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合理安排搜集的时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搜集资料也要有个时间的安排,有的可放在课前,有的可放在课后。对于一些比较难准备的资料,我就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在时间上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延长时间,有时缩短时间。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我就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去搜集有关的家庭资源消耗情况,以便课堂上交流。这样,学生带着满腔的热忱,或是问家长,或是查电脑,或是阅读书籍,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他们是充满期盼的,在学习课文时,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适度引领,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搜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学生生活在农村,很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顺手拈来。

1.走访、调查。如我在教学《交通带来的问题》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交通问题,我专门制作了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调查表,让学生去附近道路进行调查。

学校周边道路调查表

从学生上交的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调查得非常充分。可见,只有方法得当,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调查。看电视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收集资料,会使学生的收益很大。如我在教学《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人传递信息的一些方式,特意布置了让学生回家看《三国演义》、《水浒》等电视剧、并布置学生上网查阅。课上的反馈,让我出乎意料。媒体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否则,让小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只是形同虚设,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

1.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前,我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报刊,裁剪旧书籍、挂历等途径,制作了一份剪贴报,上课时,我把简报贴在黑板上。学生看到后,表现出那种惊叹不言而喻。我顺势引导:“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你能把你把知道的整理出来吗?”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已到,就抓住机会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任务:搜集有关国宝、国粹的资料。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学习知识能力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不用我再多说什么,学生已明白怎样去做。结果以后的课时学生进行展示,效果非常好。兴趣激发起来,学生学习有了动力,也开拓了视野。

2.激励为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搜集资料是一种长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必须让学生始终保持一定的动力,才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要使之变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就应该借助各种外部条件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内开展了搜集资料接力赛活动。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本搜集资料本,每人轮流收集,一星期评比一次,搜集资料最多的为优胜小组,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激发出来了。

以上是自己在从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一些尝试。通过以上的尝试,我深深认识到: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