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与研究

黄梅妃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黄梅妃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合小学数学低段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低段教学的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几点战略性的意见,望对从事小学数学低段教学教育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当中,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不仅仅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是一种满足教书育人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低段教学现状

教育方式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实际考察,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尽管数学被认为是从小学阶段就十分重要的学科,许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照本宣科,课后大量的习题,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但是地段小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和这门课还是有抵触情绪的,因此,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更不要说对数学课有多大的兴趣。小学的数学课程是根据小学生当前的智力发展情况设置的课程,与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内容是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及智力发展阶段的,学生对数学课程是有好奇心和兴趣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合适引导学生,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目前,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1.教师和学生在传统课堂角色依然没有转变,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负责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没有注意学生对于数学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也只满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上,缺乏对数学课课程设置的意义和目的的了解和知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认识不清,导致学习效率较低。2.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太过单一,“只有考出高的卷面成绩才是硬道理”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深入骨髓,这种教学观念偏离了小学低段数学课程设置的终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专注于概念的讲述,习题的练习,对学生学期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教学意义难以实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三人以上)为学习单位,按照学习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同伴之间的认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事实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行之有效切效果显著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式主要适用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是心理学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就教学方式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种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实际调研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大的好感。这种教学模式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

1.小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必须认识到低段小学生自制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差,教师要努力的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融洽的学习气氛,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之上不断革新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习小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最终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或者其他成员存在的优缺点,优点可以被学生学习、模仿;不足之处可以加以改正,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成长,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更好的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控,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看似每个学生都积极活跃,但毕竟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加强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合理的设计对学生在合作中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最终让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才真正意义上实现合作的目的。笔者根据实际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低段的小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同时也容易和奇特同学进行合作,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数学题竞赛抢答的形式,同一小组的学生回答正确所得分数相加所得的总分为该小组的最后得分,最终给获胜的小组中的所有同学进行相对的奖励,以这种竞赛中又存在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5.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能够抽出适量的时间对之前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学生的反馈中及时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对发言中产生的亮点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非常符合低段小学生的学习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多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树立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充分自信心。

总之,一切要以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对讨论的过程要把控好,让讨论有序地进行。教学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生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变,要灵活应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注意力集中。

6.教师在课堂引入或者讲授过程中,要将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比如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优化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从前往后数小红在第五排某个座位上,从后往前数小红在第七排的座位上,请问这一列共有几个小朋友,这对于低段的尤其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点难度的,很多学生在就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5+7=12,所以他们的回答是一共有12个学生,老师肯定知道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这时候老师可以将这个问题和实际情景联系起来,老师可以说同学们可以以咱们教师里的xx列的学生为例子,大家来数一数,从前排数第五个人是谁,然后以这个同学为基准,从后往前数该同学是第七排,这样同学们在数一下总共有多少同学呢,这时候学生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利用实际环境进行计算后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反思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好多学生都说的是12,学生发现有时候的数学计算并不是两个数字简单的相加相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也启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知道,简单的题目也会算错,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已知数字的相加减。

低段小学生的的身心发展仍不健全,数学课程设置对于培养他们树立学科兴趣和数学思维有着重大意义,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学生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低段小学数学课要本着“育人”的教育目的来教授,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绩,这样才能实现低段小数数学课程设置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施兴会.注重关键,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81-81.

[2]赵婷婷.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117-117.