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3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

月日古·阿不都卡地尔

月日古·阿不都卡地尔(麦盖提县第一中学新疆麦盖提844600)

【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的论述,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中学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四种新模式,即:民主化原则下的“问题——讨论——体验”模式;个性化原则下的“选择——创作——表现”模式;主体性原则下的“创作——互动——创新”模式;实践性原则下的“超文本——开放性——社会化”模式。

【关键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课程标准

引言:音乐教育是中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并开启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中学音乐课堂是实现中学音乐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而要使这个载体充分发挥出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弊端已逐步显现,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将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突破传统束缚,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

1.什么是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模式是由音乐教学理论转化而来的,是连接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音乐教学模式涉及整个教学范围,每一种教学模式规定了课程与教材、教学的基本程序、师生的互助作用形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创立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是一定条件下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学框架,具有较好优效性和操作性。

2.传统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以教材为中心;学科在综合发展,学科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我们的课程要朝着生活化、职业化、社会化、实用化方向发展。过去教材就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以书本为中心,我们不敢去超越学科一步。不管教材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教学计划,我们不管学生的感受,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还是存在的。我们以前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传授为中心,不太考虑学生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发现我们教的方法都是一种模式,所以我们的学生会烦,会在课堂上捣乱,会产生现在很厌学的现象。过去我们的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今天我们要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我想这才是今天的教育最重要的。所以说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2.2采用教导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目前,中学音乐课堂上还有一些老师采用的是教导式的讲授法,把学生作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音乐作为情感艺术的特征”。当教师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会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贬斥性的评价时,是否想到,学生的创造火花就那样被不经意之间磨灭了?还有的老师也喜欢要求学生的答案是那种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有没有想到,音乐哪能把学生“打磨”成工厂里一批又一批的产品呢?如果把音乐变成一个个乏味的符号,把学生的演唱变成无情的叫喊,把学生的演奏变成只是技巧而没有感情的东西,那么音乐课堂教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主阵地。我们应该娴熟地驾驭着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妙,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合唱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

3.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3.1音乐课堂教学需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堂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的气氛”。你从某些孩子的眼里看到冷漠的目光了吗?你觉察到一些孩子孤僻行为了吗?为他们而卸下思想的包袱,燃起他们自信的火焰,给他们民主自由的课堂,还他们属于他们的权利。用亲切的声音,用赞赏的眼神,蹲下身去,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温暖,体验到你的呵护,从你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全方位的、美的教育。

3.2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构建一种赏识鼓励的评价方式

音乐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心扉,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巨大的信心和更多的投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3.3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整合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通。音乐课堂教学利用学生的语文功底、数学概念,运用自然现象、运动方式,借助美术的色彩、戏剧的唱腔、影视的画面等等,来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感化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3.4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成为教师自我意识的反思过程;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音乐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呢?可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进行反思。课堂教学前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确立、学生的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图的制定等等,进行一一的反思,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学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深入、活动展开等等,进行及时、细致的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后,对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4.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究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教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思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念,结合自己在音乐实习教育实践中的体会,笔者以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4.1民主化原则下的“问题——讨论——体验”模式;“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是创造者的特征”。因此课堂教学中,力求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如教歌曲《保卫黄河》时,让学生欣赏一次后,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首歌开始采用齐唱,而后来用二部、三部轮唱的形式。教师不作回答,而让学生自己讨论。教师在强调歌曲时代背景后,再次欣赏歌曲的录音,让学生在情绪高昂的意境中体验、感悟这首歌曲采用的演唱形式,是音乐获得的艺术效果的原因。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学生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想象、新的问题和新的创意,教师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如,欣赏《刀马舞》,在学生不知道课题的前提下,教师让学生倾听表现战马嘶鸣、铁骑勇士勇往直前这一段音乐时,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哪些感受?”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接着启发:“你们认为,它表现的是怎样一种场面?”学生很快联想到了战争,提到了决斗,想到了暴风雨来临之前……众多答案引发了他们的疑问:“这样的结果,到底是音乐中的什么在起作用呢?”这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发给学生事先准备的曲谱,让他们随曲哼唱,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各抒己见,教师则给予及时地、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利用刚才的发现,创造出别的特定氛围和场面呢?”在这样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做出新的猜想,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不受压抑,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得以张扬。

4.2个性化原则下的“选择创作表现”模式;师生间自由轻松地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条件,自我实践的创新机会,自我表现的创新舞台,无疑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声音的表现》一课中,让学生认识锣、鼓、钹、小锣等打击乐器,教师由一个声音的故事引导学生自选乐器和创编声音去表现某一场场景。由于学生对场景的理解不同,同一个场景会设置不同的声音表现,有的是睿智聪慧的,有的是充满幻想的,有的是违背常规的,有的甚至是离谱的。此时教师不是用固定思维模式去限制或否定他们,而是敏捷地去捕捉某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指导。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充分自由地积极参与,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得以展现,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在群体思维的环境中得以锻炼。

4.3主题性原则下的“创作——互动——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小组内学生间或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为基础,共同参与为目的,在活动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多维互动,在互动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如,《美妙的人声》一单元中,教学活动程序为: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总结——组织交流——教师评价——测评比赛。第一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环节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前提,使每个学生都准备好参与小组讨论的素材,最终形成讨论内容的个人见解。第二是小组讨论。这是核心环节,它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参与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将个人见解转化为全组的共识。第三是组织交流。这时候小组代表或方案设计者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展示。第四是教师评价。在各组展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自由选择、认定,自主参与,化异求同。

4.4实践性原则下的“超文本——开放性——社会化”模式;音乐教学中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在实践性原则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4.4.1组建各类艺术兴趣小组;学校可联络市、县级文化馆,聘请艺术专业人员为辅导员,为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兴趣小组。

4.4.2开展音乐活动;美国《零点项目》研究提示:在几乎所有的领域中,个体的感知或理解能力都比创作能力发展的早。这一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他们设计各类活动、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是重要的培养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将艺术系列化。如:组织校园歌曲合唱比赛、学生才艺表演、文娱晚会、声乐擂台赛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

4.4.3将音乐融入生活;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的心灵,培养人创造美的能力。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把音乐教育延伸至家庭,融入于生活。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家居条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创造“家庭音乐小天地”,组织“家庭假日俱乐部”,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艺术天地,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创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气氛。

结语:总之,音乐教学模式同任何其他教学模式一样,有模式,无定式。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探究、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成长”的乐园。新的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并不神秘,当我们充分认识它、了解它,并付以实施之后,你会发现,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依旧是那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依旧充满爱意、充满生机,让枯燥的教学远离学生、远离课堂,在不同的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让音乐教育从此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相东“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揭秘【J】中国音乐教育,(10)18—19.

[2]王凡刚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音乐教学理念探析【J】.课程改革,2007(2):16—17.

[3]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潘静关于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3)142—143.

[5]徐淑玲郑丹.初中音乐课新教学模式的尝试【J】.教学论坛,2007(6).

[6]刘希海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探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9):8—9.

[7]郑莉于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8]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9).

[9]王安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0]成露霞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的比较【J】.新课程新教案,2002(12).

[11]汤晓静浅谈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

[12]胡姝奇中学音乐课堂上的愉快教学模式运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2).

[13]张辉新课改呼唤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全方位转变【J】.教师专业发展,2007(3):70—71.

[14]李晶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4).

[15]赵瑞浅谈音乐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学之友,2006(9):70—72.

[16]任秀雷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改进对策【J】.曲靖师专学报,2002(9):77—78.

[17]张大军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之我见——重读新音乐课程标准有感【J】甘肃科技,2007(12):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